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2023-07-10龚梦雪

中国市场 2023年16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美丽乡村

摘 要: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升级,也是金融系统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指导方针。绿色发展是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绿色金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途径。湖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农村发展道路。长兴县作为湖州市下辖县之一,在县委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关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文章以长兴县为例,走访长兴县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并以2016—2021年度长兴县入选浙江省美丽乡村名单的八个县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从受访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反映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总结长兴县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经验,为全国范围内的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的方法提供参考;并针对绿色金融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美丽乡村;创新经验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6-0067-05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6.067

1 研究背景与价值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乡村建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丽乡村”在2005年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被提出,其内涵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为贯彻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部署,农业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鼓励全国有重点、有模式、有内容地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同时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地区差异等生态问题的产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被提出,2016年9月,在中国的倡议下,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正式成立,强调了“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将“绿色金融”写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为推进绿色发展举措。

本次调研选取地区为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也是美丽乡村的发源地。长兴县深入实施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逐步建成了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風尚美、改革引领发展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全县15个乡镇(含街道),自2016年开展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全县共完成创建25个省级示范乡镇(如表1所示),连续两年在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第一,并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评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绿色金融的资金加码。在湖州市和长兴县两级人民银行的推动下,长兴县联合大、中、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加速推进绿色金融改革,金融支持向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等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倾斜。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双重推动下,长兴县每年对美丽乡村投入资金约2.3亿元,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信贷供给渠道,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改革,为我国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发展提供可靠的经验模式借鉴。

基于上述背景,文章选取长兴县作为绿色金融与美丽乡村相结合的案例进行调查,走访人民银行、金融办等监管部门,及银行、乡村等地,通过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访谈和对相关人员的走访和调研,重点研究长兴县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总结和探索出可供推广借鉴的、时代特色鲜明的中国美丽乡村创新道路;同时发现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的对策建议。

1.2 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1.2.1 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金融需求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人力资本、财力资本都集中在城市沉淀,导致农村资本缺乏严重,经济发展滞后。乡村振兴是国家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举措,美丽乡村又是乡村振兴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需要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更需要资本要素作为保障。而有限的政府财政投入远不足以填补生态建设需要的巨大资金缺口,因此,需要联合金融机构的力量让商业金融资本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1.2.2 绿色金融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绿色金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投融资活动,是为支持绿色项目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意味着基于政府政策导向,将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加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领域,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绿色金融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资源,美丽乡村建设能促进绿色金融更好发展。美丽乡村关键致力于兴旺乡村产业、呈现乡村美丽面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三农”问题。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从过度消耗到向节能减排转变,需要绿色金融的引导、支持和鼓励。美丽乡村建设既能给绿色金融发展提供需求保证,又能促进绿色金融的良性发展。

2 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调查数据分析

2.1 长兴县美丽乡村发展情况

长兴县是湖州市下辖的三县之一,9镇25乡,450个行政村,36个居民社区。长兴县以新能源、特色机电产业为支柱产业,占工业经济总产值的70%。2010年,长兴县委、县政府根据浙江省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做出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规划。自2010年开始,长兴县有计划地对美丽乡村进行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生态建设,“全域全面”将村庄产业发展、村庄绿化、文化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纳入规划。目前,长兴县已经完成了一百多个乡村的改造工作,道路改造已达1000多千米,对已废弃的危桥、河道等进行了深入整治,建立和完善了污水处理系统。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长兴县被评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获得20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激励,是浙江省唯一获得该项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县(市、区)。

2.2 调研内容和数据收集

2.2.1 调研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为探究绿色金融如何支持美丽乡村,调研内容分两个方面:绿色金融和美丽乡村。绿色金融部分主要调查长兴县金融办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的渠道、工具、做法,以及长兴县居民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和使用;美丽乡村部分主要以浙江省出台的美丽乡村的建设规范和认定方法为参考,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村民对村容村貌、公共设施、人文环境、生产生活、医疗保障等各方面的感受和满意度。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①长兴县政府金融办对绿色金融的支持;②银行业对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的政策、资金投入及成效;③居民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和评价;④居民对美丽乡村的感受和评价。

2.2.2 数据收集方法

基于长兴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长兴县委、县政府主要以“发展产业发展型、文化特色型、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型”四大模式来建设美丽乡村。文章采取“8+X”的模式进行样本抽取。一是,采取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法,即在公开数据显示已经改造成功的109个村中,选取长兴县四大建设模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八个村庄(画溪街道三新村,小浦镇方岩村,夹浦镇丁新村,水口乡顾渚村,李家巷镇刘家渡村,李家巷镇石泉村,林城镇北汤村,吕山乡雁陶村)進行实地调研;二是,随机抽取其余村庄进行网络问卷的覆盖。共发放问卷427份,实际收回420份,有效问卷408份。

2.3 长兴县绿色金融调查数据与分析

2.3.1 样本情况描述

(1)受访者的年龄分布。调研对象年龄分布如下:20岁以下占18.50%,20~30岁占20.83%,30~40岁占34.50%,40岁以上占26.17%。

(2)受访者学历分布。受调查人员学历程度呈阶梯状分布,其中本科学历人数最多,占40.33%,其次是专科和硕士。长兴县受访者较高的学历有利于反映绿色金融、美丽乡村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认知和理解,利于研究。

