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问题与对策

2023-07-10林任风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学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根据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深挖思政元素、建立适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情境创设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技术 课程思政 教育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2-005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各个专业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普遍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许多专业课教师能够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师范类院校是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师范生作为未来学生的引路人、教育者,其思想道德、政治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因此,师范院校要重视教育学类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当前,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融入的思政元素比较单一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意识、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需要全面接受思政教育,使其具备较高的素养。然而,当前大部分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所挖掘、融入的思政元素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师德师风、爱国主义、专业修养、爱学生等方面,对文化自信、法治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哲学等方面的思政元素挖掘不足。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缺乏政治学习和课程思政教学培训,导致其思政素养不高和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有限;部分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不明确,在备课时通常以课程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为重,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收集、整理以及总结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略;部分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长期使用相同的思政元素,造成课程思政内容陈旧过时;多门专业课使用同一思政内容,未考虑学生的重复接受问题。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不够恰当

一些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理解不深,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因此为完整表述思政内容,他们专门分割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讲思政”,如每次正式展开专业内容教学前5—10分钟,先进行文件的宣传教育或思政故事讲述等,结束后直接进入专业知识的讲授,这种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过于生硬,从思政教育到专业教育缺乏自然的过渡,二者甚至完全脱节,使得思政内容的教学变得刻意、空洞,常引发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厌倦心理。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刻意地宣读文件、灌输思想,以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任务为主,忽视学生的反应和反馈,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方式难以优化。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在教学中“重思政、轻专业”,融入的思政内容冗长、啰唆,导致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这不利于后续的教学。上述种种问题,主要是由教师未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

(三)融入的思政元素与课程不贴合

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对课程思政需要的宣讲材料或教育案例等内容调研不充分,对现成的思政元素拿来就用,并臆测学生会配合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思政内容与专业课内容关联不紧密、与考试内容没有直接联系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有部分教师在准备思政材料时不充足、不全面、不贴合,课堂中当学生提出与教师所准备的思政材料相悖的问题时,教师容易陷入被动的状态,课堂教学节奏被打乱,这不利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落实。

二、解决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问题的对策

(一)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由此,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是解决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问题的首要对策。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常态化开展多种类型的思政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首先,院校经常开展思政专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如“党史学习大会”“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四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大会”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专题教育培训,可以促使教师逐渐提高思政素养与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如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组织师生开展了一系列思政相关的学习教育活动:“祭英烈 跟党走 感恩党——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活动、党员干部及学生代表到百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在这些丰富多样的思政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中,教师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锤炼了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培养了师德为先的职业情怀,为其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院校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经验交流、思政主题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为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搭建交流平台。如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暨2020年第四次教职工理论学习,推动三个学院的教师整体提高思政理论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2021年举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会上由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就“职业教育学”和“民族体育”两门课程进行思政文化、课堂教学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探讨,同时分享了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经验做法,为其他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可靠思路。

再次,院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培养、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教育活动中,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积累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的机会。如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在新教师正式上岗前,会组织其开展常规的高校思政工作政策解读、师德师风建设主题会议、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培训、心理疏导培训等教育培训,帮助其熟悉教学须知和上岗要求,从而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建设。

(二)根据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深挖思政元素

师范教育具有明显的“教师职业导向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当前师范院校除了负有建设高水平师资的使命,还被赋予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为师范生专业发展打牢基础的课程。根据当前课程思政的要求,师范院校要转变以往课程教学的职业导向性,在课程目标中增加思政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思想道德全面发展。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树立“四有”好老师形象、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等。实施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可以从这些目标中深挖与课程主题相对应的思政元素,避免生硬、随意地融入思政元素,造成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如围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目标,可以从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围绕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的目标,可以明确的思政元素有: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促进学校和谐稳定;教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得;端正师生关系;追求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等等。这些思政元素与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联系密切,将其自然融入课程中,能够突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有利于培养德行兼备的优秀人民教师。

(三)建立适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库

“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库作为课程思政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赵艳菊、贝丽静,2022)。针对当前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融入的思政元素比较单一或与课程不贴合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资源库主要的资源类型包括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检测题、微课视频、教学视频(含课堂实录、公开课、讲座等)、在地思政资源、教学大赛获奖作品、示范教学包等。2020年,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发布《广西职业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由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各二级学院负责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课程教学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模范示范作用,打造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示范案例库。同时,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属性,结合广西地方特色优势,建设包含广西红色故事、韦拔群等革命英雄人物事迹、黄文秀等先进人物事迹、百色起义、湘江战役、建设壮美广西相关政策资料等内容的思政教育资源库。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教育学类专业特色,大范围搜集名人名师的教育故事,这类故事在师范生师德师风教育中运用较多,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如古代圣贤孔子和苏格拉底为师之道的故事、当代教书育人楷模窦桂梅校长的故事、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故事等,可以在资源库中单独开辟一个文件夹保存这些教育案例。资源库中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为教育学类专业课教师选用适宜的、贴合的思政元素提供便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四)通过情境创设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

目前,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手段普遍存在单一、僵化、乏味等问题,不利于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进一步改进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使思政元素能够自然、有效地融入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由于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融入思政元素,容易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落入“灌输式、填鸭式”的窠臼。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创新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一教法的核心是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育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以及教育的政治功能,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价值观等。

首先,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心理特征、审美特点等创设相应的思政教育情境。如选用新颖、接地气、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社会素材,以热点视频、社会新闻、热点文章、网络流行语、趣味段子等为主,将教学内容寓于具体、形象的社会情境之中,引发学生对社会教育现象的深思,使其逐渐提升思想境界。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师范院校也开设了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专业,进行这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引入近期发生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与新闻,创设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师还可以使用生动化、趣味化以及符合基本价值观和师德规范的教学语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如使用当下社会、网络的流行用语,通过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

其次,结合专业教学任务、思政工作需求、校园文化建设等创设相应的思政教育情境。如在教育学类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中,采用游戲法、角色扮演法、演示法、视频法等展开思政教学,搭建具体的思政教育场景及创设生动的思政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影响下提高思想认识。如在教育教学视频拍摄课中,对选择拍摄校园宣传片的学生,引导其认真、细心观察校园环境以及校园里的人物,从校园的人生百态中发现生活的美好,感悟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教师兢兢业业教学的敬业精神等,由此坚定学生努力学习、追求理想的信念。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短视频教学、直播教学等方式开展网络课程思政,创设互动的情境,营造活跃的氛围,吸引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如开展“未来如何当好人民教师”主题的直播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在线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则针对学生的发言,把更多关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传道情怀、“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职业追求润物无声地融入直播教学当中,由此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现今,对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全部课程教学这一方向,已经获得了高校教师的广泛认同。接下来如何有效乃至高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应当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重点。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人民教师的主要阵地,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教育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好老师。

参考文献

[1]曹世豪,陈俊旗,郑德乾,等.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2022(19).

[2]赵福君,王党飞,刘琪.“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政实践理念与路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2(1).

[3]陈荣.提质培优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以教育学课程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4]王郢,方癸椒,朱小君.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教育学逻辑:以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5]张静利.课程思政融入教育学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9).

[6]陈莉,盛遥,谢惜珍.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的理念与方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6).

[7]赵艳菊,贝丽静.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思考[J].经济师,2022(1).

作者简介:林任风(1984— ),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育技术、比较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教育学课程思政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