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2023-07-10郭昭赵海霞杨颖萱
郭昭 赵海霞 杨颖萱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范围内具有典型样本意义的现代化形态,其在引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为全人类的共同进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应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码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鲜有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基于此,以CNKI数据库中“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875篇CSSCI期刊论文作为基础数据源,借助知识计量软件CiteSpace相应分析功能,可视化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概貌、梳理其聚焦的核心议题、探测其潜在的研究热点,以期为其后续研究的持续深化提供智力参考。研究发现,CSSCI期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始于1998年,且发文量在2021年后出现迅速增长。合作网络分析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作者间、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趋势整体偏弱。进一步的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表明,既有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本质内涵、探索历程、鲜明特色、显著优势、世界意义、实践方略六个方面。后续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持续深入,需要在拓建宏观研究的同时深化微观分析。同时,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增强研究议题设置的前瞻性,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展;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06-0064-0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06.005
自人类迈入工业革命后,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作为伴随科学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动方式,现代化深刻地影响了世界。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在坚船利炮的屈辱中被迫卷入现代化浪潮,中华民族正是在救亡图存中开启自身探索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的。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强有力的依靠力量,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屡屡受挫,反复被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所打断,国家落后挨打的悲惨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变。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坚强核心,引领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由此翻开了崭新历史篇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实现工业化”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构想,再到新时代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实现现代化光辉愿景的决心和意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地阐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建构了更加立体、丰富、综合的现代化的阐释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现代化学术性讨论的边界。目前,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业已十分丰富,然而,从整体上看,以知识发展与趋势演进的角度对此前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的文献尚不多见,不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状况和其后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基于此,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的分析功能,从文献产出的年度分布、科研合作、代表性文献、主题脉络、前沿热点、未来趋势等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挖掘,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深入走向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流程
知识图谱是以计算機技术为辅助,综合运用语义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对标准化的文献信息的可视化呈现。高质量的数据源是保证知识图谱可视化结果信效度的重要基础,包含了文献收集、文献筛选、数据格式化及运算、结果生成等步骤,能对科学知识进行多层次挖掘。
(一)数据来源
鉴于文献计量分析对数据本身的净度有较高要求,遵循优质数据来源生成可靠分析结果的基本定律。为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采用了数据更新速度快、文献题录收集完整的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为保证检索结果的代表性和精准性,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功能,选择篇名精准匹配的检索方式,以“中国+现代化”作为检索词,检索类型选择期刊论文,同时将检索的范围限定在CSSCI期刊(含扩展版),检索时间为2023年3月23日。此外,为保证数据样本获取的完整性,未对文献的前置年限进行限定。初步检索得到数据记录892条,进一步利用人工筛选方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剔除了稿约、会议通知、书评等非学术文献后,最终获得875条有效数据。使用CNKI的文献导出功能,将其以Referworks格式导出,以此作为研究的数据源。
(二)分析工具
利用国际知名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研发的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版本号6.6.R3 advanced)进行分析。这一软件的突出优势在于导入格式化处理的数据后,能够进行快速运算,并对生成的知识图谱进行丰富的着色,增强信息的识别效率,降低数据理解的复杂度,便于对结果进行解释,因而能够全面呈现科学研究领域的信息全景,极大地方便了研究热点的挖掘和研究趋势的评估,因而被学者们广泛使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可视化工具之一。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首先,对获取的数据样本进行初步统计处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产出的时间分布;其次,利用CiteSpace的网络共现功能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状况,识别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力量;再次,使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算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题谱系进行可视化呈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题线索。最后,借助CiteSpace的突显词分析功能识别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前沿热点,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
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
在知识计量领域,文献的外部特征包含发文量及其趋势、科研合作状况、代表性文献。其中发文量的数量及其变化反映研究主题所处的研究阶段,科研合作主要反映学术共同体的发育状况,代表性文献则是某一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知识基础。由此,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把握。
(一)发文量趋势分析
文献发表数量的年度變化能够直观反映研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学术界对该研究领域相关论题的关注程度,在判断某一领域研究成熟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一般说来,文献数量的上升,预示着该研究领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阶段。对经过精炼后的文献数据依据年份进行分组,并将其呈现在二维坐标系中,绘制中国式现代化年度发文量变化趋势图,直观显示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年份受到的关注程度,并根据趋势线评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的数量的总体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发轫于1998年,但在1998—2020年这22年间,每年发表的CSSCI论文均在5篇以下,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发文量为零的状况,整体上这一阶段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文量偏少,国内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有限。2021年,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CSSCI论文数量首度达到两位数,共69篇,次年便迅猛增长至504篇,增加约7.3倍,2023年内的发文量已经接近300篇。从线性预测的趋势线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仍处在成长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之所以会在2021年后出现猛增,是因为2021年中国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这一年,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现代化征程上迈出全新步伐,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新历史时期。走出了一条极具主动性、创造性的国家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形成一个更具解释力、说服力的现代化架构,冲破了西方世界长期对现代化的解释权和定义权,为人类社会谋求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全新典范,进而为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
