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的经济学分析

2023-07-11温菊萍

科技风 2023年17期
关键词:经济学

摘 要:全面乡村振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核心在于人才振兴。界定了乡村振兴视域下跨界融合人才的含义,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此类人才培养的显性成本和机会成本,以及产生正向外溢效应、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破解乡村人才制约等方面的收益。对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得出高职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且培养过程性成本低,并提出通过强化资源管理、明晰人才定位、选择培养策略、积极对接新业态等建议,以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跨界融合人才;全面乡村振兴;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地位,全面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和创新力的支撑。

一、概述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战略诸多方面顺利实施需要全方面发挥人才的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与发展,促进社会不同领域更为紧密的沟通联系,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发展也不例外。职业教育以“衔接职业与教育的视域、对接学校和企业的境域、跨越工作与学习的界域”等鲜明特点呈现出跨界教育的典型内涵。在产业发展融合趋势和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影响下,高职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跨界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指向。为最大化缓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与高职人才培养局限性的矛盾,并解决高职教育匹配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现实困境,就必须调整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有效的政策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而经济学就是在资源稀缺前提下研究人们选择决策的科学。对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高职跨界融合人才培养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农业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契合,进一步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

二、跨界融合人才界定

职业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力量,不仅能优化人力资本,还能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职业教育涉及教育领域、职业领域、技术领域以及社会领域的内容和资源,通过协同融合将外部要素转化为内部人力资本。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但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有区别,也不仅仅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和岗位知识,而是立足生产应用型职业教育,致力培养学生较高综合素养和较优技术技能水平。现阶段高职教育基于转型升级的产业、面向新技术、新业态下的职业、鉴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服务于农村发展的工作岗位,向社会输出创新创造能力较强、易于职业迁移的高素质技能型跨界融合人才。此类人才因为高度匹配新时代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成为新发展阶段社会人才培养的进阶目标。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跨界融合型人才是基于区域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突破单一专业知识壁垒,横跨教育与职业、企业与学校、学习与工作的边界,融合职业教育链、技术技能人才链和乡村生态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具备工作迁移能力和跨界思维方式的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

跨界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乡村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缓解乡村人才掣肘、充分利用乡村发展要素。人才培养类似制造系统在全过程都会产生成本,推演到高职人才培养,在推出适需“成品”过程中也会产生阶段性成本。经济学从资源稀缺性出发,合理配置资源生产某种产品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1.显性成本

经济学中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获得生产要素所需的实际支出,是以货币形式给其他经济资源所有者的总额。借鉴在生产和销售阶段产生成本均纳入制造系统成本范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成本不仅包括在校阶段培养过程的成本,还涵盖了就业阶段产生的成本。培养过程中主要涉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产生的教学成本,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因此,教学成本体现为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总和。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招生人数不同开设教学班级数量不同,呈现理论和实践学时统计不同,而对于教学资源配置,主要侧重生均使用率、人均拥有仪器设备数等,与折旧相关的有校舍、仪器设备等,涉及的管理成本则与管理工作量有关。由此可见,影响人才培养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学生人数,以涉农类专业为例,设置专业方向越多,课时成本越多。随着学生人数变动而发生变化的可视为可变成本,而其他教学用校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等基本不变的可视为在校培养固定成本。对于就業阶段产生的成本因不同的培养策略也相应不同。目前,培养策略分为大规模培养、订单式培养以及大规模定制等形式。大规模培养招生人数多,培养过程成本低、但个性化程度欠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能力低,后期工作搜寻成本较高;订单式培养则根据客户要求和岗位需求培养,生产成本较高,但因契合市场需求就业形势较好;大规模定制则集两者优势于一体,针对跨界融合型人才,基础知识和通识部分进行大规模培养,个性化知识技能部分可采用定制化培养。

2.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利用资源生产某种产品时,资源被放弃掉的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成了该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经济学视域里研究成本,不仅考虑显性成本,还应关注机会成本。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高职培养跨界融合型人才机会成本体现为传统人才培养带来的收益。传统人才培养重点关注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倾向于培养掌握一技之长或有专长的学生,对显性技能的重视更甚于职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等隐性技能。其人才培养收益可概括为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价值增值两方面。经济效益主要产生于按传统模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增值是由于人力资源可以通过自我更新、持续挖掘等方式实现自身增值。跨界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使得机会成本最小,这是因为此类人才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多元化,充分发挥个体优势顺利找到匹配岗位,在工作中又能继续锻炼提升现代化要求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同时引导鼓励人才到农村工作,实现农业农村建设人才的价值,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布局,降低机会成本。

(二)收益分析

(1)产生正向外溢效应。从经济学视角看,外溢效应由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做出的决策或行动对其他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终结果是他方利益受益或受损,此时受益者获利不需要付出成本,而如果利益受损也无法得到补偿。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培养乡村振兴推进中需要的跨界融合人才,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同时能够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对推进社会进步有显著作用。由此可见,受教育者和乡村社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可受益,具体而言可以使企业无需支付培训成本获得收益,最大化利用人力资本,且其他经济主体在未进行货币性补偿情况下可获得收益。