(3)受访者职业分布。受访者来自各行业,金融行业、公务员、企业员工占比最高,各占15%以上,学生、科教人员、企业管理层、个体工商户都有一定比例的覆盖。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出发点和感受不同,行业覆盖广有利于客观地反映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的真实感受。

(4)受访者税前年收入。40.44%的受访者年报告收入5万~7万元,3万~5万元的占31.62%,近一半的人年收入较上年增长1%~10%,21.57%的人增长10%以上。受访者表示其中最大一部分来自经营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表明长兴县靠产业经营收入带动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增产增收成效显著。

2.3.2 关于绿色金融的调查与分析

(1)对“绿色金融”理念的认识。有38%的人对绿色金融有过了解,非常了解的人占12%,有半数左右的人不太了解或没有听说过。在长兴县的受访者中,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率不够,这说明长兴县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人员具备绿色金融意识,可以利用绿色发展的理念来调整组织目标,进行绿色融资发展。

(2)对绿色贷款的了解和使用。近30%的人表示对绿色贷款非常关注,36%的人比较关注,一般和不关注的受访者比例低。绿色贷款使用方面,59.8%的受访者使用过绿色贷款,说明长兴县绿色贷款的发放比率较高,覆盖面广,侧面表明有近六成的受访者在绿色领域从事生产经营。

(3)绿色金融对美丽乡村的作用认知。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普及绿色金融知识促进美丽乡村发展很有必要或有必要,意识强烈的受访者占三成以上,仍有2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作用不大或者没有必要,其中包括对绿色金融理念不了解的受访者。表明居民对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持积极态度。

(4)环保消费意识。普通居民的环保多为环保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从调查数据来看,居民环保消费意识很强,非常注重环保的比例为41%,比较看重的比例为50%,有10%的居民表示不看重环保。表明大多数居民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或略贵条件下选择购买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商品,愿意在消费过程中降低碳排放量,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抑制变暖。

(5)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居民认为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滥砍森林、水土流失、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等问题,其中认为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的人占75%,因空气和水环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居民也意识到了其他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的影响。

(6)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行为。77%的居民认为环保责任在政府,政府应该首先采取环保行动,其次是个人,认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应为环保负责的受访者分别占40%和31%,表明居民认为社会各界人士,无论所在行业,人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采取行动。80%以上的居民表示愿意尽量购买环保产品,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时表示愿意号召亲友提高环保意识。表明长兴县居民环保意识和意愿较强,愿意为解决当前环保问题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7)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认识。受访者对美丽乡村建设所需资金来源途径做了排序,受访者认为大部分资金应来源于银行贷款,排在第一,占32.25%;其次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占28.92%;社会资金和自有资金的出资比例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分别占18.63%和13.48%。

2.3.3 关于美丽乡村的调查与分析

(1)美丽乡村村容村貌。美丽乡村的美主要体现在美丽的村容村貌,崭新的生活习惯和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95%的受访者表示家门口的道路住宅外的路面为水泥路或柏油路,表明基本上完成了村庄道路改造,路面平整,边沟通畅,无障碍,养护良好。

(2)使用的炊事用能源。55%的受访者表示家里炊事用的能源使用了天然气,21%的受访者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使用电磁炉的占10%,使用煤球锅炉的占13%。表明新能源的使用比较普及,减少了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等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

(3)美丽乡村生活水源。从使用的水源调查来看,91%的受访者使用自来水作为生活水源,仍有少量使用深井水或自己打井水。打井水不仅容易污染地下水源,还会形成底下漏斗导致地陷。

(4)厕所构造。厕所是乡村治理的改造重点之一,环保的厕所是对城市便利性的优化方式。经过几年的治理,94%的受访者表示家里使用了水冲式厕所,极少数居民仍使用旱厕或简易厕所,并于近期计划改造。

(5)生活垃圾处理。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村有建公共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堆放池和垃圾收集桶,7%的受访者所在的村有垃圾转运,62%和30%的居民表示他们乡村采用焚烧和填埋方式处理垃圾,长兴县对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0%以上。

(6)环境满意度。受访者对本村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非常满意的占41%,满意的占55%,表明大部分居民对环境感到舒适,少部分不满意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娱乐场所的不足上。

(7)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31%的受访者认为一是要提高资金投入,25%的受访者认为要优化居住环境,二是培育新型产业和提高农民素质,各维度比例相差不大,表明总体上,受访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比较全面。当提及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受访者表示科学规划最重要,占29%,资金保障、政策制定、村民的坚持都同样重要。

(8)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受访者最担心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排在前三的是出现豆腐渣工程、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以及自筹资金比例过高导致的巨大资金风险,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只是口号,担心最后成为政绩或形象工程。表明居民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有更高的预期。

(9)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居民认为在一些基础设施中,便民超市最为重要,表明了居民消费能力强,污水处理设施排第二,影响交通出行的公交站占比30.64%,受访者对作为娱乐生活设施的健身活动场地也有一定比例的要求,表明人民对优越生活的标准在提高。