(二)研究力量分布
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有助于学术研究的集成创新,促进学科体系走向成熟。从中观和微观角度,科研合作包括机构合作和作者合作两个层次[1]。对CiteSpace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时间切片设为1,节点类型分别选择author和institute,阈值设置为TOP30%,运行软件,绘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作者间合作网络图谱(图2)和机构间合作网络图谱(图3)以识别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干研究力量。图谱中节点字体大小和其文献产出数量成正比,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主体之间存在的合作关系。图谱中网络密度值则表明合作的强度,其值越大,说明合作的趋势越明显。
由图2图、3可以看出,无论是就作者间的合作状况还是机构间的合作状况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合作仍然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征,二者的网络密度值分别仅为0.004 7和0.010 8。从具体情况来看,学者任保平、张占斌、刘伟、辛向阳、王岩、董慧、陈金龙等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高产学者采用和他人合作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作者间合作的网络聚合度仍然较低。根据文献计量学普莱斯定律对核心作者的确定方法,此领域发文量超过3就可以被视作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经过后台统计,仅有17位学者满足这一要求,占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学者群规模群的1.6%,说明大多数学者对这一论题关注的持续度不够。就机构间合作状况而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优势突出,发文量均超过两位数。既有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合作关系多是同一机构内的二级部门之间的合作,上海和北京地区的若干高校之间形成了较为密集的跨区域学术合作关系。从网络整体密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高被引文献
在文献计量学中,引用率被视为科技文献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某一文献被引用意味其自身的知识单元由游离状态转入组合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关系[2]。也是科学研究的积累性、连续性特征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某一领域内高被引文献的挖掘和分析,能够快速获得其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某一文献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其信息的流动性越强,因而对学术的影响力就越大。因此,高被引论文也被称为代表性论文。表1列出了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3的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的详细信息。
综合表1的被引量和下载量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多发表在综合类的学术期刊上,其中不乏《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管理世界》等顶级学术刊物。同时,也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被高频引用,而且具有较高的传播指数,下载量均在3 000以上,充分说明其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成果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题透析
进行信息可视化的重要目的是将不可见或难以直接显示的数据转化为可感知的图形、颜色、纹理等,其核心任务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聚类,引导用户从可视化结果推出有效信息,降低数据理解的复杂度,使得数据分析的效率得以提高。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文献计量领域,关键词被视作文献主题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关键词的词频统计能够直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所在。但是,其在揭示某个点在整个知识领域内的影响力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关键词共现网络展示的是趋势形成后的焦点,因而在识别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在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后(时间切片slice值为1,剪裁方式选择最小生成树和寻径算法),借助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功能,绘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经由Vosviwer转化为关键词共现热力图谱(图4),辅助识别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主题。在关键词共现热力图谱中,节点所处的颜色冷暖和其出现的频次紧密相关,某一关键词频率越高,其越接近中心的暖色。表2列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出现频次前15的关键词及其中心性指标。
由图4和表2不难看出,除去“现代化”这一关键词之外,若干关键词如“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二十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唯物史观”“创新驱动”呈现出“双高”(高频次、高中心性)的属性,说明这些关键词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并且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其他关键词形成了更多的连接通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信息中枢,是学者们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照点。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与关键词共现直观表现关键词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聚类分析更能体现知识生产的结构化特征,其是将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同质的群组的统计分析技术。具体过程为将表意性较强、区分度高的关键词从共现网络中抽出作为标签节点,并把联系密切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3],实质是对共现网络进行模块化处理。关键词聚类分析在揭示所在领域主题的结构化特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关键词共现之后,对CiteSpace的参数进行重新设置,分析阈值设为前30%,时间切片设为1,选择LLR算法,生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图5),为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知识结构提供参考。
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主要依靠聚类序号判断聚类规模的大小,聚类序号越小,包含的关键词数目越多。Q值和S值则是评估聚类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前者表示聚类的结构化水平,后者表示聚类内部的一致性水平),一般认为当Q值大于0.3,S值大于0.7时,相应的聚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图中Q值为0.858 6,S值为0.907 1,说明聚类分析的结构性显著且结构内部一致性较强。从子主题来看,现代化聚类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占据了最大规模。其次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逻辑、世界意义、现代性、生态文明、创新等,这些研究领域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重要的知识基础。
(三)研究热点透析
