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三问 问出教学本真

2023-07-10彭红

科教新报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一节课学情学会

彭红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教材,读懂学情,课堂就可能出现目标泛化、模糊,教学内容一锅粥的现象。一节课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扎实、高效,实现学生思维的增量?我们不妨思考如下“三个问题” 。

一问“这节课想让学生学到什么”。每节课的基础性目标、关键性目标都需要教师心中有数。教师只有走进教材细品细研、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才能够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二问“这节课教什么”。“教什么”就是教学内容。课堂上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教师的满堂灌现象,灌得多了,学生就会没有兴趣。一节课究竟要教什么内容?要围绕“关键性目标”进行选择,对教材我们可以有取舍,可以有二次开发,也可以有拓展。当课堂上所有教学内容都为设定的目标服务时,教学目标就会更精准,“一课一得”的课堂自然会让学生学得更扎实,印象更深刻。

三问“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吗”。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要看学生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看有无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引导,但关键是让学生自主获得学习经验。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能力、方法时,才意味着学生真正学会了。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學目标找准教学的起点,确认教学的终点。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从零开始,教师要针对学情来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猜你喜欢

一节课学情学会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托马斯的一节课
学会分享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学会分享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