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媒体演进的历史探析
2023-07-10肖璐
肖璐
作为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事物,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由任占文所著的《中国原生新媒体演进:基于技术创新的历史观察》从技术架构与形态演变两个维度入手,梳理中国原生新媒体底层基础机构、中层操作平台、顶层应用形态的变化演进,以期厘清中国原生新媒体演进的历程,阐明中国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各类新媒体演进发展带来的影响。
技术创新与新媒体变革息息相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行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等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为媒体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应用,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以提升用戶体验和内容呈现方式。然而,技术创新也可能会遏制媒体创新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媒体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数字媒体的普及导致了传统媒体的销售额和收视率下降,一些传统媒体可能难以适应数字化的转型,甚至被淘汰。
资本运作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书中指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通过投资、融资等手段,促进了技术创新发展,也间接改变了媒体架构。首先,资本运作为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帮助企业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例如,在生物科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资本市场的投资加持能够帮助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的速度。其次,资本运作也推动了技术扩散的发展。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跨国资本流动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以及市场扩散。跨国企业通过在不同国家的投资和并购,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到新的市场,推动了技术扩散,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媒体也在不断交流,借鉴了彼此的观点和思想。最后,资本运作还为技术创新和扩散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管理支持,而媒体则是创新扩散的重要信息渠道。通过收购、兼并和重组等方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从而更好地实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从历史变革的视角看我国媒体的发展历程。本书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对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首先,来自前苏联和美国的影响是中国媒体发展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前苏联是我国媒体的主要合作伙伴,对中国媒体的组织体系、业务范畴和宣传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媒体受美国媒体实践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并开始借鉴和学习美国媒体的管理方式、新闻报道手法和商业模式等。其次,国有企业开始主导互联网基础架构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主导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国有企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化发展。最后,互联网企业推动互联网内容服务是中国媒体发展历程中的最新阶段,自200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内容服务的发展。中国互联网企业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内容服务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从硬件到软件等多角度嵌入现代生活。本书回顾了新媒体的形态创新过程,并指出无论是作为技术设施还是作为社会景观的一部分,新媒体都已经嵌入了现代生活。首先,作为几乎全民普及的智能手机,是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基础。它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也成了媒体发布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一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媒体和新型业态。其次,商业媒体在中国媒体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微博、抖音、快手等是大量企业推广品牌和宣传的重要平台,商业媒体的崛起和发展,加速了资本的不断流入。最后,作为即时通信的微信,也是中国媒体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微信作为一款智能手机应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软件之一,其不仅提供了即时通信、社交网络和移动支付等功能,还成了媒体传播信息和服务用户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功能,不仅成为媒体和企业宣传推广的重要平台,也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作者单位 文山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编辑: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