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舟十六逐梦启航 载人航天再续华章

2023-07-12汪伯承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乘组神舟航天员

汪伯承

聚焦热点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出舱活动,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5次飞行。

时评频道

神舟十六号镌刻中国豪情与自信(节选)

◎张闲语

每一次向浩瀚宇宙的探索进发,是一种经验积累,更是一种创新突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在无垠宇宙镌刻下中国人的豪情与自信。据悉,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乘组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首个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这次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同时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成为我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神舟十六号太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在这些“首次”与“最多”中,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永攀科技高峰的坚定自信。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结合中国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深入推进,必将诞生更多的首次,打破更多的纪录。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每一次的载人航天飞行,既是一次创新探索之旅,也是一场艰巨的考验。在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之后,实施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任务以及航天员乘组的在轨工作安排等,都将逐步趋于常态化。对于每个航天员乘组来说,也将迎来更加繁重而光荣的新使命。于本次航天员乘组而言,将实施六大艰巨任务。从驾乘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返回,到对空间站组合体平台的照料,从乘组自身健康管理,到进行在轨实(试)验,从开展科普及公益活动,到进行异常情况处置。在这些任务中,有些工作是延续性的,有些工作是创新性的,有些工作是前瞻性的。从本次航天员乘组的组成来看,最大的亮点是载荷专家桂海潮的加入,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操作经验,有利于高质量完成更多的太空实验。通过持续不断的太空实验,必将促进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

每一次太空探索,是科技发展的新刻度,也是迈向广阔空间的新起点。当前,我国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在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设施设备,滚动实施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也要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近地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对于中国航天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来说,将面临更多难题,将攻克更多的科技难关,将开启更多的探索之旅。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坚信,中国必将在宇宙探索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摘自“四川新闻网”2023年5月31日,有删改)

素材链接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项目成果展览时寄予深沉期待,“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C919在2022年9月已经拿到了適航许可证,同年12月首架客机交付东航。之后,这架飞机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着航线验证飞行,为最终投入商业航班做最后的准备。2023年5月28日,由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MU9191航班在上午10时32分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经过近两小时的飞行,终于在12时21分安全抵达目的地,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

所谓大飞机,指的是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机以及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这是国际民航的通用机型。C919的问世,让中国成为第五个具有制造大飞机能力的国家。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大飞机被视为“现代工业的王冠”和“大国标配”,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制造水平、人才水平的集中体现。由此也可以预见,越来越强大的国产大飞机,有朝一日终将飞向世界,一展风采。

速用范本

等,并不是原地“躺平”,而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精心筹划与徐图。国产大飞机C919的立项是在2007年,2017年实现首飞,2022年9月拿到适航许可证。2023年5月完成商业首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科研工作者付出努力与坚守的过程。可见,等,并非坐等成功,而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持之以恒的沉潜蓄力。

在失望中等待希望,在行程中等待风景,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这种“等”需要我们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脚踏实地的沉潜以及主动出击的魄力。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等的是机会的垂青,一旦机会来临,便乘风而上。在神舟十六号乘组里,就有这样一个人——载荷专家桂海潮。他年轻时的经历与航天员差别甚远:做了三年博士后以后回到母校,上课、科研、带研究生,没有任何的实际飞行经验。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空间站载荷专家选拔工作通知”,看到通知后,桂海潮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近3年的筛选,他从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在此之前,他一直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坚持自己的梦想,直到机会的来临。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高2021级(14)班,吴苓苑《欲上青天揽明月,需等云开见月明》】

猜你喜欢

乘组神舟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中国航天员乘组抵达空间站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我要当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