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青年认同的构建

2023-07-10樊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7期

【摘 要】《觉醒年代》以自身的影响力一举改变了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青年观众中的刻板印象,引发青年强烈情感共鸣。本文以《觉醒年代》为研究对象,从创作特点、青年受众、互动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青年认同构建的主要原因,以期为未来主旋律影视作品提升青年认同而探索通达路径。

【关键词】主旋律影视作品;青年认同;主流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189—03

1987年,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主旋律影视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特征。2021年2月,《觉醒年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本文力图围绕《觉醒年代》分析于主旋律影视作品中构建青年认同的主要原因,探讨如何通过主旋律影视作品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和覆盖面,强化爱国情感。

一、主旋律影視作品青年认同的现实境遇

(一)当前主旋律影视作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全媒体时代下青年凭借多种媒介与技术接触到广泛的信息资源,但也可能受到一些社会思潮和激进观点的影响。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增强青年爱国情怀,是必须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同时,青年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形成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强烈探索精神的特质,无法容忍与接受过去单调枯燥、商业性质浓重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其审美趣味要求主旋律影视作品能够突破局限,大胆创新。

“文艺是铸造人格的工程”[1],可以通俗化、形象化、大众化的将主流价值传达给青年。虽然有一些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但仍然有“高原”缺“高峰”、浮躁之风等问题存在。首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商业因素的制约下,主旋律影视作品可能一味的强调精美绝伦的视听享受而忽视故事本身细腻连贯的叙述,用明星的加盟来吸引关注和流量而忽略“主旋律”想表达的精神内核。其次,一些影视作品的主创人员为赢得好口碑而争相拍摄革命历史题材、现实主义题材等作品,但夸张的戏剧表达、单一的职业表现体现出这些创作仍浮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上,无法深入群众内心引起观众共鸣。

(二)《觉醒年代》成功“破圈”引起青年热议

《觉醒年代》的播出使得主旋律影视作品又一次回归到大众群体中,但其带来的热度是其他主旋律影视作品无法达到的,热议程度也是现象级的。

观众年龄下降,受众范围扩展。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微博中出现“这届年轻人有多喜欢觉醒年代”等众多与青年有关的话题。根据骨朵影视的受众数据分析,《觉醒年代》受众的最高占比年龄段为19—24岁,第二占比年龄段为25—34岁,两个阶段共占比70.27%。95后与00后是热衷讨论《觉醒年代》的观众主力。

自发祭奠英烈,自主学习党史。青年自发的去龙华烈士陵园、安徽延乔路路牌下插好国旗、摆好鲜花,写信表达对烈士及祖国的热爱。在《觉醒年代》播出过程中查找剧中人物的历史原型,带动了对于革命人物的深层认识。产生以陈独秀、蔡元培为代表的多层次人物形象的讨论;以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由单一赞扬到对鲜活人格钦佩的转变;以陈延年、陈乔年为代表的对革命早期先烈的熟知。

衍生创作众多,涉及领域广泛。青年将《觉醒年代》进行剪辑,形成欢乐向、高燃向等二次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同人小说《奢愿》中的对话:“先生,他们爱我!”“因为你爱他们”让导演张永新与观众们为之动容。截取自经典场景并以欢乐为主线的表情包在青年观众中广泛传播与收藏。相关漫画创作复刻高燃场面,延续故事发展。轻松有趣、出其不意的弹幕同样是青年津津乐道的话题。

剧集反响热烈,引发关注热潮。豆瓣评分9.3,微博话题阅读量29.8亿,B站热门视频合集播放量5300万。《觉醒年代》以自身的影响力一举改变了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青年观众中的刻板印象,被年轻人反感或拒绝的不是主流价值观,而是打着反映主流价值观旗号的劣质影视作品。[2]2021年6月,《觉醒年代》“押中”高考作文题目,被网友称赞为“yyds”。《觉醒年代》斩获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三个主要奖项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其他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关注热潮。

二、主旋律影视作品青年认同的原因探赜

(一)《觉醒年代》呈现崭新特点

还原真实历史状况。影视作品的生产是一种艺术的生产活动,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艺术渲染与艺术加工。但《觉醒年代》一改之前主旋律影视作品存在的弊端,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历史,编剧龙平平从党史研究出发实地考察寻找一手资料,参考49本书籍,最终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的社会风情与百态人生。

展现鲜活人物形象。导向性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本质属性,主旋律影视作品必然受到社会主流价值的制约。而《觉醒年代》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很好的把导向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化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是生硬空洞的转述历史、传递思想,而是赋予历史人物鲜活立体的色彩。不局限于单个人物的描绘,而是以刻画群像的形式展现一群为伟大理想而前赴后继的青年人做出的伟大抉择。

秉持真诚创作态度。20世纪开始很多主旋律影视作品试图在主流价值表达与商业化叙述中寻找平衡点,但往往急功近利,效果不佳。《觉醒年代》创作团队从一千多张版画中选出近百张附以旁白解说将观众带入情境,用鼓风机吹沙土营造真实的北京天气,运用隐喻手法呈现多个经典场面,穿插新闻观的论述、《中国人的精神》演讲等观点引人深思。

(二)青年受众的感性与理性

情景带入引发青年情感共鸣。接受性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生存的前提。以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多选择中年演员诠释历史人物稳重、冷静的形象,年龄差带来的行为模式使两个年龄群体无法深入的理解彼此。《觉醒年代》中众多主角的创作以意气风发、热血冲动的青年形象出现,强化了年纪相仿青年观众的熟悉感与代入感。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的两种青年群体各自经历惨烈历史与和平生活的鲜明对比,给青年观众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使得青年观众将自我带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推己及人的理解革命先烈面对社会困境的无奈,认同革命先烈的伟大抉择。

