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一体 学以致用
2023-07-11邓其颖曾良如
邓其颖 曾良如
《乘法结合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的乘法、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乘法结合律的模型,逐步感知计算中的“特殊现象”,发展观察、推理、归纳、运用等能力。
一、不思则罔,锚定课堂困惑
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轻视这节课的教学难度,认为这节课只是在连乘计算中改变运算顺序,不存在“技术门槛”,于是先借助例题,对比呈现按顺序计算和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两种解法,由此引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及字母表达式,而后进入课堂演练。实践证明,学生练习时的演算过程五花八门,没有达成教学设想。如习题“25×7×4”,有的学生认为要“先易后难”,而将“7×4”结合起来计算,反而增加了计算难度;有的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没有理解简算意图;只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最优方案,先将“25×4”结合起来计算,再将结果乘7。面对这样的境况,教师只好回炉重讲,并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学生“刷题”,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如此简单”的乘法结合律,学生为什么无法通透理解呢?笔者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是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学思一体,夯实培养路径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聚焦思维发展,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课堂上,笔者先借助课件出示几组乘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25×4、25×8、15×4、125×8”等,引导学生复习乘法计算的同时,为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设下伏笔。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例6的两种解法。学生建立等式模型后,笔者引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并让学生细读两遍,边思考定义表达的意思,边举例子验证。然后,笔者质疑:三个数不连乘的情况,乘法结合律还适用吗?学生举例子并尝试计算后发现不适用。三个以上的数相乘,乘法结合律是否适用呢?学生再度举例验证后发现是适用的。笔者继续设疑:四个数连乘,两两配对结合行不行?学生举例并计算后发现行得通。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细读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品悟从刚刚的拓展探究中得到的启示。这样教学,顺利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達式也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至此,对于乘法结合律的模型,学生获得了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述。
“怎样结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上,笔者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醒学生不能看到算式就埋头计算,而应当仔细观察题中的所有数字,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根据数字的特征选择优化的算法。笔者仍以习题“25×7×4”为例,组织学生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是三个数相乘,其中有两个单数25和7,一个双数4”。笔者启迪学生尝试推理:“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法则,我们应该先算——”学生马上回答“先算‘25×7,而后乘4”。笔者引导:“要想使计算简便,25、7、4这三个因数的结合顺序该如何确定?”学生不难发现不宜先算‘25×7(计算量大),也不宜先算‘7×4(不利于下一步计算),而应该让25和4先相乘,得到末位为0的乘积100,再用100与7相乘,可以口算得到700。由此,学生发现了简便算法:(25×4)×7。整场讨论一波三折,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意识、推理方法在交流中获得提升。计算“32×25×125”变式题时,学生基于对特殊数字的敏感性,很快将25、125与4、8关联起来思考,而32恰好等于4与8的乘积,于是用“先拆分,再两两结合”的方法,将原式转化为“(4×25)×(8×125)”,最优算法应运而生。这样教学,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吃透了乘法结合律的模型及运用,遇到其他变式题能够用通理通法解决。笔者乘机引出口诀“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连续乘,找朋友;同级算,可交换;特殊数,巧拆分……”,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巩固了学习效果。
三、学以致用,凸显学科价值
课堂拓展时,笔者精心设计了一道习题“125×9”,学生根据第一个因数125很快确定最适宜用8或10来结合相乘,而且也能根据第二个因数9推演出(8+1)或(10-1)的变式,但令他们苦恼的是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计算。笔者适时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预习下一课时“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至此,学生经历了“粗知—细探—内化—外延”的学习路径,对乘法结合律算理、算法的理解浑然一体。
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如去超市购物时,要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商品的大小、价格、重量及数量等信息,根据购物需求和消费预算设计合理的采购方案,依据掌握的运算律,巧妙估算所购商品的总价等。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关联,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邓其颖,咸宁市崇阳县第六小学;曾良如,咸宁市崇阳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