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深情铸信仰 耿耿忠诚铭初心

2023-07-10李振华

党史文汇 2023年5期
关键词:赵明晋城县委

李振华

赵明(1912—1987),山西晋城人,1937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入党。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历任牺盟会区特派员、中共晋城中心县委委员、第五区区委书记、阳城县委宣传部部长、晋(城)北县委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太岳四地委办公室副主任、高平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太原重型机械厂党委宣传部部长、鞍山钢铁建设公司矿山公司党委书记、鞍钢东鞍山矿党委书记、鞍钢铁东医院党委书记等职。

在修学储能中追寻真理

赵明少年时家境优渥,于乡土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在晋城大东关崇实高级小学接受现代系统教育。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上长治师范学校初中班,正式开始其追寻真理的漫漫征途。

九一八事变后,19岁的赵明对国民政府不抵抗的态度深感失望,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日益增长。1934年升入本校高中师范班,通过广泛接触阅读大量新思想,尤其是在阅读艾思奇的《哲学讲话》后,人生观发生根本转变。此后不断向进步思潮靠拢,不仅自己阅读进步书刊,还在校内组织读书会,悄悄借阅《共产党宣言》,与徐一贯、茹玉珍等同学共同学习、讨论国事,寻求抗日救亡的道路。可阎锡山的反共防共已进入高潮,谁身上有块红补丁、一条红线、一枚制钱等,都会被当成共产党的“密探”逮捕枪毙。为躲避搜查,赵明四处隐藏红色书籍,曾在圆柱式的便所里挖坑掩埋书刊。

1934年以前,赵明认为共产主义仅仅是一种学说而进行研究的,之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他深感只有共产主义、共产党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特别是在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后,参加共产党的想法在心里像一粒种子渐渐萌芽。后来,弟弟赵培心在1936年9月牺盟会成立不久时曾介绍赵明参加牺盟会。当晚,在赵培心的介绍下,赵明参加了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于是,赵明便展开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工作,发展了一些进步同学参加民先。正值时局动荡,日军侵犯,在丢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后,京津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当年11月,受晋城东沟镇县立第三高小校长陈引聚之邀,赵明在东沟高小教师徐一贯的劝说下前往东沟高小任教。

而当时赵明有所不知的是,早在1936年夏,徐一贯就已在校长支持下在东沟高小开展革命活动。当时以东沟为中心的一些村庄,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在徐一贯引导下逐渐走上革命道路。

风华正茂的赵明在这样的环境中,革命意志进一步坚定,他抛开原有的教科书,自选教材、自刻蜡板、自印讲义,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宣传中。

1937年9月中旬的某夜,徐一贯提出:“老赵,你怎么不提出入党的要求?”赵明听后,激动地说:“党在暗处,不知道去找谁,为了找党,我去了北京,去了太原。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够党员条件了,党就会派人来找我,不来找我就是不够条件。”徐一贯沉着地说:“够条件了。”徐一贯当即表明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并正式介绍赵明入党。

在峥嵘岁月里坚守信仰

1938年1月,日军准备向上党进攻。一方面赵明心急如焚,另一方面当地士绅却控告他“不是安分守己的教员”,要求解除其职务。为了更好地做群众工作,2月间,经过党的同意,他正式脱离学校,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不久,日军占领晋城,他便和徐一贯、赖若愚等同志一起转移到山区打游击。敌人退去后,他在县牺盟会任工人工作股股长,随即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同年夏,敌人第三次占领晋城后,牺盟会撤到晋城东部山区,党组织派赵明和徐一贯赴晋城北组织路西办事处,赵明任秘书,不久又任五区区委书记。

1938年夏,阳城县委决定成立南台八路军游击队,武向烈任政委。赵明以牺盟会的名义向一地主要了10石小米,提供给这个新成立的队伍,不久游击队便发展壮大到200多人,最后并入晋豫游击队。

游击队生活十分艰苦,有次住到一个地主家,赵明拿出许多新碗,新碗底下有些颗粒,看着像食盐,用纸包了拿回去放到碗里一搅和,吃后满嘴灰尘,赶紧吐了,大家哈哈大笑。困难时期,他和徐一贯共铺一毯,合盖一被,砖块或两双鞋一合就当作枕头,席地而眠,睡前还要交流一天的工作情况和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徐一贯睡炕尾,他睡炕边,由于炕窄,离火太近遭热烤,他就找了几块砖垫到席子下边。

