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汉语转折类连词习得研究
2023-07-12施仁娟
施仁娟
(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杭州 311103)
语篇连贯能力是衡量外语/二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连词能表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是常用的语篇衔接手段,连词的习得对外语/二语学习者语篇连贯性的提高、表达能力的增强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
连词习得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语篇衔接研究的热点之一。Yeung Lorrita〔1〕,Myung-Jeong Ha〔2〕,王畅、杨玉晨〔3〕,徐晓东、陆翊翊、匡欣怡等〔4〕使用语料库对比法或实验研究法考察了英语学习者的逻辑连接词习得现状,发现学习者存在“滥用”或“误用”逻辑连接词的情况,母语迁移是造成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
杨春〔5〕,郑通涛、何山燕〔6〕,李敏〔7〕等运用偏误分析方法考察了留学生的语篇衔接手段习得情况。这些研究大都将连词与其他衔接手段一起考察,结果发现留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篇中连词使用都存在多种问题。目前专门研究连词习得的成果较少,只有袁丽〔8〕,周小兵、梁珊珊〔9〕,曹沸〔10〕,梁珊珊、杨峥琳〔11〕等。但这些研究尚未关注转折类连词的习得情况,且未涉及中亚留学生。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考察中亚留学生转折类连词习得情况,以期更细致地呈现汉语连词习得之面貌,并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真实丰富的材料。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面向新时代的国家标准,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基本建设,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精密化的等级标准体系,用以指导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测试、学习与评估,具有多种用途和广泛的适用性〔12〕。该书收录的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包括初等二级的“不过”“但”“但是”“可是”“虽然”和初等三级的“只是”共6 个。本研究将以这6 个连词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考察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的连词习得情况。
(二)语料情况
本研究所用语料小部分来自研究者自建的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作文语料库(5 万余字),大部分来自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V1.0)。由于存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两个或多个转折类连词的情况,统计句子数量不如统计连词使用次数方便,因而本研究以6 个初等难度的转折类连词为关键词对语料进行处理。统计结果表明,自建语料库共使用转折类连词79 次;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初级水平的中亚五国留学生共使用转折类连词298 次。全部语料中转折类连词共使用377 次。
(三)拟回答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所得语料的分析,主要回答两个问题:①转折类连词的使用特征。这6 个连词的使用频率是否相近,留学生是否对某个(些)连词具有一定的使用偏好?若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②转折类连词的习得偏误。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在习得转折类连词时,主要有哪些偏误,呈现出何种特征,原因是什么?
二、转折类连词使用情况分析
(一)转折类连词的使用次数和正确率
