APP下载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2023-07-13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回纥大唐外国人

曾勋

《礼记》云:“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中国人从食文化中悟出了政治生活的真谛。 “和羮之美,在于合异”的开放包容,算得上盛唐一大辉煌成就。这句话出自曹魏时期夏侯玄与司马懿对话,夏侯玄这句话的意思是,制作羹汤的美味,在于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引申开来,治国上,应包容不同声音和文化;理政上,上下应相互帮助、促进,进而相互获益。

前两年,展现大唐盛气的剧作《长安十二时辰》掀起一股“唐风”。剧中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细致地展现了唐代人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其中,由杰曼·翰苏饰演的黑人角色葛老引发了讨论,有人觉得黑人出现在一部古装剧中,有一些“违和”。实际上,唐代时期,长安确实存在黑人。

《旧唐书》曾对来中国的黑人有过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这里的“昆仑”并非指昆仑山,而是形容黑色或者接近黑色的东西。这些黑人来自东南亚,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是被阿拉伯人贩卖到亚洲大陆的。因为《新唐书》有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与中国之间建立海上航线的记录,所以也有学者推测,长安街上的黑人,也可能是通过这条海路来到中国。

彼时的长安,各色人种汇集。不仅有敬仰大唐之光来寻找机会的平民和做生意的商人,还有来学习先进文化和生产经验的留学生。日本、高丽、安南(越南)、大食(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向中国派出留学生、使臣和僧人。

开元五年(717年),日本第九次向中国派出557人,著名的日本籍官员阿倍仲麻吕就是这批次的成员。阿倍仲麻吕与其他所有留学生一起,先在国子监攻读和学习四书五经、传统礼仪等中国传统经典,毕业后统一参加科举,少数优胜者出仕任官。

后来,唐玄宗为阿倍仲麻吕起了中文名叫“晁衡”,晁衡之后还与李白成为挚友。天宝十二年(753年),阿倍仲麻吕归国,李白听闻他遭遇海难溺亡,挥泪写下《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因为伤心过度,在李白眼中,蓝天都成了一片灰色。晁衡其实并没有死在这次海难中,之后他返回长安,继续为中日文化交流作贡献,最终于大历五年(770年)在长安辞世,并被埋葬于此。

“合异”之法,为刚柔相济之道。为了管理外国人,唐朝集中设置了外国人社区蕃坊,并任命外国人担任蕃坊的判官,这些判官上班穿唐朝官服,下班穿唐装。《唐律疏议·名例律》对来华的外國人犯罪亦做了严格的处罚规定——同类相犯,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依照唐律处置。高宗时期,一名大唐女孩嫁给一个回纥人(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昆河一带的游牧民族),这名回纥人死后,娘家人怕闺女守寡太辛苦,让闺女改嫁。回纥族人不许,告上了官府,官府按照唐律,支持此女孩改嫁。这就是制度自信。

国力、文化、制度,但凡缺少其中一项,唐朝都不可能发展出万国来朝、国泰民安的盛世,更不可能如此游刃有余地把握中外文明的关系。中华文明自有谦恭、和谐的文化,所谓“和羮之美,在于合异”,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主张,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这也是当下我们积极分享中华文明价值的底气所在。

猜你喜欢

回纥大唐外国人
梦里大唐知多少
外国人学汉字
怨回纥·茶煮红英疾
寻迹大唐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回纥汗国初期与唐朝关系变化探析
街上遇见外国人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