多元环境推动青年审美回归。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范围日益宽广,青年群体在此基础之上追求深度内容,发表深刻见解。一方面,青年要求主旋律影视作品有更深刻的内容、更深度的思想。青年希望在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宏观引领下满足自身观赏需求,在社会生活的价值层面完成对历史现实的双重观照。[3]另一方面,青年期望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叙事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既发挥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艺术创作的娱乐功能,又满足其作为教育方式的精神要求。青年开始正确看待本土影视的优势与劣势,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坚定的文化自信使得他们更关注反映中国精神与中国现实的文化作品。

(三)互动传播突破传统困境

交流互荐弱化青年抗拒心理。青年内部的互相推荐促使《觉醒年代》在广大青年观众中产生巨大影响。首先,相似的生活环境与思维方式使得青年彼此之间的传播相较于强制性的灌输更不容易引起抗拒心理。其次,青年认为剧集的出品方可能会产生偏向性评价,但作为利益无关的一方的其他青年的评价可能更为客观、公正,从而增強了青年观众的信任度。

完备理论强化青年政治认同。《觉醒年代》热度持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主旋律影视作品引发的青年群体对于党史的学习热潮。“我正经学习的时候与看《觉醒年代》查资料的时候”反映了青年对党史的极大求知欲。青年积极自主查询史料与书籍,弥补了知识上的部分缺失与空白,从探索人物原型到熟知历史发展,从分析历史背景到更正错误认识,逐步提升了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度与认同度。

“萌化”创作激发青年参与热情。表情包、混剪视频、同人创作对《觉醒年代》的热播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表情包通常以“搞笑”“反讽”的立场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以形象化的特质增加和拓展了政治表达的范围和程度。[4]混剪视频从某一立意出发重新将全剧众多闪光点中表达一致的部分排列组合,增强了戏剧冲突与情感表达。同人小说与同人画作是对已有创作的丰富和拓展,更多的传递了一种青年观众的美好期望与弥补遗憾的复杂情感。

三、提升主旋律影视作品青年认同的通达路径

从1987年中宣部将“主旋律”运用到影视作品中到十八大以来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与创作内容日益丰富,主旋律影视作品呈现出多元的发展状况与上升的无限可能。[5]

(一)夯实主旋律影视作品内容创作的坚实基础

加强创作引导,完善审核机制。应该加强对主旋律创作者的引导,营造良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环境。首先,针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拍摄、播放、宣传等一系列流程进行明确规定,防止中途环节出现漏洞。其次,协助联络历史、文学、政治等专业人才对剧本内容提供专业建议与指导;设置专项奖项,提供平台支持,扩大传播范围,帮助增长曝光率。再次,把握好导向性和多样性的平衡,在弘扬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尽可能给创作者更广泛的空间。

摆正创作心态,提升表达能力。首先,创作者必须遵守和谐的市场秩序,把握好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分清创作的优先级,切忌本末倒置。其次,创作者必须提高其创作能力,把握好创新性和接受性的平衡。学会用创新视角表现与还原故事内容,挖掘人物深层次行为动机。但要把握好创新的“度”,要落脚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使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一致或稍高于受众的审美经验,在创作与接受的良好互动中使主旋律创作发挥功用。

(二)提高主旋律影视作品青年受众的综合能力

坚定文化自信。主旋律影视作品之所以为“主旋律”,是因为其符合主流价值取向,弘扬主流文化形象。增强青年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了解,进而强化青年的认同,必然离不开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自信。在信息时代众多文化产品的影响下,只有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青年才能保持坚定立场,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文化不断发展。

丰富知识储备。为了显著提升青年受众接受效果,应当丰富青年知识储备。想要青年有能力辨别并反馈主旋律影视作品或其他文化作品创作中出现的某些错误与偏差,形成双向的互动交流,必须以科学文化素养为基础。受众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将对文化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望,推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提升至更高的层次与水平。

坚持审美培育。影视作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艺术成果,在美学教育更加重视的教育趋势下,学校应该加大美育的教育投入,增加审美的实践活动,提高青年的美学鉴赏力。

(三)拓展主旋律影视作品表达主流价值的宣传途径

借助多元媒体延续剧集影响。各大晚会重现《觉醒年代》经典画面,延续了此剧在观众中的热度与影响。可以利用各大卫视、网络视频播放平台、短视频播放平台等媒体,形成传播合力,增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号召力与影响力。鼓励在剪辑、绘画、设计等专业有才能的青年群体进行二次创作,倡导青年创作者将中国精神以形象、具体的方式融入到其作品中。

创新“理论+兴趣”教育形式。课堂、班会等长期固定的模式会使青年群体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参与热情。应摆脱枯燥乏味、强制参与的主旋律宣传方式,将“理论”与“兴趣”相结合,鼓励青年自愿参与。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与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音乐会、社团活动、志愿实践等专题校园文化活动,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参与效果。

建立主旋律影视作品特色平台。设立主旋律影视作品特色播放平台,收录完备的影视资源。设定作品推荐栏目、影评与自由讨论区,对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结合。打造主旋律特色影城,设计发售热门文创产品。将特色影城与历史革命遗址、伟人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吸引青年群众,增强青年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

[2]孙延凤,陆地.主流价值观艺术作品创作的典范与启示——兼论《觉醒年代》为何受年轻人欢迎[J].电视研究,2021(12).

[3]王宏.新世纪主旋律电视剧的青年认同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0).

[4]张爱军,侯瑞婷.表情包传播的“政治萌化”及其调适[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1(1).

[5]杜芳.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作者简介:樊容(1997—),女,山西晋中人,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