在6 个初等难度的转折类连词中,“但是”的使用次数最多,高达205 次,占54.4%;“可是”和“但”的使用次数较多,分别为74 次和62 次,占19.6%和16.5%;“虽然”和“不过”的使用次数较少,分别只有22 次和12 次,占5.8%和3.2%;“只是”的使用次数最少,仅有2 次,只占0.5%。“虽然”“不过”和“只是”的正确率最高,为100%;“但是”次之,为87.8%;“可是”的正确率也较高,为77.0%;“但”的正确率最低,为66.1%。总体而言,留学生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使用正确率较高,习得效果较好。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6 个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使用情况
(二)分析讨论
1.“但是”是用于表达小句间转折语义关系的首选连词
在6 个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中,除了“虽然”多用于前一分句,其他5 个连词都用于后一分句,可归为一类。其中“但”“可是”和“但是”的句法特征基本相同,“但”和“但是”多用于书面语,“可是”多用于口语,“但”和“但是”的语气稍重于“可是”,可将这3 个连词视为同一小类。在本研究收集到的语料中,“但是”的使用率在同一小类连词中最高,“但是”小类连词的使用率远高于“不过”和“只是”。这一情况说明留学生在初等转折类连词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好,“但是”是留学生用于表达小句间转折语义关系时的首选。
这一习得结果与3 个连词的语言学特征有关。史金生、孙慧妍〔13〕指出,“但是”“只是”和“不过”在句法条件和心理期待上均有所不同。从句法条件上来看,“但是”的分布范围最宽,“只是”的分布范围最窄,“不过”居中。从心理期待来说,“但是”对心理期待的要求最宽松,它所引导的小句所述事件或状况可以是正向期待、负向期待或零期待;“只是”最严格,所引导的小句只能是负向期待;“不过”居中。何潇〔14〕发现,“但是”“只是”和“不过”均经历了从跨层结构到限定性范围副词再到转折连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其中“但是”的语法化过程最完整。“语法化与使用频率相关,实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虚化,虚化的结果又提高了使用频率”〔15〕。由此可见,“但是”的使用条件最宽松,使用场合最多,使用频率最高;“只是”的使用条件最严格,使用场合最少,使用频率最低;“不过”居中。留学生对3 个连词的习得结果与其使用要求一致。
2.“虽然……但是……”是最常用的转折复句结构
连词“虽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但”“但是”或“可是”搭配使用。崔建新、张文贤〔16〕对母语者语料的统计发现,“虽然”与配对连词的连用率高达80%。张文贤、邱立坤〔17〕的研究表明,母语者使用“虽然……但……”结构的次数远多于“虽然……但是……”结构,前者为50 次,后者为9 次。本研究的结果与文献〔16〕一致,但与文献〔17〕有所不同。在22 个用例中,“虽然”全都与配对连词搭配使用,其中与“但是”连用的有20 例,与“可是”连用的有2例,与“但”连用的有0 例。
本研究认为,留学生“虽然”的习得结果与教材编写有关。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教材对知识点的安排会影响学生的习得结果。本研究对目前知名度较高、使用面较广的4 套汉语综合教材中“虽然”的编写进行了考察①这4 套综合教材分别为:《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2 版),《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3 版),《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第2 版)和《HSK 标准教程2》。,发现教材中“虽然”第一次出现时都与“但是”连用,构成“虽然A,但是B”的转折复句完整结构。根据首因效应理论,人们最先输入的信息容易成为以后认知与理解的重要根据。当学生第一次习得“虽然”时它与“但是”搭配使用,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虽然”与“但是”连用是最为正确的用法的认知。这样,学生一方面受教材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但是”本身高频使用的影响,在使用“虽然”时就会自然地与“但是”连用。甚至可以说,“虽然A,但是B”结构已经在留学生头脑中内化为固定结构,成为最典型的转折复句格式。
三、转折类连词的习得偏误分析
(一)偏误类型
1.书写偏误
书写偏误是指留学生由于对汉字/词的正确形式掌握不够而出现的偏误。
例[1]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了他的幸福是钱很多,……,他还喜欢(喝)啤酒,担是的我的幸福不是这样的。②本研究所用语料皆为留学生作文,包含一个或多个偏误。为便于对比分析,语料保持原样、不作修改。
例[2]虽然每天都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过的很有意思。
