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观与生态建设互动关系的考察
2023-07-12刘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既是我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全面协调发展观的转变时期,也是生态思想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时期。我国发展观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及全面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发展观的转变蕴含了生态建设与发展观两者互动关系的思考,是两者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为了促进我国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建议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治理、转变生活方式入手。
关键词:经济建设 生态建设 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008-04
发展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发展观的转变带动着生产方式和获取生产资料方式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交织在发展观的更替中。西方学者在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的发展观,对环境的关注最早见于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指出农药的使用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增长的极限》对人类长期粗放式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国内学者在发展观与生态建设研究领域涌现丰富的成果,“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两者融合,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克服市场失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杨明、贾向桐,2013){1}。在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统一的过程中,有学者指出了科技的重要性,“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借助绿色科技的力量”(靳媛媛,彭福扬,2021){2}。
综上所述,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指出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不同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全面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观的转变是基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而产生的,纵观西方发展观的轨迹,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当前正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走生态友好型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指出,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不同时期发展观与生态建设的历史脉络,分析发展观与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力图探究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赢的发展方式。
一、我国发展观与生态建设演进历程
(一)1978年至1995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确立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方式导致的后果是产业结构失衡,重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轻工业占比低,人民生活物资匮乏。重工业内部结构也存在失衡的现象,煤炭工业发展速度缓慢,耗煤产业发展过快,能源利用率低,形成资源浪费和煤炭供给不足的现象。1978年,扩大技术引进规模,加剧了原有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指出,需要通过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的改革发展生产力。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经济建设就是是四个现代化建设。1988年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抢购风潮。1984—1988年GDP平均增长速率12.8%,1989年GDP增速下降到4.1%,1990年继续下行到3.8%。为扭转经济局面,加快经济发展步伐,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截至199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9%,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第二产业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这一时期是生态建设的探索阶段,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逐步提高,环境保护进入法治化、制度化建设。1972年,我国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认识到环境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1973年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1978年3月环境保护首次写入宪法。1979年环境保护法颁布,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第一部综合性法律。此后,我国环境立法进度逐步加快,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多部环境保护实体法律。1983年,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我国基本国策。1989年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上首次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形成环保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二)1995年至2003年,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的发展观
1995年至2003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居民生活逐步进入小康水平,农村生活逐步摆脱贫困,2000年解决温饱问题,2001年逐渐迈向小康水平(见图2)。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形势也不容乐观。生态环境出现的新问题,迫使发展观的转变。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提供了新思路。1995年江泽民同志对我国的发展方式提出新要求“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党的十六屆三中全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要素驱动的粗放式发展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式转变,在发展考核上注重发展质量,在发展层面上不再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单方面增长,更强调社会、人、生态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一时期生态建设的特点是防治污染和生态保护并行,要求运用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抓好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工作。”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指出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淘汰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解决工业污染,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
(三)2003年至2012年,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发展观
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5%,但消耗的標准煤、钢材、水泥,占世界消耗量的15%、30%、54%,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日渐突出。我国领导人积极应对发展问题,及时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产业模式。2007年9月,胡锦涛同志提出通过走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时期的环保制度逐渐趋向全面、系统,主要通过制定经济政策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2005年国家环保局和统计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共10个省市启动绿色GDP核算试点。绿色GDP核算试点的建立,改变了将GDP作为单一考核的方式,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200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范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的制度建设,不光在行政法规有体现,金融市场也作出相应的支持。2008年环保部印发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各级环保部门应配合相关经济部门,抓紧制定实施利用信贷、保险、税费、证券、贸易等市场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2011年环保部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补偿、环境税等环境经济政策的试点工作。
(四)2012年至今,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发展问题。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疲软,我国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冲击。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也改变了以前的表述“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提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积极解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建设理念,促进二者关系的和谐。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生态保护的理念,从全局、整体出发,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统筹协调负责我国生态问题的监督和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的设立,使得行政执法的范围更为明确。
二、发展观与生态建设关系的互动分析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维度,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源,自然的开发利用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匹配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则是和谐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需求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过度开发,对自然形成破坏时,则两者的关系就是不和谐的,这种不和谐造成的负面影响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形成两者的矛盾。两者矛盾的产生促使重新思考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形成高质量、低消耗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同样经历着从对立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生态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978年至1995年,大力发展经济的阶段,经济建设占主体地位,生态建设顺从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使得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以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忽略了环境污染对发展的制约作用,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一时期我国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形成,但具体环保政策滞后于环保意识。这一时期的生态建设,开启了环保的法制化、制度化进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逐渐颁布,为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我国积极地参与世界环境保护,签订了多项国际环保公约和议定书。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环境保护让步于经济建设,以过度利用和开发自然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的索取已经超出其自身的承载能力,两者的矛盾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中酝酿。