(2)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与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办学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业态,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学生数字素养提出新要求,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成为高职人才的必备素质。跨界融合培养意义在于强化专业基础学习融合性,打造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养过硬、创新视野开阔的高阶应用型人才;与乡村振兴实践需求相适应,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借助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手段培养跨界融合型人才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对招聘单位而言,能改善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破解乡村人才制约。产业升级已呈现融合发展态势,一方面,三次产业边界交叉趋势明显,信息技术革命驱动新产业、新业态出现。另一方面,岗位职能分工边界趋于模糊,行业企业分工细化,结构多元,但工作内容逐渐综合化。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新生乡村旅游业态,从旅游业来看需要大量适应新经济的旅游人才(如经营民宿、旅游主播等);从现代农业看,乡村旅游必须契合农业生产规律,将现代技术手段与乡村生态生活相结合,通晓乡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必须具有跨学科界的人文素养、跨思维界的家国情怀及跨组织界的创新精神的跨界融合型人才,而高职人才培养且一定程度上破解人才供需非均衡的困境。

(三)人才培养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经济主体进行决策选择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从自身出发考虑内部成本和收益,当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主体形成的影响,即存在外部性时,政府需要通过干预进行调节。人才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人才链形成的各环节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是不相同的,尤其跨界培养人才是在传统人才培养基础上升级了教育教学全过程,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内涵都有相应的延伸。从收益看,人才培养产生的效益可集中体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社会效益中大部分属于外部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养创造的经济收益则属于内部收益。从成本分析,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政府投入的设施设备等属于外部成本,学校自行解决的是内部成本。

具体比较成本收益的大小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来探讨。经济效益侧重于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硬件设备利用情况和配备程度进行量化,同时还可参考师生数量比和教育经费利用率等指标考核,这些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绩效。社会效益则重点考察高职院校输出的人才及成果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人才培养是边际收益递增的工程,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呈现明显的收益较高、成本较低趋势,且适需人才输出数量稳定增长,学生平均就业率缓步提高。

四、构建跨界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资源管理,提升资产投入产出效率

资源是院校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和基础,规范资源管理是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高职办学以公办为主,其设施设备多为政府投入,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得大量高科技设备引入教学中,极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果。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投资效率与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导致资源严重浪费,人才培养固定成本较高。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必须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坚持经济适用原则避免盲目过度采购;设备使用过程中注重精细化管理,提升设备平均利用率;为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可以采用校际、校企或学校与研究机构联合,在开放合作中有效减少学校间设备重复购置造成的浪费。

(二)明晰人才定位,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传统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导致人才需求多样性存在矛盾,其课程体系已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主要障碍。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要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扩大收益,高职教育必须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剖析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新型人才标准,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集素质基础、技能要求、能力拓展于一体的递进式跨界融通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多元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基础类课程着重影响学生观念意识、道德修养及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类课程根据岗位实际,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项目模块学习;能力拓展类课程侧重于职业迁移的自组织学习习惯的培养,并结合新技术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开设选修课程。

(三)选择培养策略,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是基于单位实际及发展考虑,对人才需求不尽相同。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要不断调整优化策略才能使毕业生综合素养更好地契合社会需求,还能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对于需求量较大、技术技能水平同质程度高的人才一般采用大规模培养。需求量大说明工作搜寻成本低且就业过程的单位变动成本也较低,只需要重点关注在校期间变动成本,而大规模培养由于资源类别占用较少,进一步降低总成本,但由于受限于个性化程度,一旦需求发生变动将产生较高的就业成本。个性化培养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就业阶段单位变动成本低但不具备在校学习阶段成本优势。乡村振兴推进需要大量根植于农业农村的人才,基于此背景跨界融合型人才培養适用大规模定制培养策略,大规模培养实现行业共性要求、个性化培养满足用人单位特殊要求。这种融合型培养既可以有效降低在校学习培养阶段的单位变动成本,又可以最大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同时相对较短的个性化培养时间里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概率和风险都较小,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

(四)对接新业态,培育优化涉农专业

受传统理念和行业弱势影响,乡村振兴人才无论数量或结构都与需求相脱节。规模生产能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又能带来明显外溢效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剧,高职院校可适度扩大涉农方向招生规模。高职内生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结构紧密相连。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农业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领域,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改进加速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智慧物流、农产品电商、智慧仓储等新业态、新模式已全面渗透到乡村生产生活领域,亟须人才为农村建设服务。高职教育应对增设现代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商、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乡村康养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等相关专业进行论证,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参与的大规模定制跨界融合人才培育体系,并不断调整优化,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朱成晨,闫广芬.精神与逻辑:职业教育的技术理性与跨界思维[J].教育研究,2020,41(7):109122.

[2]顾建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意蕴与职业教育调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2025+32.

[3]王方,蒋炯坪,杨骁瑾.高等职业教育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特征与培养路径——以旅游类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2):6571.

作者简介:温菊萍(1978— ),女,汉族,江苏扬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经济学
《元宇宙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经济学科学
经济学科学
比较法律经济学:法社会学研究下的经济学回归
简明经济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法律与经济学系简介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