例[1]中留学生将“但”写成了“担”,是明显的错别字。“但”和“担”发音相同,右边部件均为“旦”,左边部件“亻”和“扌”又形似,容易使初级水平的留学生产生混淆。此类偏误有1 例。例[2]中“每天很忙”和“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思”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学生欲使用“但是”或“可是”表示这种语义关系。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将“但”或“可”遗漏,只写了“是”,属于典型的书写偏误。此类偏误有2 例。
2.语法偏误
语法偏误是指留学生在使用转折类连词时,由于对连词使用规则的运用不当而产生的偏误,包括遗漏、冗余、替代、错序等。
(1)遗漏
遗漏是该用转折类连词却没有用。
例[3]没错,钱能买到爱情,钱不能买到好心情,钱不能买到健康。
例[3]中“钱能买到爱情”和“钱不能买到好心情,买到健康”是对金钱功能的两种评价,如果不使用转折类连词“但”或“但是”,前后小句语义上相反的逻辑关系就不够明显,无法体现出作者对金钱的真正态度“钱不是万能的”。此类偏误有1 例。
(2)冗余
冗余与遗漏相反,是不该使用转折类连词时却使用了连词。
例[4]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但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春节。
例[5]而中国的春节源自一个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物伤害人和动物,但是人们后来知道“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例[4]的话题是“节日”,“但”前后的小句都与节日相关,语义之间并无转折关系,“但”的使用阻断了话题链,应该删除。例[5]中,“有个叫‘年’的怪物伤害人和动物”与“人们后来知道‘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之间也非转折关系,“后来”一词表明两者之间是时间先后关系。时间关系是最普通也最容易被理解的逻辑关系,时间名词“后来”作为连贯句标记,可连接连续性事件中的后时事件,表示后时关系〔18〕。因此例[5]中的“但是”可删除,句子改为“……伤害人和动物,后来人们知道……”即可。此类偏误较多,共26 例。
(3)替代
替代偏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该用其他连词时使用了转折类连词,另一种是该使用其他词类时使用了转折类连词,这都是由于学习者混淆了语篇中的逻辑关系造成的。
例[6]他家的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家人进出出很不方便,但是愚公不看白己的年纪很大了,也找到了一个办法这么能解决,就是搬山。
例[7]我来中国学习汉语不只汉语但是为学习医生。
例[6]中“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家人进出不方便”与“愚公不顾自己年纪大了决定搬山”是因果关系而非转折关系,留学生使用“但是”不妥,应改为“所以”。例[7]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来中国不只是学习汉语,而且要学习医学专业”,两个目的之间是递进关系而非转折关系。学生使用“但是”来表示两者的关系,使得句子逻辑关系混乱,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两句都是该使用其他连词却误用了转折类连词。此类偏误有22 例。
例[8]中午吃饭的时候,父母要吃,发现儿子不在。可是在哪儿呢?原来儿子在外面玩儿。
例[8]中“吃饭时父母发现儿子不在”和“儿子在哪儿”是话题的顺势推进,两者并非转折关系,“可是”使用不当。话语标记“那么”可接续话题,使话题链得以延伸,“可是在哪儿呢”应改为“那么在哪儿呢”。此类偏误有1 例。
(4)错序
错序是指转折类连词在使用时,位置有误。
例[9]孩子就去妈妈那边,开始吃饭。过了一段时间但是爸爸也不见了!
“但是”作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时应处于第二个句子的句首。例[9]中“但是”位于小句内部,位置有误,可改为“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爸爸也不见了”。此类偏误有1 例。
3.语用偏误
语用偏误是一种综合性偏误,表现为留学生在某个语段中过多地使用转折类连词。就单个连词而言,使用正确或偏误都有可能,但从整个语段来看却存在滥用连词之嫌。
(1)不同分句/小句使用多个转折类连词
在留学生的一些语段中,不同分句或小句中连续使用转折类连词,形成转折叠套。
例[10]我介绍了我的非常多的愿望,但是我还是想介绍一下几个我的愿望,可是时间不gou。
例[11]我米中国学习西个月汉语了,可是我的汉语不太好。不过下个期我要好好学习,我要会跟中国人交流。
例[10]包含3 个分句,分句2 和3 分别使用了“但是”和“可是”表示转折之意,单独的小句虽然符合汉语语法,整个句子却不符合汉语书面语的表达习惯。例[11]为语段,包含两个句子,句子1 内部两小句之间具有转折关系,用“可是”连接使用正确。句子1 和句子2 之间应为因果关系而非转折关系,“不过”可改为“所以”。此类偏误有8 例。
