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

2023-07-12赵燕

心理与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小王躯体

赵燕

22岁的小王一年前失恋后感觉心情低落,两周后心情有所好转,但感觉周围不真实,非常虚幻,如同做梦一般,别人说话听得不真切,做事也不真实;心情比较平淡,开心、难过的体验都没有,感觉自己就像僵尸、机器人,仅仅在机械地完成生活中的动作;记忆力减退,做完的工作感觉跟没做一样。小王为此非常痛苦,急迫地希望医生能帮帮她。

小王出现的这种问题,精神医学称之为“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或“人格解体障碍”。这种障碍从19世纪晚期开始被粗略识别,根据美国和英国的研究,它影响了全部人口的1%到2%,随着病程的推移,大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相应文献以及临床治疗的研究,精神科医生对这种障碍认识不足,也缺乏有效的治疗。下面就浅谈人格解体障碍的相关内容。

人格解体障碍的发病因素

目前人格解体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专家总结出所承受的压力是影响人格解体障碍最普遍、最直接的因素。具有高度利己主义的人群,由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影响更敏感,更易患人格解体障碍。童年时期遭遇不良事件,缺乏社会生活支持,特殊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等都是导致人格解体障碍的重要因素。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也是影响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诊断患有抑郁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是易感个体。

人格解体障碍的表现

1对外感受不到情感:对察觉的事物缺乏情感反应,感觉周围的事物陌生或者不真实,觉得周围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戏。

2对内感受不到情感:患者诉说体验不到自己的情感,或情感、内心体验变得陌生、疏远;有的觉得自己的情感和动作好像是别人的,觉得自己像在演戏;有的体验到感觉已脱离了自己的精神活动或躯体,好像是一位旁观者;有的体验到自己像个机器人。患者往往能意识到这种体验是不正常的,但感觉非常痛苦。正如小王的体验一样,感觉自己就像僵尸一样在机械地完成动作。

3对生活的影响:人格解体障碍患者在认知以及社会交往方面也存在损害,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加重了病情的发展。患者无法正确认清自己的状态,不得不尽力集中注意力去工作。为了体验自己的主观感受,12%的患者有自伤行为史。

人格解體障碍的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标准如下:

● 存在持续的或反复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或两者兼有:

人格解体:对个体的思维、情感、感觉、躯体或行动的不真实的、分离的或作为旁观者的体验(例如,感知的改变,时间感的扭曲,自我的不真实或缺失,情感/躯体的麻木)。

现实解体:对环境的不真实的或分离的体验(例如,感觉个体或物体是不真实的、梦样的、模糊的、无生命的或视觉上扭曲的)。

● 在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中,其现实检验仍然是完整的。

●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 该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惊厥发作)。

●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分离障碍。

人格解体障碍的治疗

迄今为止,尚未制定出合理的人格解体障碍的治疗建议和指导方针,研究证明部分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对该病有一定的帮助。

氟西汀、氯米帕明能减轻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的人格解体患者的烦恼和关注,拉莫三嗪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合并使用时,能改善部分症状,纳洛酮可改善人格解体症状。

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对治疗人格解体也有一定的帮助,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人格解体患者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通过放松、呼吸、练习、冥想等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帮助患者调整警觉。

人格解体障碍的预防

对于人格解体的预防,目前缺乏明确有针对性的方法。心理健康对避免该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效果。第一,对于有精神疾病或者脑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病情恶化;第二,平时应尽量避免重大应激事件的刺激,培养个性健康发展,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第三,给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第四,学会释放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精神压力大或遭受过重大事故者,建议进行心理咨询,缓解压力。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小王躯体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减肥
现在干什么?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麻辣烫
借钱
搬家
试论人类精神疾病观的发展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