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我们的QC故事

2023-07-10张淼

企业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轧件辊道板坯

张淼

不知不觉,来已经泰钢三年,在这三年里,泰钢改变了我,让我内心更加沉稳,责任心提高了。我们的课题是从2020年开始的,那时候是我来的第二个年头,虽然工作一年多,但是无比幸运参与了粗轧QC课题活动中,并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2020年,是不锈钢建厂的第13年,我19年来到了这里,现在还记得刚来时的样子,对设备的不熟悉,对环境的陌生,和同事有着距离感,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工作的熟悉,师父的教导,同事的帮助,我渐渐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我们的粗轧QC小组成立于2008年的7月份。伴随着轧钢厂的成长,致力于解决粗轧轧制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生产顺行,提高产品质量。

在日常生产的排查确认过程中我们发现,2020年因中间板坯叩翘头造成设备故障误时1260分钟,更换螺杆24根,夹头16个,边板2块,废钢两支,给设备造成了较大的隐患,因缺陷M形裂纹多切除30.81吨,影响我们的成材率。

厂部给我们下达了相应的指令,尽快成立攻关小组,用最短的时间解决粗轧板坯轧制叩、翘头问题,叩翘率小于5%,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我们就在2021年正式开始攻关这个课题。

此次活动,我们将目标设定为叩翘率小于5%,并对这个目标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由历史数据发现,2020年9月份,发生叩、翘头发生占比为5.2%,与目标值接近,说明经过努力,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我们统计发现2020年轧制不稳定因素造成板坯叩翘头的占比为74.93%,是造成板坯叩翘头的主要症结。当时我们在想,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症结板坯轧制不稳定可以有效解决60%;小组成员经过统计,发现制约板坯轧制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轧制不稳定,占所有影响因素的74.93%,如果能保持轧制稳定,则板坯叩、翘头发生率可以达到= 5.9%-5.9%×74.93%×60%=3.25%≤5.0%(目标值),考虑到因素的不确定性,小组把目标设定为5.0%是可行的。

我们的目标可行后,我们根据生产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对可能影响我生产的末端因素进行了逐条的分析,最终我们确认了六条主要因素:

1、轧制线标高的影响

2、来料板坯上下表面温度差

3、道次压下量和压下率

4、上下辊速度差

5、轧辊水、除鳞水水量

6、两台加热炉加热温度存在偏差

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跟踪实施情况。

1、轧制线标高的影响

小组成员通过测量现场辊道磨损数据,提报设备科,利用3月28日检修时间,对粗轧机机后磨损严重的辊道进行了更换,调整轧制线标高与辊道标高一致。

2、改善来料板坯上下表面温度差

调整加热炉板坯加热工艺,达到对板坯上下表面温度的有效控制,加热炉出炉板坯下表面温度高于上表面温度(按工艺要求通常高约 20℃左右),以抵消粗轧区输送辊道冷却水对板坯下表面温度的影响。

3、优化道次压下量和压下率

4、通过“雪橇控制”功能优化上下辊速度差

“雪橇控制”功能,是由粗轧操作工根据中间坯轧制实际叩翘头情况,调整轧件咬入头部 80cm 上下工作辊速度,修改咬钢时上下工作辊速比和轧件头部变形长度的变量,目的就是解决轧制过程中的“翘叩头”现象。通过现场验证,当轧件厚度约大于80mm,压下率均为 20%~32%时,通过改变上、下轧辊速比,轧件有向低速辊方向弯曲的趋势,操作工通过调整雪橇值,叩翘头改善明显,但随着轧件厚度的減薄,该趋势逐渐减弱。

5、控制轧辊水、除鳞水水量

(1)通过增加压缩空气侧喷,降低因机架除鳞水辊道冷却水等外漏造成的板坯上表面温降。

(2)优化立辊、平辊切水效果,在轧辊的切水板上安装橡胶皮,减小板坯上表面温降。

6、减小两台加热炉加热温度存在的偏差

通过现场测量两台加热炉温度存在偏差,2#加热炉温度高于1#加热炉。

(1)1#加热炉存在叩头现象,加热能力较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1#炉采用加热温度上限控制。