1938年9月间,赵明由晋城五区区委书记调往阳城,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当时还未公开党员身份。不久,兼任县委青年、妇女工作负责人,他领导相继成立的“工救会”“农救会”“妇救会”工作,还分管领导一、二、五区,都是以牺盟会的名义组织工作。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已能单独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思想认识上明确了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也是激烈的,打破了原有的统战高于一切,一切服从统战,不敢向友党友军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而怕影响团结的认识,同时更认识到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

1938年,县委举办干部培训学校。同年12月改为阳城军政干校,赵明为负责人之一,学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文件、开展敌后游击战等,培养了不少干部。曾任阳城县长、刘村高小校长的杨可箴说,赵明在刘村干部训练班讲课时,听讲者都赞誉有加。

1938年冬阎锡山发觉牺盟会已被共产党掌握,不为他所用,即组织了极端反动的反共组织“精建会”和带有武装性质的突擊队派往各县,专门破坏群众的抗日活动。1939年初,又派第三十三军孙楚部进驻阳城四区岩山一带,做其后盾。极端顽固的反共分子气焰嚣张,于3月间公开砸了县牺盟会,接着又将县行政科科长张建民抓起来吊到大街一牌坊上毒打,县委组织群众游行示威,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斗争日益紧张激烈。

11月末12月初,阳城县委根据地委指示,分头下乡到各村支部传达布置反政变工作。12月上旬末,赵明到五区宜固、大宁、芹池沿芦苇河一带,从宜固开始顺河而下,13日下午到芹池村,传达了地委、县委3条指示:已经公开了身份不能工作的同志随军转移;未公开过身份,能继续工作的即留下,可根据情况继续与敌人进行斗争;来不及转移的,可先投亲靠友异地隐蔽,再想法找组织。接着把全部党员,牺盟会与各救会会员谁可留、谁应撤离作了具体研究。当夜,他在一位热心老支书家里住下。第二日一早,他准备返回城内,上山遇到一位老乡,提醒他离城10里有顽军便衣。谢过老乡后,他穿着黄军装,外套一件黄色日本呢子军大衣,斜背黄色牛皮背包和一支手枪,镇定地穿过顽军把守的街道,到了县委机关找到几个县委的同志,才知道大家转移到沁河东郭峪一带。他即返回青救会,组织人员马上转移。

1940年1月初,从晋城、沁水、阳城撤退出的抗日干部相继转移到晋城西南部的土岭、高会一带。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和指挥,晋豫地委决定成立中共晋(城)沁(水)阳(城)三县工作委员会和晋沁阳三县联合办事处,晋城牺盟会特派员丁文法任主任。转移的干部一面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主张,动员群众抗日到底,一面派人到政变地区联系未撤出人员及群众,组织不能存在的同志撤到高会、土岭一带。

一天,赵明和赵培心等数人到土岭去看望一些同志时,决死队独立营营长史景班留吃晚饭。第二天凌晨,司令部通知,紧急集合,到村外野地里待命。土岭方面枪声不断,派出的侦察人员回来说,土岭村被国民党中央军一个团包围,正在交火。天刚亮,一位青救会干部在凛冽的冷风中跑回来说丁文法抢了一挺机枪守在正房,封住了大门,与敌血战壮烈牺牲。不少同志被打死,一些同志跑出来,一些同志被俘走。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土岭事件”,顽固派把在山西多地发动的十二月事变推向高潮。

十二月事变后,晋豫区党委(即原晋豫地委)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晋城、沁水、阳城3个秘密县委,晋城秘密县委由史向生任书记,赵明任宣传部部长,马纪民任组织部部长。晋豫区党委书记要求秘密县委在白色恐怖下要以保存党的力量为主要任务,以公开职业作掩护,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联络事变后隐蔽下来的党员,开展党的活动。此后,赵明受组织指派回家中隐蔽。他时刻牢记党组织指示“精干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1940年3月间,地委派人到村里找到他,让他到离本村15里的南上矿村和部队集合。他几经辗转,夜路急行军奔袭,最终到达游击队和地委的驻地。

他去了住处才发现驻地是3间东房,周围都打满地铺,只有靠近门的地方有个空隙,他便把行李放在那里。这里是太行山顶的平顺山区,气候较冷,人民生活较苦,给养是玉米碴、盐水煮红豆,饮水都成问题。他们便到村外3里地找到一个脏水坑,又浑又臭,5人将就一碗水洗脸。赵明因每晚正对着门休息,西北风连着吹了几日便病了,高烧几天不吃不喝。组织决定送他到野战医院去治疗,被安排到村边半山坡上一个小窑洞里,服了阿司匹林,第八天出了汗才退热。