(10)对农村医疗的满意度。大部分受访者对农村医疗表示总体满意,尤其对就医方便程度、医疗设备、药品价格和医疗保障方面较为满意。通过访谈,了解到居民对农村医疗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药品报销覆盖范围,以及对医疗人员技术水平的评价较低。

(11)养老服务建设。73.7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的乡镇有敬老院,1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4.9%的受访者表示有其他类型的养老服务,如社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志愿者服务、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形式。总体来说,受访者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12)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35.54%的受访者认为所在村在植被保护方面所做的改善最大。其次是污水治理和空气治理,河流整治成效也较为明显。作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考核优秀县的地区,以受访者的切身感受来看,长兴县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2.3.4 小结

文章通过实地考察,与长兴县政府金融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访谈,以及对八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从对长兴县的实地考察来看,长兴各村道路整洁宽阔,户户创业,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各村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亮点模式,发展模式独具体系。对长兴居民的调查问卷显示,长兴居民对于所居住的乡村的村容村貌、生活环境、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人民生活幸福度得到快速提高,自豪感增强。劳动力增加,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上升,经济稳步增长。

(2)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长兴有发展经验。首先,政府政策总体布局。从2017年开始,长兴县政府连续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绿色金融的实施和美丽乡村的发展,支持金融业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支付、绿色消费方面的引导,全力督促增加绿色金融供给,鼓励产品创新。包括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渔业及畜牧业等行业出台整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在政府层面大力释放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信号。其次,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并完善信贷退出机制;从绿色产品、绿色科技、绿色智造、绿色支付、绿色服务等多方面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建立绿色金融信用体系,建立与环保、公安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共享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规记录、安全生产等信用信息,优化金融服务,为低成本创业之乡和高品质生活之乡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3)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具体体现在绿色金融供给依然不足,原因在于绿色金融贷款缺乏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绿色信贷考核机制和风险机制不完善、绿色金融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同时,村民对于绿色金融支持便民中心建设、污水处理、绿色养老等都有更进一步的需求。

3 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现存的问题

(1)现有绿色金融供给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上文调研发现目前绿色金融资金来源中,金融机构给予的比例为32.35%。调研发现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虽然按照政策指引,都對“三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扶持,但其重点在城市,在乡镇一级的融资,农商行、农信社挑起了支农支小的重担。小型银行人力资源和资金规模有限,难以支撑美丽乡村未来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

(2)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影响绿色金融落地。通过调查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供给不足原因时发现农村“逃废债”现象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问题,严重影响金融机构贷款的审核和发放。小企业经营数据和信用数据缺失,信息不真实、不对称,获取成本高,虚假骗贷的现象增加了绿色贷款坏账风险。

(3)绿色金融业务和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大多金融机构按要求成立了绿色金融专营部门,但金融机构内部绿色信贷管理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业务支撑机制、监管机制、考核体系等有待强化,防范金融风险,防止绿色信贷资金流入其他非绿色领域。

(4)绿色金融理念和业务宣传力度不够大。上文调研显示有38%的人對绿色金融有过了解,非常了解的人占12%,分别有27.21%和22.55%的人不太了解或没有听说过。虽然近30%的人表示对绿色贷款非常关注,36%的人比较关注,但是这部分关注人群的转化率也不高。因此,离绿色金融的普及和推广要求有一定差距。

4 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的对策建议

4.1 绿色信贷推动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宜居”要求,打造农村成为“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美丽乡村,绿色信贷为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生态化提供资金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美丽经济”。绿色信贷也要向居民关注的便民中心、污水处理、绿色养老等领域倾斜。

4.2 描绘农村客户画像,各行构建征信体系

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尚未建成的问题,可以对村庄实现网格化管理,收集村民基础信息,定点走访了解村民实际情况,结合数字化手段对农村客户进行客户画像勾勒,给予个人客户星级认定、企业客户行业划分等,各行构建客户群体征信体系。

4.3 绿色融资支持绿色项目

针对目前银行绿色金融信贷供给有限的问题,可以撮合债券、理财、信托、基金等各类业务与绿色的结合,打好传统信贷业务和新兴投行业务的组合拳,通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双项并举,提升金融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多渠道地满足绿色主体的融资需求。

4.4 绿色金融宣传力度加强

对绿色金融口径、内涵、产品以及其与美丽乡村的结合在乡村的告示牌、LED屏幕以及微信群里加大推广宣传,让供给与需求能够有效对接,让绿色金融的信息更加对称。

参考文献:

[1]应晓春.美丽乡村建设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8(18):36-37.

[2]杨世伟.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5):17-25.

[3]蔡颖萍,周克,杨平.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成效探析——基于浙江省长兴县的调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20-23.

[4]姚景超,何文虎,王永锋,等.绿色金融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定位,逻辑及模式研究[J].西部金融,2017(11):44-50.

[5]张建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及选择[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3):1-5.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基金项目“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理论、机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NDJC333YBM);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团队”(项目编号:2021XS06)。

[作者简介]龚梦雪(1988—),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美丽乡村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