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

2023-07-12张勇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平视谓之事例

张勇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文在线

深远绘出精彩人生

【只抓住文题的一个方面。】

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作画的“三远法”: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窥远山,谓之平远。“三远”对于人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引述材料要概括压缩,语言不够生动。】

自山下而仰山巅,就是用高远的视角来学习成功者。各行各业,总有一些人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想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成长路上,我们会一直仰望他们,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认真领会他们的思想。1917年,青年毛泽东以“一十八画生”的署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对当时“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须日趋轻细”的状况深感忧虑。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毛泽东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高远视角下的学习不是表面、机械的学习,而是高层次的精神领悟。以他人留下的经验为基石,迈向自己的更高阶层,如同“致后来者”一般,一代接着一代,永远致——后来者。【所选用材料与论点不符,叙述事例不够简洁。】

自山前而窥山后,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韩国人已将睡眠进化掉”的言论层出不穷,韩国人的咖啡潮、健身潮,让一些人可以白天上班,凌晨两点还在健身房。表面看起来是搞笑的“双开门冰箱”,其实是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欧美的崇尚和模仿。真正的现实是每一个成功的背后,定会有无数的艰辛。我们更应在山前以深远的眼光窥见山后的另一番模样。【论证缺乏逻辑,叙述事例混乱,没有侧重点。】

南宋虽以割地献财来求取一隅和平,没有奋起抗金,但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重心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部分百姓也可以在一隅之地安居,说明多角度的重要性。【选用的材料不恰当,也未结合论点展开论述。】

自近山而望远山,借平远的态度分析自身所有价值和所处环境。虽可以用高远、深远之笔法画山水,但有明有暗的平远手法更应点缀其中。如今青年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同龄人——“别人家的孩子”。从近几年大学生找工作的情况也可看出,就业压力之大,滞留大城市的学生数量之多。我们每个人所擅长的方面不同,不一定只选择待在大城市。如今的世界,人潮汹涌,逆向而行更为凶险。我们应在不同的方面,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环境。【叙述和论证的语言口语化,缺乏理性。】

今人借古人之史,古人也借亘古之人的经历。开创是最困难的,我们在前行的漫漫征途中,应用“三远”成就跨越古今的人生,在有余力之处,开创“三视”,鉴赏之美。【结尾未扣材料关键词,建议扣关键词进行升华。】

◆升格建议

这篇作文所选材料有部分不符合论点,引述材料不够简洁,没有侧重点,论证不够严密,语言啰唆,修改时:一、我们应合理选材,并巧妙运用。选取材料时应遵循“围绕主题选材、选典型的材料、选真实、准确的材料、选新颖的材料”的原则。二、调整逻辑思维,展开严密论证。三、引述材料要把握好侧重点和角度,要考虑如何使材料和观点黏合起来。这就需要做到引述和议论紧密结合。建议在行文过程中,事例叙述应紧扣论点,所举的事例在叙述时也应结合论点展开,并围绕论点进行剪裁,提升语言和行文的逻辑性。另外,我们也要锤炼语言、力求生动简洁。

思路点拨

本题为三元关系的材料作文。第一段分别从“作画技法”“颜色”和“特点”分析“三远”之别。第二段从作画技法出发,引申出三个视角,“仰视”“俯视”“平视”。

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景色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意境,透露出不同的内在情感、处世态度。

这里的“仰视”“俯视”和“平视”具有象征意义。“仰”“俯”“平”是一种内在态度,“视”则是在内在态度支配下的外在行动。在学习中,“仰视”在态度上象征着敬畏知识,在行动上要求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学习积累;“俯视”在态度上象征着征服知识,在行动上要求宏观地把握知识的体系框架;“平视”在态度上象征着要以平和的心态与知识对话,在行动上要大胆发问质疑。在生活中,“仰视”在态度上象征着敬畏生命,在行动上要求有理想有目标,不虚度时光,实现自我价值;“俯视”在态度上象征着要谦逊,在行动上要求时时反省自己,看清脚下的路;“平视”在态度上象征着要淡定从容,在行动上要把握当下,行而不辍,虽远必至。

化蝶之作

以“三远”绘精彩人生

【紧扣材料关键词。】

◎李泊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高远,“人间平平仄仄,吾生浮浮沉沉”的深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平远,合称“三远”,青年拥有这“三远”,方能绘就精彩人生。【运用对仗句开篇,引出话题,增强感染力。】

高远,抬头仰视精彩的风景;深远,剖析山涧的清泉声;平远,追求现实的美好。【运用排比手法,具体阐述“三远”,表达富有气势。】自山下而仰山巅,就是用高远的视角学习成功者。各行各业中,先辈的经验和智慧是后辈仰视的山巅。陈清泉1982年在香港任教时,以高远之姿,预判出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门全新学科。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就是我们在成长之路上,需要不断学习的。我们要吸取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认真领会他们的思想。当然,用高远的视角仰视,不只是表面的机械性学习,更是精神的传承。【事例能很好地证明分论点,彰显高远视角的意义。】

自山前而窥山后,就是以深远的视角透过表象看本质。正是看透了体育锻炼对强健体魄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坚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体育精神,不仅让学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并且保证了能更好地為祖国服务;钟南山院士一直热爱体育锻炼,使得他老当益壮,坚持为人民服务。每个成功的背后,定有诉不尽的艰辛与付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以在山前窥见山后的深远眼光看清这个纷繁的世界。【紧扣论点叙述事例,论证更合逻辑更加条理。】

自近山而望远山,就是以平远的心态分析自身的价值和所处的环境,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虽用高远、深远之笔法所画山水已令人叹为观止,但有明有暗的平远手法点缀其中,会让人眼前一亮。如今,许多家长都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像谷爱凌一样优秀,许多大学生就业也都倾向于向现代大都市、大企业聚拢。若大家都持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模式,就限制了更多的可能。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所擅长的方面不同,只要尽力了就是最优秀的,也不一定要固守所谓的好地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顺势而为,敢想敢为,善做善成才是新时代青年的题中之义。【论证更客观理性,语言更凝练。】

希望你我都能在成长路上,以高远之姿虚心学习,以深远之思深思熟虑,以平远之态看待自我,绘就精彩人生篇章,不负韶华!【发出号召,句式整齐。】

【四川绵阳中学2021级(26)班】

◆升格点评

选取的事例紧扣所论述的观点,叙述事例更加简洁,论证条理、严密。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句式富有变化,使得论证更加精彩、生动。

猜你喜欢

平视谓之事例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平视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钱本草
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