(2)校准两台加热炉温度偏差,减小两台加热炉加热温度差;

(3)需要操作工不断总结,摸索出不同钢种、不同规格上下表面温度差与轧制叩翘头之间的规律。

对策实施后我们对我们的成果进行了检查,对21年3—5月份的生产进行了统计这三个月的生产中,有644支钢出现叩翘头现象,其中4月份、5月份完成5%的目标,M形裂纹还有少量出现。

我们对我们对策实施后效益进行了统计:

1、同比2020年少废钢50吨,M型裂纹少切除22吨。

按每吨差价3400元计算,72×3400=244800元

2、同比2020年少误时1260分钟

按每分钟损失经济效益计算,1260×290=365400元

效益总计: 244800元+365400元=610200元

针对此次活动的进行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巩固措施:

1、优化加热炉加热工艺,控制上下表面温差≤20℃。1#加热炉按上限控制,2#加热炉按下限控制,两台加热炉温差控制在10℃以内。

2、粗轧操作工及时调整轧件叩、翘头现象,第一道次责任属于加热炉,其余道次责任属于粗轧操作工,粗轧、加热做好联系沟通。

3、机架不除鳞道次预充水自动关闭;轧制不锈钢时立辊冷却水关小;中间辊道增加保温罩;更换粗轧工作辊时,前后导卫加羊毛毡。

4、制定粗轧工作辊道、立辊机架辊、平辊机架辊合理的定修周期,保证磨损辊道成组更换,保证辊道辊面和工作辊轧制线标高一致。

巩固措施实施后我们对6—8月份的生产进行了统计发现叩、翘头率为2.7%,M形裂纹基本杜绝,活动巩固措施是持续有效的。

活动做到这一步,我们的活动就要接近尾声了,针对此次活动我们做了简要的总结: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完成了轧制过程中叩、翘头小于5%的目标,提高了经济效益。小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QC工具运用更加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生产也更加顺行。

活动结束后,接下来我们打算集中解决粗轧板柸轧制过程中异物压入问题,此问题作为制约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有待解决。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收集数据,发现规律,前后协调,各处合作,协同作战,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产,一切都是为了生产更加顺利,结果是圆满的,过程是辛苦的。取得成功的我们,更应该注意杜绝同类问题的再出现,同样的“病症”我们已经有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不会再让它反复出现,为以后的生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相信泰钢不锈只会越来越好。

2021年,我有幸能成为我们的课题发布人,代表我们小组参加厂部组织的QC课题发布会,改了无数遍PPT,只想把我们最好的成果展示给大家,有时更是改到深夜。参加课题发布的共有12个课题,各个准备充分、汇报精彩,终于轮到我的时候,还是免不了紧张,但是一想到小组成员们为了攻关课题能够顺利开展而累到满身大汗、瘫坐在地上的样子,我努力保持冷静,保持嗓音洪亮,带动气氛,努力把课题发布到最好,不辜负成员们对我的期望。最终我们以微弱的分数优势险胜第一名,没辜负这段时间的准备,也没辜负同事们的期望。

2022年6月份,代表公司参加济南市的课题发布会,我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出去学习,但是看到其他企业的课题的时候,忍不住为他们鼓掌,他们做的确实优秀,这次经历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真正跳出井口的青蛙才知道天空有多大,翱翔于天空的雄鹰,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QC课题攻关道路上,我一定认真扎实前进,为建设新泰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轧件辊道板坯
孔型参数对热连轧优特圆钢质量影响的数值分析
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在线调宽技术的应用
mini轧机轧制AISI1015钢轧件温升和应变的有限元模拟
浅析轧件在开坯机孔型中稳定性控制
异步凸度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坯损伤抑制分析
西门子整流回馈单元在辊道电机上的应用
热轧中间辊道冷却方式的优化
宽体辊道窑预热带蓄热结构数值模拟
连铸板坯质量在线诊断系统的应用
中厚板精轧机辊道控制方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