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2023-07-12胡晓蓉

经济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校园文化

胡晓蓉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重要任务,但单一靠主渠道还远远不够,需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及其他渠道、其他环节进行衔接配套,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从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优化内容供给、加强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 校园文化 协同育人 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1.3;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154-02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包括思政理论教育、日常思政教育两个层面,两者分别为主渠道与主阵地,相互之间互为补充。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深刻影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需发挥出两者的协同育人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一、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均是为学生提供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两者内在统一,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重大的战略任务,其中,高校思政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强化学生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校教育的改革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思政教育角度来看,校园文化进一步充实了思政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形式,思政课教学则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正确导向,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发挥出两者的育人功能,实现协同育人,这已经成为全国各个高校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1]。

从当前的育人实践来看,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还存在着非协同性的问题,一方面,存在“孤岛效应”。思政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思政理論课程肩负着重要任务,在高校上下的努力下,思政课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但还没有与校园文化之间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校园文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两者的协同功能失衡。当前,不少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都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娱乐性和趣味性,抛开了思政教育的意识内涵和观念,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生修养和信念的培养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对于校园文化资源的应用也并不多,教师还是将重点放在理论课程方面。由于校园文化资源大多是片面、零散的实践活动,制约着思政理论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之间的结合。

二、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对策

(一)建立协同运行机制

为了实现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协同育人,需要建立适合的协同运行机制,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出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学习热情,让主流思想能够在高校校园中得以更好地传播。从大多数高校的教育实践情况来看,思政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由不同部门来管理,尽管在教育工作中也会存在交集,但是多数情况下两者是相互不干涉的,考虑到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一致性,建立良好的协同运行机制颇有益处。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上,可以参考高校思政的设置来安排进度;在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时,可以融入学校校园活动的实践内容,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就实现了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从而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在具备了协同运行机制后,能够确保校园文化活动长期开展,并且发挥出应有的思政教育作用,同时,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教育素材,既能够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理论内容,又可以贴近学生需求,组织一系列的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模式中,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深度理解,可有效拓展思政育人的渠道[2]。

(二)构建协同育人平台

一是设置科研合作平台。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实现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共享和双赢。从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角度来看,引入科研项目,能够让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专业课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深度探讨,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弥补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种种不足。在科研合作平台中,还可围绕思政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来组织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在实践中解读理论知识。在有了科研成果后,还可以将其中的成果拿出来进行深度研究,再以此来反补高校思政教学,并且全面记录出学生的行为动态和思想变化,根据研究成果来调整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既可满足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实现了教学、科研、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可以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二是成立交流平台。高校思政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高校思政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的目标,还需要设置常态化的对话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汇集各类思想和观点,各方主体均可参与,在活动中相互都有侧重点,能够互补性的组织经验交流。交流平台中的主体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工部与团委组织、校园文化建设负责人、校领导等等,在平台上,上述主体能够及时的交换信息、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另外,在每一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上,都要邀请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参与,一起来制定活动方案、规划活动实施方式,推选出主要负责人,合理安排活动任务。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中,由辅导员负责沟通和汇报,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各个主体之间的了解,增进彼此的信任感,使工作变得更为默契。

(三)优化内容供给

1.重视价值引领。不管是高校的思政教育活动还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价值,在两者的协同育人上,需要彰显出系统性,也要能够凸显时代性,兼顾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将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3]。同时,还要严格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思政的教育改革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都能够走上正确的价值轨道,只有这样,才能让两者真正的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思政教学和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共同宣传主流价值,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持,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行为动态等来调整教育内容,突出思想引领作用。

2.优化协同育人形式。在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过程中也要坚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具体导向,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个性化因素来创新教育工作。结合学生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思想道德水平等创新协同育人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联动。同时,还要促进线上与线下之间的深度融合,加强优势互补,做到取长补短,让协同育人从原有的分散转化为集合,逐步实现量变到质变。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丰富活动内容,让活动更具吸引力、更有亮点,在各方努力下,共同助推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协同育人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实践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事关每个学生的切实利益。建设好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引领学风、班风的建设,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利,也能够为教师营造出良好氛围,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在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上,不仅要发挥出思政教师、校园文化建设者以及辅导员的作用,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对此,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加强教育,让每一位师生、教职工都认识到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协同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教师和辅导员而言,要让他们知晓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将两者生生割裂开来。同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鼓励更多师生一起参与进来,比如,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既要关注普通学生的兴趣,也要为有专长、有能力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活动类型;既要有学术活动,也要有活泼的文体活动,将各类活动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散发出青春活力,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另外,还要畅通高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渠道。受到传统师本位因素的影响,师生之间缺乏科学的沟通渠道,除了在课堂教学上之外,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进行单独交流的机会,即便开通了线上交流渠道,但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作为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修炼自我,以自身的思想修养、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指导,也要在思想和生活上影响学生,进行科学的言传身教。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也要主动发挥出组织和指导作用,动员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校园活动,邀请各专业教师出谋划策,确保协同育人机制更完善[4]。高校的教务部门、科研部门、保卫以及后勤部门等,也要根据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要求自觉承担起应有的教育任务,明确自身职责,积极介入育人创新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出对学生的正向影响,打造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三、结语

思政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其中,思政理论课程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但是,单一依靠思政理论课程其成效往往是非常有限的,还需要发挥出与校园文化活动之间的协同育人作用,让各个环节之间能够相互配套、衔接起来,从多方面来着手,促进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多方主体的协同联动和积极参与,兼顾到规律、理念和现实问题的具体要求,形成新的全员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 林迎熹.校园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153-156.

[2] 蔡林明.校园文化对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作用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7):152-153.

[3] 李金金,徐阳.“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研究[J].运动精品,2021(05):16-17.

[4] 張策,王丽珍,李亚军,李宇婷.试论校园文化对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1):29-31.

(作者单位: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1)

(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校园文化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