(2)同一分句使用多个转折类连词
还有一些语段中,留学生在同一个分句里连续使用不同的转折类连词,造成句子语义重复。若只保留一个连词,则句子语法正确。
例[12]我听说中国人都会功夫,可是但我来中国后发现会功夫的人并不多。
例[12]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语义转折关系,若只使用“可是”或“但”则句子正确。留学生同时使用“可是”和“但”,导致了连词滥用。此类偏误有1 例。
(二)分析讨论
1.初级水平留学生转折类连词习得偏误相对集中
本研究共收集到留学生转折类连词习得偏误63 例,其中书写3 例,遗漏1 例,冗余26 例,替代23 例,错序1 例,语用9 例,冗余和替代偏误远多于其他偏误。这表明对于初级水平留学生而言,转折类连词习得的主要偏误是“多用”和“错用”两方面。
造成“多用”的原因有两个:第三语言的负迁移和课堂教学的影响。一方面,中亚留学生虽然母语并不相同,但都将俄语作为族际交往的官方语言。同时,他们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交际能力。俄语和英语都是形合型语言,都需要使用连词才能清楚表达小句间的逻辑关系,中亚留学生由于俄语或英语的语际负迁移,在用汉语进行成段表达时习惯使用各种连词,容易导致在不必使用连词之处却使用了连词。另一方面,转折类连词作为留学生习得较早的连词,是初级阶段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连词来连接句子,却忘了告诉他们汉语作为意合型语言,小句之间在不使用连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凭借语义关联连接起来。这也会导致留学生过多使用连词。
造成“错用”的主要原因是汉语其他类别连词的语内负迁移。作为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留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不同类别连词的功能和使用条件,错误判断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这可能导致学生在表示转折语义关系时误用其他类别的连词,如使用“所以”代替“但是/可是”等。
2.转折类连词在初级水平留学生作文中存在话语标记化倾向
在留学生的一些语段中,转折类连词不再表示转折语义关系,而是虚化为话语标记。如:
例[13]咱们在飞机里见面了,但是我介绍自己的名字,但我问她从哪里来的,她告诉我也是吉尔吉斯斯坦来的。
例[14]但是我回答他我从吉尔吉斯斯坦来的,但是他奇怪着我。他说哦不好意思我不见过你,但是我说没关事没事,他说你什么时候来的。
例[13]包含4 个分句,分句之间并无转折关系。第2 和第3 分句使用的“但是”和“但”,起到了连接话语的作用,可视为话语标记。例[14]包含5个分句,使用了3 个“但是”。它们均不表示真值语义,如果删除也不影响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只被学生用来连接前后话语,也可视为话语标记。
根据方梅〔19〕、马国彦〔20〕的观点,连词在口语中会弱化为话语标记,甚至具有口头禅倾向。在留学生作文中类似例[13][14]的句子不多,但进一步分析偏误为“冗余”的句子,可发现学生所使用的转折类连词大多只起到了接续话语的作用,也可视为话语标记或准话语标记。由此可见,转折类连词在初级水平留学生作文中存在话语标记化倾向,与郭茜〔21〕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这也表明,初级水平的留学生书面语篇具有口语化倾向。
四、结论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考察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的习得情况,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使用正确率较高,习得效果较好。②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在习得初等难度转折类连词时具有一定的使用偏好,“但是”是最常用的连词,“虽然……但是……”是最常用的复句结构。③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书面语篇中存在多种连词习得偏误,其中冗余和替代最为常见,同时也存在连词话语标记化倾向。这与已有研究中其他国家留学生的连词习得情况有相同之处。
本研究认为,初级水平中亚留学生习得转折类连词时受第三语言的负迁移、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就初级阶段的连词教学而言,教师一方面要重视连词的教学,详细讲解不同类别连词的语法特征、语用功能等,提高学生正确判断小句/句子间逻辑语义关系的能力,减少学生的语内偏误;另一方面也要说明汉语的意合性,介绍副词或意合法等其他连接手段,降低学生母语或第三语言的负面影响,减少语际偏误,为中级阶段的汉语习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