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维”实践探索

2023-07-10侯君曾建发张晓琴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四维民族团结活动

侯君 曾建发 张晓琴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才培养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1年秋季开始承办新疆班,现有少数民族师生1800多人。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从“四个维度”开展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积极开展“三爱”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把“四史”学习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三爱”活动,潜移默化地培植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剧——《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开国大典》等作品;参观红色场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汉“二七”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先锋模范人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沈胜文等先进典型事迹;讲红色故事——“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少年毛泽东等故事演講比赛。引导学生体悟党的伟大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八个走进”实践活动,从关注个人发展层面:走进纪念馆、走进博物馆、走进科技馆;从关注社会发展层面:走进高校、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从关注生命发展层面: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光谷高科技公司、神龙汽车公司、黎黄陂路、武汉科技馆、武汉园博园、富家寨扶贫点、黄鹤楼、武汉大学等,了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开展反哺家乡活动。学校组织开展学习先进理念、参与家乡建设、互推文化交流、“疆湖儿女逐梦”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各民族师生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之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帮助指导在家乡工作的毕业生积极投入家乡建设,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劳动等,以先进的文化润疆,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鼓励在校新疆班学生暑期返乡期间到社区为低年级学生义务辅导学业,到社区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宣讲活动,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积极开展“三敬”活动,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学校把握集体主义精神的行为准则方向,积极倡导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开展“敬师敬长敬亲人”的“三敬”活动。

开展敬师敬业活动。学校进行了四大类(学习、身心、生活、关系)十六个方面的“特殊困难学生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特困生结对帮扶计划”“学优生奖学计划”“希望生提升计划”“十类进步生表彰计划”,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教师的敬业友爱、无私奉献情怀,引导学生尊师重教、勤奋上进、学有所成,培养为学校争光的集体主义情怀。

开展敬长敬老活动。学校通过开展“雪莲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开展清洁家园、交心谈心、文化交流、歌舞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学会关爱弱势群体、尊老敬老、奉献友爱。2019年端午节期间,社区老人吴秀珍为新疆班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100颗圣女果和70个荸荠,70代表伟大祖国的七十华诞,削了皮的荸荠洁白晶莹剔透,象征学生对祖国一片纯洁赤诚的爱,100代表“五四”运动100周年,鲜红的圣女果代表青年以火热的心、沸腾的血发扬“五四”爱国热情,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颗颗贴党心”的特别菜品,更是吴奶奶的爱生情怀和新疆班学生敬长敬老的最好写照。

开展敬亲尽孝活动。学校每月开展“三个一”孝亲活动——组织学生写一封家书、打一次电话、反馈一次学习和生活情况;寒暑假期间,陪父母或家人做一次晚餐、做一天家务、开展一次深度交流,培养学生家庭友爱、相互体恤、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情怀。

积极开展诚信活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

学校围绕“责信德育”主题,结合民族教育特点,开展诚信德育实践活动,弘扬奠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先进性和准则性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精神。

建立诚信考场。2013年,由新疆班全体学生签名申请,学校批准开设了“诚信考场”。学生说:“我们从家乡来到这里,就是要做到最优秀”“要用与学习有关的‘小行动展示自己,说到就要做到”。学校组织的考试均无人监考,但这些考场从未发现任何舞弊行为,学生做到了自我约束、诚信应考、相互监督。

开展诚信服务。学校积极引导新疆班学生懂感恩、会感恩,组建了“雪莲志愿服务队”,走进全国文明社区——百步亭社区,带领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邀请新疆“党徽大叔”到学校与学生交流分享经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帮助群众、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实施诚信上网。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学校组织新疆班学生利用学校微机室、电子信息长廊和智能手机在线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或查阅学习资料。为此,学校制定了《诚信上网公约》,引导新疆班学生积极发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作风。他们纷纷自觉签字并严格遵守,取得了遵规守纪、健康上网、文明聊天、拒绝网瘾的良好教育效果。

积极开展“石榴籽驿站”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校组建了“新疆部”,按照“118”(一团一委八部)的组织机构形式成立“石榴籽驿站”,作为各民族师生学习生活的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学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和团课,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聘请校内外专家共同开发民族团结校本课程,利用选修课、宣讲报告会普及民族团结知识;定期召开新疆班学生大会,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片,修建民族团结教育馆、文化墙,图文并茂地介绍民族政策和民族习俗,增强师生“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意识。

深入推进“三混”工作。学校以多种形式推进新疆学生混班教学工作,落实本地班和新疆班“班班结对”。学生自主选择班级、体音美等课程实行模块教学,自主选择校本课程以及混合住宿、混合就餐。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重要节日等契机开展“我在铁中过大年”“我们的中国梦”“我和国旗合个影”“诵中华经典、展国语魅力”等系列民族团结主题活动,通过音乐、小品、相声和舞蹈等多种活动加强各族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汇交融。

开展“代理家长制”活动。“代理家长制”活动是使每一位在校新疆班学生都有一位教师成为其代理家长。代理家长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打造温暖的家庭氛围;针对患病学生,给予亲情陪护,关爱生命健康;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法指导给予学业上的支持;针对人际关系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团队辅导。

组织“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远赴全疆各地市州感受区情社情民情,体会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访谈、走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先后与多个学生家庭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沟通。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增进了师生间、家校间的深入了解和深层交流,提升了教育效果。

学校三名学生分别被推选为“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最美中学生”;新疆班集体荣登“湖北工人先锋号”“荆楚楷模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工人先锋号”“湖北好人榜”“中国好人榜”;学校也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四维民族团结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民族团结之歌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