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2023-07-12张生家
张生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这一项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板块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价值。但部分数学教师对此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理论有实践价值吗?这种思想的产生,充分展示出了这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教学过程没有结合社会文化,仅注重应试教育下的理论客观知识。数学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唯有坚实的文化作支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2-0181-03
纵观数学发展史,伟大的数学家柏拉图、泰勒斯、达·芬奇亦是不朽的文学家。到了后来,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人的出现亦让数学文明更加璀璨。对数学文化的概述,除了狭义上的数学思想、方法、观点等,亦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等广义内涵。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本就是学生的难点所在,通过数学文化的融合学习,让学生在兴趣课堂放飞数学思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小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教学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工作者的新难题。
1.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發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非常重的年纪,教室外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分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那么面对枯燥的数字以及重复的计算,教师如何才能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呢?这关系到学生能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想要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专注度,注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注意融入方式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多样化。数学文化不单纯指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内容相关的一些故事或者趣事,都属于数学文化中的一部分,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自然会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集中在课堂上。
(2)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不难发现,学生一般都是端坐在课桌前认真听教师讲解数学知识点的,课堂活跃性并不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但是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完全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借助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故事或者有趣的数学习题,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同时学生也会主动解答数学习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会更为显著。
(3)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塑造
小学生学习数学学科,单纯地记忆数学公式或者计算大量的数学并不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避免学生进行机械地学习,在教学中要格外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但显然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产生了阻碍。而借助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完成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锻炼,助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有能力对各种数学习题进行思考、分析与解答。
2.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数学文化的渗透意识有待提高
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讲解,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比较看重对例题以及数学公式的讲解。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融入的意识是有待提高的。而导致此现象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与教师自身应试思想依然比较严重有关,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教师缺乏对数学文化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关。当然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高低也会影响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识不强,自然会影响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性。再加上学校对于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数学文化目标定位并不清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流于形式,最终影响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数学文化的融入方式较为单一
小学数学教材中虽然具有一些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不难发现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是非常短的,大部分都是以简短的语句进行呈现,显然很难调动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兴趣。且从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方式来看是比较单一的,教师大多只会为学生简单讲解一下数学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文化,由于融入的方式比较枯燥,不仅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影响最终的融入效果。此外,从部分教师讲解数学文化的实际情况来看,讲解的内容一般只限于教材上所提到的数学文化内容,对于教材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是很少提到的,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深入了解,不仅无法通过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融入实现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更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影响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
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知识教学渗透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文化的渗透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着手培养学生对知识背后的思维。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得到锻炼的将不仅仅是数学思想,还有理性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内容的选择需要控制难易程度,在选择完成后需要教师审视一边后进行重新整合,对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深度还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以基础指示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过程中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完整的了解,使学生对于知识感悟更加深刻。举个例子,在教学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环节。在小组探索过程中,A类学生可能会通过“数方格法”计算其面积,B类学生可能将平行四边形拆开,拼接成为长方形进行面积计算。不难发现,学生在思考后进行数学计算时虽方法各异,但是他们用到的核心思想,归根溯源仍然是:底边长×高。这种接替方式,蕴含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在完成计算后,教师可以对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数学文化用微课或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解决了眼下的数学问题,同时解决后能进行深入探索,亦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无疑,如此有趣且丰富的课堂会牢牢拴住学生的求知心,让学生的数学兴趣大增。
(2)史实教学渗透数学文化人文价值
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本身,更深层的内涵需要在历史长河中探求。展观数学发展历史,不断飞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法,还有数学文化的现代意义。人们的优秀思想将数学的来龙去脉都摸清,将其直观地还原给了世人,这也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举个例子,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融入对史实的探究,向学生介绍过去的人们是如何探究圆形的,进而引出:阿基米德、卡西、祖冲之、张衡等数学家。教师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在上帝视角重现过往严谨且艰难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受古数学学者对知识的探究历程之艰辛,感受学者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感受结论得出的奥妙。在史实的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民族自豪亦感得到培养,同时对学生对数学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行了启蒙教育。
(3)内涵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美育价值
若深读当下数学教材,不难发现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极富美感的元素。直线的笔直遒劲,圆形的饱满重视,曲线的柔美温和无一不展现着数学的美学魅力。同时,精妙的黄金分割率、勾股定律等亦让古今学者皆为之震撼,被其精妙之美所感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数学的美是无所不在的,除了简洁、工整、精妙、柔和亦有韵律。让人在品悟过程不禁为之感动。举个例子,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第一感知,分享自己觉得这种图形美在哪里。随后,用PPT展示古今中外运用到轴对称图形的建筑,用贴近生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的感知更加深切。比如,对黄金分割比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生活中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事物。最鲜明的例子便是五星红旗。严格的比例,精美的艺术无一不体现着数学的美。
(4)生活化教学渗透数学文化应用价值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们将所习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举个例子,在对概率可能性专题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魔球实验中接触概率知识后,引入生活元素,比如,篮球足球比赛中的概率、班车准点的概率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生活教育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渗透数学文化思想,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例如,在一年级开展的“分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家庭生活物品进行分类,区分衣服、食物、出行工具等不同类别的事物,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自身生活之间具有较紧密的联系。为了深化生活化教育思想,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作用,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例如,开展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活动时,可将超市、菜市场等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开展乘法计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生活技能,并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的培养相融合,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与体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包含众多生活化的教育内容,例如,植树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为了提升教学活动效率,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教室,用心观察生活环境,观察道路两旁的树木种植、路灯的设置等生活现象,提升数学知识的形象性,为学生全面掌握植树问题的类型提供生活化的学习资料。
(5)开展数学文化相关活动
动手能让大脑得到发展,让大脑更加明智。大脑亦让收得到发展,使之成为创造文明的工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魔方、七巧板、巧算、数独等进行趣味化活动教学。教师可为学生介绍这些项目的数学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兴趣,随后组织学生有序开展数学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在数学趣味活动有序进行过程中,学生的课后活动也丰富了起来,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学术延伸,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数学文化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其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较多的联系,开展数学文化相关活动可与语文、科学、道德等多种学科的实践活动共同开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理解和看待事物的思想和能力。例如,将数学应用类型的题目阅读与理解和语文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相融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现数学文化的影子。将数学的严谨性渗透到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正确计算的重要性。将数学方程式的教学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相融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文化中所蕴含的公平、公正原则,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从加、减、乘、除计算学习中渗透团结、合作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开展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与自身成长相关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重要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数学文化活动中大胆猜测,运用数学知识去验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乘车、乘船、包装类型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数学文化知识和开展相关的计算检验,去验证猜测。在数学文化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探索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4.结语
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一可以完善教师教学方案;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师应该组织相关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数学文化,使学生更深层的体会数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提出數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对更好发挥数学文化的价值以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驰.渗透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2]王蓉.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12).
[3]韦清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2020(07)
[4]孙环,王爱玲.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04).
[5]杨彦军.小学数学课堂融入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