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抑郁与手机成瘾的恶性循环?
2023-07-12连阳宇柳翠娟陈紫薇
连阳宇 柳翠娟 陈紫薇
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因为高中学习任务繁重,父母从来不允许他玩手机。上大学后,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智能手机,于是他每天都会花费很多时间在手机上浏览社交媒体、打游戏和看视频,甚至每天玩手机到凌晨两三点。渐渐地,他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大学活动,社交圈子只有舍友和高中同学,根本不认识什么人;而且因为经常熬夜玩手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也受到了影响,成绩出现了明显下滑。生活中没有了朋友,学习也不顺心,他开始变得孤独和沮丧,最终诊断为抑郁症。
大学生抑郁与手机成瘾
事实上,像小李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在21.48%到24.71%之间,这意味着每4~5个大学生中就有1个存在抑郁症状,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大学生抑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过20%的大学生存在手机成瘾的现象,生活和身心都受到了不良影响。研究发现,手机成瘾的程度越高,抑郁水平越高。“或许玩手机就是你抑郁的原因。”咨询师对小李说道。
但小李却对此表示不解:“我身边的同学也玩手机,我只是玩得稍微多一点,怎么只有我变抑郁了呢?”
为什么爱玩手机会抑郁?
1过度玩手机让大学生变得孤独
“只顾着玩手机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烦恼。”咨询师解释道。许多人乐于躺在床上玩游戏、刷短视频、通过社交软件聊天交友、搜索各种信息,很容易就会忘记时间。本该用于参加社团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时间花在玩手机上,就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面临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手机成瘾还会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身边朋友和父母的社会支持变少,加剧他们的孤独感。在孤独状态下,大学生缺乏自信、内心敏感,一旦遇见困难,便容易产生抑郁等情绪问题。
有人可能会认为,虽然玩游戏、刷视频会影响人际关系,但通过社交软件聊天交友应该让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沉迷于网络交友会忽视现实中的朋友,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而且网络交友和现实交友的模式大相径庭,越是生活中不懂如何与人相处的人,越喜欢通过网络社交的方式来填补内心的空缺。但研究表明网络社交并不能带来长期的社会支持感,反而会带来后续更强烈的空虚和孤独感。
听完咨询师的讲解,小李频频点头:“我现在回想起来,上大学后天天只顾着玩手机,都没怎么认识新同学,连高中同学联系得也少了,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往了……经常每天晚上盯着手机发呆,感觉自己都没有什么朋友,还觉得很累很累……”
2过度玩手机让大学生身心疲惫
“觉得累也是過度玩手机导致的。”咨询师接着说。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大学生休息时间减少,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颈椎疼痛等身体不适,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睡前和睡眠时间,降低了睡眠质量,导致他们感到身体疲惫。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使大学生面临大量的信息输入,增加了认知负担。学不完的课程、看不完的新闻、读不完的文章……长期面对信息过载,可能会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从而引发焦虑和抑郁症状。此外,一些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会让人们觉得社会黑暗、生活无望,从而加重疲惫感、焦虑感,并进一步诱发抑郁症状。
3过度玩手机让大学生感到自卑
咨询师继续询问小李:“你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如何?”“我觉得自己挺普通的。我看到网上其他的大学生要么多才多艺,要么外表出众,要么学习优异,甚至能拿国家奖学金,而我不仅成绩一般,人也不帅,更没有什么才艺,我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优点,大家都比我厉害。”这就是过度玩手机导致抑郁的第三个原因。大学生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同龄人的优秀展示,这种来自“同龄精英”的同辈压力可能对他们的自尊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怀疑自己的价值,产生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加重心理压力,因此产生焦虑、抑郁。和咨询师讨论之后,小李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玩手机也会抑郁,但他好像走进了一个圈,虽然知道沉迷手机不好,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尤其是心情低落的时候。这就是“沉迷手机—抑郁—更加沉迷手机”的恶性循环。
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恶性循环
过度沉迷手机可能增加抑郁风险,而抑郁情绪反过来也会促进手机成瘾,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恶化、人际交往技巧缺乏,进而产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网络交友具有匿名性,不需要高超的交往技巧就能找到“好朋友”,使他们更愿意通过手机寻求社会支持。
其次,手机可能成为受抑郁困扰的大学生逃避现实和排解情绪的工具,无论是玩游戏、刷视频还是网络聊天,使他们暂时忘记生活中的困扰和麻烦,从而获得短暂的心理慰藉和掌控感。
此外,由于抑郁的大学生往往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抵抗手机诱惑、合理安排时间对他们来说更加困难,因此更容易沉迷手机。这也会进一步损害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控制能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对自己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后,小李开始焦虑之后自己该怎么办,除了遵医嘱吃药外,自己平时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如何跳出恶性循环?
● 设定手机使用时间。大学生可以为自己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例如每天使用超过2小时就关闭等。
●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大学生应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避免晚上过度使用手机。在临睡前至少半小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以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大学生应多参加活动,与同学多相处,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同时参加社团也可以帮助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音乐、运动等,可以在闲暇时有更多充实的活动选择,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 增加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减少使用社交应用(例如少刷朋友圈、微博等)的时间,多与身边朋友交流和沟通,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 出现抑郁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当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时,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可以向老师或同学倾诉自己的困扰,也可以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例如心理热线、学校咨询中心等)。
“通过上面这几条做法,相信你能克服手机依赖,重新收获健康和快乐!”咨询师说道。小李点了点头,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克服手机成瘾,战胜抑郁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