结合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基于对应聚类号中代表性的文献阅读,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题线索。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在现代化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原创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核心概念[4]。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首要的就是要對其本质内涵进行把握。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学者们普遍从社会制度角度出发,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郭台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不同于西方原初意义上的“现代化”命题,其本身是一种现代性反思的自我意识[5]。还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中国式现代化界定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进行的全方位实践探索[6]。亦有学者立足于目标角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路径。除此之外,学者们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路径也进行了深刻思考,如蒋万胜提出要从现代化的核心指向出发,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清晰的思路[7]。任剑涛认为应该结合现代化的自身的规范性含义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8]。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历了复杂的演进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的进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研究者普遍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在时间起点上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表明中国的现代化摆脱了单纯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被动状态,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得以正式开启。吕瑶将百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历程分为建国、兴国、富国、强国四个阶段[9]。陈金龙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努力,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于全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远谋划和战略擘画[10]。杜玉华、王晓真系统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转向,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由外源拉动型向自觉内生型、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由单一低度现代化向全面高度现代化的深刻转变[11]。张慧莹深刻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动力源,对不同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在动力机制上的不同特征进行了细致探讨[12]。张亚光、毕悦将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的历程划分为历史自觉和道路选择、实践自觉和体系建设、话语自觉和制度革新三个阶段,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实现了水平上从低位追赶到高位引领、路径上从先破后立到破立并举,方法上由局部管理到系统治理的历史性超越[13]。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4]。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便成了学者们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时关注的重要学术议题。学者们多是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特色的阐述展开分析。关于人口规模巨大,穆光宗、侯梦舜等学者在对巨大的人口规模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机遇、优势、风险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式现代化人口条件的策略[15]。还有学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覆盖人口规模巨大,是现代化萌生以来未曾出现的重大课题[16],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异常艰巨性和复杂性[17]。关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共同富裕具有系统性、创造性、共享性、可持续性,是共建富裕、共享富裕、共生富裕的有机统一[18]。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郝立新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19]。此外,亦有学者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20]。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李湖认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伟大变革的鲜明特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21]。还有学者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凝练为有机的生命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产力理论方面都有拓展和创新[22],体现了以人类为目标的价值胸怀。关于和平发展,有学者指出中国这一超大规模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本身就是当代国际关系最重大的事件,其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历史命运有着紧密的关联[23]。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学者们一致认为,相较于世界上既有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特征,还展现出诸多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显著优势的分析,学者们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析维度:一是有先进科学的指导理论,指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推进和不断升华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24];二是强有力的领导力量,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党能力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党的领导能够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三是追求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布局日臻科学完备,跨越了片面发展的藩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25];四是扎根实际国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从本国国情出发,立足本国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内涵、中国气度、中国风范[26];五是价值立场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真心实意的拥护[27];六是新型举国体制,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的社会支持协同网络,建设更为完善的创新体系[28];七是开放包容的胸怀,承认和尊重多样化、多元化,体现天下文明精神,展现天下责任担当[29]。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学界普遍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为完善的路径,因而不仅具有民族意义,也对世界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现代化故事,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本身就是人类亘古未有的壮举。其本身就佐证了一种现实的成功。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讨论主要基于三個维度:一是超越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其从事实层面印证了现代化的多元性,展现出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克服了西方现代化中的利益固化和思维极化等弊病,在理论、实践和对比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30];二是借鉴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立足于自身国情探索出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因而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独立探索自己的现代化之路提供新思路;三是引领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着解决人类各种问题的智慧与方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观等,能为人类进行更好的社会制度探索,构建新的文明格局提供指引。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方略。学者们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种概念的建构,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黄宝成指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自我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31]。庞金友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遵循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32]。张劲松指出,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障实体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先发展方向,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33]。任保平指出,新征程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注重发挥质量型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创新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提升机制,重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体系、推动高质量大市场的创造和开发,具备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逻辑[34]。许先春强调,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该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35]。骆郁廷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物力,也需要人心的凝聚,提出要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屏障,要以伟大成就增强信心,用美好愿景构筑同心,用创新理论凝聚民心,用奋斗精神砥砺人心[36]。徐亚清、于水指出,维护国家安全、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力争实现共同富裕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议题[37]。季正聚、徐瑶则提出应当把教育事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充分意识到教育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38]。
