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2023-07-12张艳平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三新历史教学高中历史

张艳平

摘 要:在新教材、新课程与新高考的“三新”改革背景下,教育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观念与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推进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有效构建科学、全面的育人体系。文章以高中历史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提出教师需要在角色转换与自我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模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水平”以及“多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三新;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2-0146-03

传统的直线型教学思维模式下,不可避免地出现被动教学的局面,学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以至难以获得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培养,并且学习效率与质量也普遍不高。“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积极地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以生为本,以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1.“三新”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试题发生了较大转变。即在传统高考中,试题基本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而在新高考下,试题将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解读图片与文字分析历史背景与事件,从而回答相关问题。这种形式的试题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全面理解题意,从而准确作答。如此,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全新的学习平台,促使学生全面提升历史知识储备能力,夯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高度关注过程性评价

“三新”改革的提出,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过程中不能将目光只聚焦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上,而更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这便促使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成绩上,通过教学评价的优化改进促使學生实现更加综合的发展与学习。鉴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积极开展综合型学习活动,如主题辩论、实践考察等,促使学生在多样性学习活动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学习魅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客观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3)践行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即高度契合学生的能力特点与学习水平,对其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效落实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有所得。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微课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小组合作实现课堂翻转,促使学生在主体位置得以凸显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学习。如此,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品质。

2.“三新”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积极转变自身角色

“三新”改革背景下,学生可以充分依据自身的兴趣进行学科选择,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养以及教学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自身尚没有清晰的认知,容易出现自主选择时的偏差或者学习上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即从传道授业角色转变为人生导师角色。包括在思想认知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业选择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在人生规划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而这一角色的转变对教师而言是全新的挑战。

(2)积极进行自我提升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素养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因此,积极进行自我提升也是“三新”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首先,教师需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即在“三新”改革中,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与综合素养提升日益受到重视,因而教师需要积极摒弃传统的、死板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旨,不断革新自我教育观念。其次,教师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包括完善专业知识、革新教学技能等。即在“三新”改革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通识性知识的引导和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培养,因而需要教师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兴趣,积极参与学习。

3.“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所在,对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重要。所以,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变化,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需要选择与学生认知特点契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充分感受到历史学习乐趣,并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并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是多媒体图片与视频的引导。高中生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每天需要面对各类繁杂的文字、符号,因此,若在课堂上教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便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民解放战争》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契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重庆谈判》这部影片片段,让学生观看该影片,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与理解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其为争取和平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其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如此,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是故事引导。高中生普遍爱听故事,若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教学内容,将促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例如,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中,教師便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从而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如教师可以契合教材内容在课堂导入阶段这样讲:“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及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古时候我们的国家是四分五裂的,很多个小国家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文字,也没有集中的文化。而之所以我国能够保持如今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之巅,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谢古时候的一个国家,那就是秦国,其不仅完成了华夏版图的统一,还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进行了统一,包括政治方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方面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以及在文化方面统一了文字与儒家主流思想,从而让我国文化与族群能够得以顺利发展至今……”听着这样一个故事,学生将保持高度好奇心,好奇秦国这样一个小国家是如何完成统一的,又在统一过程中实施了哪些举措。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2)多种模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基于“三新”教学背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努力放低自身姿态,真正成为学生学科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和辅导者,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以多种模式组织教学,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关键能力与品质。

一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学习任务的布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和探讨,将课堂交还到学生手上,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身地位的变化,在热烈氛围中实现互助互学,不断深化知识理解,以及获得多项关键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例如,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首先,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了解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以及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影响等。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学习任务,即“自主阅读教材,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同盟会革命纲要与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并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影响。”其次,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3~5人不等的多个学习小组,让其在小组内自由探讨。最后,在所有小组都完成探讨并获得结论后,教师要让其选派代表进行课堂陈述,从而针对性地加以点评。如此,在这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教师的针对性点评,能对相关历史事件产生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是以参观考察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即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的实践活动,让其亲身感受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中的文化与精神,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品质。

例如,为了促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纪念馆参观活动,让学生切实了解、亲身感受。如此,在这样一个基于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将更深刻,且能够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怀,从而促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3)多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需要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在之后的学习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积极发展。

首先,让学生相互评价。很多时候,学生相互之间能够看到教师看不到的东西,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彼此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在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嵌入过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并促使学生相互学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其次,利用电子档案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以及考试成绩变化,如此通过电子档案的统计学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评价与引导。而电子档案的建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审视的平台,即学生通过查阅自己的电子档案回顾自身的学习表现,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最后,教学评价需要具备层次性特点,即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提出不同学习目标的要求,让其能够在适宜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求下,保持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梳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史实;第二,概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与挑战。面对这两点教学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需全面掌握,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重点掌握第一点。如此,层次化的教学要求与层次化的教学评价,可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最终获得更好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地革新教育理念,实现自我提升,从而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以更加多元的引导方式、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高效的状态学习,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成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江涛.在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2(07).

[2]刘德心.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04).

[3]刘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

[4]刘向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33).

[5]张振鹏.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呼唤教学改革[J].人民教育,2018(11).

猜你喜欢

三新历史教学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