1995年至2003年,经济发展兼顾生态治理与保护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导向仍是以经济快速增长为首要目标,但不断恶化的环境,倒逼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沙尘雾霾天气频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种种的自然灾害,都体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二者的矛盾,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无视环境的承载力,发展观由追求高速增长转向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毫不动摇地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与治理,要立足长远,绝不以损耗子孙后代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经济建设提出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不再单纯追求速度忽略质量,要求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消弭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冲突。新的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经济发展兼顾环境的制约因素,重视二者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并通过环境治理的方式积极地缓解二者的矛盾。
2003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经济政策主动回应生态建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倒逼发展观转变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实现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相处。新的发展方式提出好字优先,不再将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表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提到新高度,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将生态的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考虑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手段逐步多样化,生态建设的制度体系不再是单一的行政管制手段,运用市场机制调控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度建设更为全面。这一时期将生态建设放在社会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要求生态建设与经济增长同步,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
2012年至今,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系统地认识到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是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的历史性突破,也是对环保重视程度的质的飞跃{3}。经济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资金保障,生态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人类生产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道出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新的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辩证统一起来,两者相互融入,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发展。全面协调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既要发展又要美丽家园,目标是化解两者的矛盾,转变为互相促进的关系。
历史的实践证明发展观与生态建设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单独强调某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只注重生态建设,忽视经济发展,则是空中楼阁。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国的发展需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转变发展方式。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再到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体现了我国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这两者的关系深刻认识与实践。发展观的转变交织着生态思想的演进,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既蕴含了马克思人与自然休戚共生的生态观,也汲取了传统儒家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哲理。发展观与生态建设在我国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和谐统一,共同推进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建设步伐总体落后于经济发展,高速发展严重冲击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问题频发。2012年后逐步理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促进二者相互融合,生态质量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水生态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2010年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氧化问题突出。2020年,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列为83.4%,同比上升8.5%;劣V类比列为0.6%,同比下降2.8%,七大流域及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优良,辽河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全年达标,598个地表水水源监测断面,14个超标断面,10个为部分月份超标,4个为全年均超标,304个地下水水源监测点位,36个超标点位,5个为部分月份超标,31个为全年均超标。水资源过度开发,江河断流的状况未得到改善,工业污水排放处理不规范,城乡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湖泊水污染治理有待加强、饮用水污染引起的安全问题突出。
大气污染呈现新的特征。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201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PM2.5年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年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但需要重视污染源呈现的新特点,2020年《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显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移动源污染,同时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日益紧迫,臭氧污染也不容忽视。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处理任重道远。2011—2017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为32.28亿吨、32.90亿吨、32.77亿吨、32.56亿吨、32.7亿吨、30.92亿吨、38.68亿吨,年均增长率为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但综合利用水平却明显落后,累计固体废物堆存量超过600亿吨,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2011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为60%,2015年60.1%、2016年59%,2017年下降到53.3%。
高碳能源結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尽管2007年以来,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改善的水平不够高,环境问题依然存在。1978年至1992年,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国内的能源供给难以满足建设需要,1993年能源生产总量111059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115993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煤炭占比为74.7%。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4年能源消费总量122737万吨标准煤,煤炭占比75%。能源消费煤炭占比高,使得我国能源系统效率低,环境污染重。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017年、2018年、2019年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79.5%、77.9%、76.6%,2019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72%。
四、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建议
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发展造成的全球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理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形成二者相互融合的发展观。为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一和谐,应结合我国国情,走出适合自身的中国道路。
(一)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严格控制高排放项目审批及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核电、高效储能等领域,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电力、钢铁等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利用率。
(二)着力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城市黑臭水污染防治,推动湖泊生态修复,突出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管理,加强面源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加速改造老旧小区,纳入冬季集体供暖,减少碳排放,实施绿化工程,推进防风固沙工作,推进森林碳汇,改善工业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进碳交易制度,降低碳排放,构建低碳能源体系。优化、创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
倡导节约、低碳的消费习惯,反对浪费和奢侈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提倡光盘行动,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机关。开展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等活动,运用新兴的宣传媒介,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的价值观。
注释:
{1}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和谐问题研究.生态经济,2013(07):57.
{2}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视域下产业的哲学诠释.生态经济,2021(06):213.
{3}张连辉.新中国城乡环境关系协调思想的演进阶段与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06):178.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胡锦涛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 鲁伟.生态产业:理论、实践及展望[J].经济问题,2014(11)
[6] 陆军,储成君,杨书豪,任雅娟,王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溯源、发展脉络与世界意义[J].中国环境管理,2021(05)
[7] 张永生.为什么碳中和必須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理论解释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09)
[8] 王鹏,何宛谦,黄子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J].学习与实践,2021(09)
[9] 孙民,齐承水.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产力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理论视野,2019(12)
[10] 贾利军,陈恒烜.建党百年来党的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逻辑与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21(06):5-14+113.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刘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治理与经济史研究。]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