(四)前沿热点分析
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虽然在梳理研究领域的主题框架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但其也具有局限性,不能反映研究的动态特征。因此,在聚类分析后,借助CiteSpace的关键词突显词探测功能,进一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前沿热点(表3)。
通常情况下,关键词突显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说明其在研究领域受到的关注度越高。依据关键词的突显强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突显强度较大的关键词有社会主义(突现强度=23.67,2001—2023)、中国特色(突现强度=15.83,2004—2020)、国家治理(突现强度=10.27,2014—2020)、民族复兴(突现强度=13.95.06,2012—2023)、习近平(突现强度=11.28,2017—2022)、党的领导(突现强度=10.23,2021—2023)。其中“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突显持续年份均超过10年,说明此类研究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持续性强的学术议题。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突显的关键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孙中山、民生主义、毛泽东、李达、邓小平、市场经济、经济特区、小康社会”的突显持续时间短且突显强度较弱,表明其研究已经趋于饱和。而延续到2023年的突显关键词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共同富裕、新道路、乡村振兴、国际认同”,提示与其相关的学术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
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不难发现,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关注程度较以往明显增强,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愈来愈丰富,研究方法也向多元化趋势演进,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也初现端倪,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的丰富性。但就研究的进一步开拓而言,仍有些许不足。
(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述评
结合上述分析,国内学界以对中国式现代化从多个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纵深感不断加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断拓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其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丰富性、任务的艰巨性、策略的灵活性、实践的宏阔性、既有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宏观思辨多,实证分析少。既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就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经验介绍、特征描述、意义阐述的宏观视角展开,未能有效地深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领域(如教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金融现代化等)进行研究,呈现出重宏观思辨,轻微观考释的态势,研究议题的颗粒度较大,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是特色分析多,规律提升少。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具备典型样本意义的现代化,固然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值得深入挖掘。目前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着墨最多,研究也最为深入。然而,多数学者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上,具有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现代化的内在共通性。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相比不仅有自己的超越性,更有其在解决人类复杂问题上的独特智慧和方案,未来的研究亟待在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学意义上取得更大突破。
三是成就展示多,挑战应对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充满艰辛的伟大事业,其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其面临问题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是迄今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其秉持全面发展,造福于民的理念回应的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因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需要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而纵观现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从宏观角度提出的概括性的对策建议较多,研究内容上同质性较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有可能遭遇的风险挑战缺乏系统且深入的思考,提出的应对策略的可操作性也较弱。
(二)未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着力点
第一,进一步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边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共识性概念。概念的清晰性是研究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然而,就既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时,直接将中国式现代化视为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而且在概念的使用方面随意性也比较突出,甚至在一篇文章中混用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等概念,直接导致研究含混不清。从研究的规范性上讲,讨论一个问题,首先要对概念进行明晰化和规范化,应该在基本的共识下进行。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亟须在凝聚共识性概念的基础上,防止概念的混用对理论研究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研究逻辑体系的严谨性,形成具有理论原创性和思想穿透力的高质量成果。
第二,强化问题意识,形成完整的研究链条。从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绝不是为了构建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然而,就研究现状而言,现有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部分成果存在着应景的嫌疑,对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时空境遇的复杂性把握不足,回应不够,例如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身蕴含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诸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精准测度、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之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经验的青年化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渊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外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优势、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问题语焉不详,服务现实的能力偏弱。这些都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补足。
第三,加快学术共同体建设,开展跨学科研究,形成协同攻关的研究态势。一方面,应勇于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多学科的交叉复合研究,继续扩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内容的多重学科视角,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法学等诸多学科融合,防止在单一学科理论思路下研究内容的片面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依托科研协作,大力培养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团队,吸引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加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阵容,加强协同研究与学术合作,形成完善的科研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充实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视角,改进既有研究同质化过高的问题,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多维视野。
参考文献
[1] 郑泽宇.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9):219-231.