他病养好后返回区党委机关,时任晋豫区党委负责人聂真让他仍返晋城做隐蔽工作。他到招待所后,做临时支书,招待所接待的大都是各县地下工作人员,事情并不多,心中很着急。他后来又找了聂真几回,想要承担更重要的工作,随即被派到地委党校当教员,讲授党史课。

不久,他重新接到党组织派的任务,回家再一次隐蔽下来。当时,日军已占領晋城,公路沿线及较大村镇由国民党中央军顽敌占据,还有土匪的队伍,赵明隐蔽的村则是三方常到骚扰的地方,情况比较复杂。组织上有事,同志们有时到家里找他。赵明是个学生出身,这些同志多是劳动者出身,不免引起家中的怀疑,多有不便。为避免出事,他和同志们转移到一个小颜料铺开展地下工作。

1942年春,赵明的父亲在去河南做生意途中染病,不幸去世。赵明回家安葬父亲后,听邻居议论自己的身份,便明白自己已不能在家隐蔽下去了,连夜出走去找地委的同志。见到聂真后,他把自己的情况作了汇报,聂真让他到晋(城)北县委继续从事隐蔽工作。10月21日,太岳区党委与晋豫区党委合并,合并后仍称中共太岳区党委,薄一波任书记,聂真任副书记。在聂真的安排下,赵明到分属太岳二专区的晋北县委任宣传部部长,负责领导交通局和一、二区的工作,一区包括阳城县郭峪一带的沁水几个村。二区包括沁水湘峪、晋城东沟长河下游一带。

1945年5月,晋城县委成立后,赵明任宣传部部长。在此后的反奸反霸斗争中、贫雇农土地分配不公平问题调研中、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县委书记以上会议中,都活跃着赵明忙碌的身影。

在建设管理岗位上践行初心

1949年4月,赵明调任高平县委书记。在高平的近3年时间内,他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履职尽责,成效明显,从积极、严谨使用干部到解决土改中的遗留问题、从发展农业合作事业到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始终奔走在一线,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1951年12月,赵明任太原重型机器厂党总支副书记,后任宣传部部长。12月28日,赵明参加了太原市委召开的“三反”“五反”动员会。会后,由他分管“三反”工作。

厂里很多同志来自南方,有的不愿在北方工作。他认真细致地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座谈、谈心等形式,提高认识,解决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安心上岗。他积极支持筹建8栋宿舍,建立厂区车间,科研、生活区投入使用。

1953年3月,赵明到华北党校学习,主要学习马列著作、过渡时期总路线。通过学习,他的思想、理论方面都有新的收获。

1954年6月,赵明调鞍钢公司,先后任矿山公司经理、党委书记,鞍钢公司党委委员。他积极响应中央增产节约运动,提倡在宣传搞建设的过程中,少花钱、多办事、不浪费。1959年先后任酒泉钢铁公司党委委员、镜铁山矿党委书记兼矿长。酒钢处于甘肃嘉峪关下,交通不便,没专用车道,出行困难。再加上当地气候多样,生活条件差,镜矿资源有限,采矿设备及运输工具短缺,所以开发进程较为缓慢。后经过党委讨论,商定集中力量开发巷道,并在巷道内组织车间主任、工程技术人员、工段长、老工人等人员召开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赵明首先发言,幽默地说:“今天开个诸葛亮会,我们厂开挖工作进展迟缓,请大家出主意。”与会同志纷纷发言,提出分层作业、三班倒,领导要走在前头等,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行,商定在会后建立领导分工负责制,轮流到一线指挥,按专业、部门分工,协调多方,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上意见形成共识,开凿有了明显改观,一天掘进9米,月进270米,受到上级好评鼓励。除此以外,厂区的供水、供电、交通也都有改进。学校、医疗机构、文体活动、澡堂、食堂、商店等服务设施都有所改善。

1963年、1964年赵明先后任鞍钢东鞍矿党委书记、鞍钢铁东医院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84年12月离休,1987年去世。

赵明的一生,对党无限忠诚。战争年代,他在险恶环境下不畏艰险,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在和平年代,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 。

(责编 申世杰)

猜你喜欢

赵明晋城县委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马不停蹄找到你
秘 诀
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