[2] 马超,陈亚丽.国內外全球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对比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218-232.
[3] 郭昭,郝保权.党的建设的研究脉络及趋势展望——基于知识图谱下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26-234.
[4] 胡国胜.“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演变[J].教学与研究,2022(12):109-117.
[5] 郭台辉.“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政治学概念建构的前置条件[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4):18-26.
[6] 董慧.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意蕴[J].哲学研究,2022(6):5-12+126.
[7] 蒋万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从核心到现实的考察[J].齐鲁学刊,2023(1):79-86.
[8] 任剑涛.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J].江汉论坛,2023(1):5-14.
[9] 吕瑶.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历史进程及价值意蕴——兼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J].理论月刊,2022(4):5-14.
[10] 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鲜明特征及重要意义——基于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的思考[J].党的文献,2022(2):3-8.
[11] 杜玉华,王晓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4-20.
[12] 张慧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理论渊源、探索历程和未来展望[J].天府新论,2023(1):12-17.
[13] 张亚光,毕悦.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J].管理世界,2023(1):41-56.
[1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
[15] 穆光宗,侯梦舜,郭超,等.论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机遇、优势、风险与挑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22.
[16] 张占斌,王学凯.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优势、难点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27-36.
[17] 于潇,常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特征与新挑战[J].人口学刊,2023(1):6-10.
[18] 石巧红,罗建文.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1-7.
[19] 郝立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J].中国人民大學学报,2022(6):5-8.
[20] 田书为.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理论视野,2022(10):54-59.
[21] 李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J].红旗文稿,2023(3):45-48.
[22] 王雄青,胡长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思想底蕴、价值涵蕴和现实意蕴[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59-164.
[23] 王健.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内生逻辑与时代要求[J].社会科学,2022(12):12-19.
[24] 刘勇,章钊铭.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优势及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37-46.
[25] 张远新,王钊.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超越及其显著优势[J].思想理论教育,2022(11):34-41.
[26] 梁大伟,茹亚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37-43.
[27] 李建平,叶静.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路径和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22(1):10-14.
[28] 殷倩.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聚力优势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2(11):77-81.
[29] 刘勇,章钊铭.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意蕴[J].江苏社会科学,2022(3):10-20+241.
[30] 于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J].学术探索,2023(2):31-38.
[31] 黄宝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J].经济问题, 2023(2):9-14.
[32] 庞金友.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蕴与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24):25-32.
[33] 张劲松.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16-24.
[34] 任保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逻辑[J].学术月刊,2023(1):48-55.
[35] 许先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意蕴、战略支撑及实践要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1):12-23.
[36] 骆郁廷.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2023(2):4-11.
[37] 徐亚清,于水.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中国特色与未来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3-19.
[38] 季正聚,徐瑶.以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22(24):7-9.
Abstract: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a modern form with typical sample significance in the world history. While leading China '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t also provides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common progress of all mankind and creates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Accordingly, the decoding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a. However, few literatures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easure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875 CSSCI journal papers on the theme of "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 in CNKI database as the basic data, and uses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function of Citespace, a knowledge measurement software, to visually present the research overview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sort out the core issues it focuses on, and analyze its theme evolution path, in order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its follow-up research. The study found that domestic scholars ' attention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began in 1998, and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2021. The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network shows that the trend of cooperation among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s generally weak. Further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 analysis show that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mainly focuses on six aspects :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course backtrack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dvantage analysis, world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trategy.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follow-up study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needs to deepen the micro-analysis while expanding the macro-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problems, enhance the forward-looking setting of research topics, and constantly open up a new realm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Key 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progress;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