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演唱会
2023-07-10卢娜周一泽
卢娜 周一泽
2023年以来,线下演出市场迎来全面复苏。尤其进入4月后,明星演唱会开始井喷,火爆程度不单单是“一票难求”,更可谓是“开票即售空”。灯光亮起、音乐响起,压抑了许久的热情在座无虚席的场馆中点燃。经久不息的大合唱,一浪又一浪的欢呼声,挥动不歇的荧光棒再度回归人们的文娱生活。除了场内的热闹,场外的热闹也是看点十足:从对“抢票难”的抱怨,到歌迷的联合维权投诉;从为抵制“黄牛”而在部分地区推行的强实名购票机制,到接连递交IPO的相关演出公司……演唱会,炙手可热。
张学友(左一)、黎明(左二)和周杰伦近期的演唱会都吸引了大批粉丝到场
“我为歌狂”
95后女孩小夏是五月天的粉丝,在鸟巢外已经听了两场“漏音”演唱会——所谓漏音,是在场馆外蹭听场内飘出来的声音。入场看一场真正的演唱会几乎成了她的“执念”:她戴上雍和宫求来的手串,站在房间中自认为信号最流畅的地方,企图依靠“玄学”抢票。她的朋友圈中,有同事把微信名加上了后缀“抢票版”;有人在到处找帮手增加抢票概率……开票时间刚到,小夏专注地操作着手机,短短几秒钟,演唱会的票全数售罄,小夏不得不在鸟巢外听她的第三场“漏音”演唱会。
5月5日至14日,周杰伦连续在香港中环举办了7场演唱会,总计约售出14万张票,现场座无虚席,许多没买到票的粉丝只能围坐在场馆外的草地上“蹭听”;5月底至6月初,“四大天王”中的黎明、张学友先后在澳门开唱,翘首以盼的歌迷将门票抢购一空,甚至有人选择在开票前通宵排队等候;6月10日,华晨宇演唱会长沙站开票,却因人气过旺,引来不法分子虚构票务信息,企图诈骗……
从这些繁忙热闹的景象可以看出,被压抑了三年的演唱会正在迅速复苏,观众也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Co-Found智库文化行业研究负责人于玫认为,疫情期间,演唱会市场受到了很大限制,现在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观众观演需求上升,前期积压的项目也集中释放。加之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多种有利因素都为演唱会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演唱会市场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且还有一定的超越,预计2023年演唱会市场规模会呈现持续回暖态势。”
不少演出场馆也排期“爆满”。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下简称“梅奔中心”)市场总监范一枫就向笔者透露,自2023年4月起至6月17日,梅奔中心已经承办了15场主场馆活动,共接待观众17万余人,“目前梅奔中心2023年的场地预订已经呈现爆满状态,有望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鸟巢”外的歌迷 图/视觉中国
演唱會的火爆,还体现在演唱会举办城市的“遍地开花”。过去,上海被歌迷戏称为“演唱会之都”。然而根据今年的公开数据,演唱会之都的名头落到了广州头上——截至5月28日,从已公开演唱会信息的艺人数量来看,广州、上海、深圳,排在前三,北京因众所周知的“大型活动报批难”屈居第四。
同时,杭州、成都、南京、苏州、重庆、武汉、宁波、青岛、长沙、天津、佛山、合肥、西安、郑州等新一线城市,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间呈现出紧追猛赶的局面。新一线城市的演出内容也主要以演唱会为主,且在不同新一线城市举办演唱会的歌手也有着极高的重合率。比如张杰、李荣浩、梁静茹等便不约而同地敲定了在武汉、南京、长沙等地开唱,甚至出现加场的火爆局面。
从艺人和经纪公司的角度来说,演唱会选址要考虑演出规模、粉丝基础等因素,一线城市人口密度大、受众群体庞大、交通便利、场馆设施完善,是歌手举办演唱会的首选。现今,新一线城市也具备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人口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以及枢纽作用,因此也是现在演唱会、音乐节选择大量落地新一线的原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仅在2022年上半年,新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增速达到17.1%,比北上广深和二线城市2.7%的增速高出近14.4%。蓝皮书对此也指出,年轻群体和新一线消费者群体正在加快崛起。年轻群体中尤其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同时也是新一线演出消费的主力军。
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正在推动中国向全球最大的文娱消费市场迈进 图/视觉中国
演唱会遍地开花、歌手全国巡回的热闹景象,还推动观看演出的观众呈现出“跨城追星”的趋势,带动了演唱会举办城市的文旅消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数据,“五一”假期,大型演出项目的跨城购票观演人数占比超过总人次的50%。按照综合带动指数初步测算,这五天假期内,仅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显示出该类演出项目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周边消费强大的带动能力。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个城市举办演唱会,意味着上万人甚至几万人的衣食住行。很多人也不会是看完演唱会的第二天立即就走,通常还会在当地玩一玩、逛一逛,演唱会可以说是很明确的目的地消费。”
张信哲演唱会现场
如此火爆为什么
面对热情爆棚的观众,我们不禁想问,演唱会如此火爆为哪般?市场分析人员表示,这和现在人们愿意为文娱产品付费有关。各国数据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 美元时,文娱消费会快速增长,占总支出的23%;而人均GDP 超过5000 美元时,文娱消费会出现“井喷”的局面。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000美元。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正在推动中国向全球最大的文娱消费市场迈进。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戈艳霞认为,物质生活日渐富裕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消费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商品或服务所蕴含或宣扬的文化价值属性在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事实上,对演唱会这类精神消费产品的需求并不是“突然出现”。线下演唱会因疫情而停摆的三年间,线上演唱會曾异军突起——罗大佑、崔健、后街男孩、孙燕姿的线上演唱会实况直播观看人数都在4000万以上;在线上重映的张国荣、周杰伦等歌手演唱会录像也都吸引了千万级观众。一时间,抖音、QQ音乐等平台为抢占流量争相举办线上演唱会,为情怀而激动的观众们也喊着“爷青回”在朋友圈不断刷屏。
因此,当线下演唱会回归,观众的“趋之若鹜”也就变得不难理解。“二孩”妈妈依琳是上海人,此前她将大多时间用在了孩子身上,但是疫情后,她已经追着连看了张信哲在杭州、南京和上海三地的演唱会。“这两年深刻感受到‘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光自己在‘奔四,喜欢过的偶像也都一个个年龄渐长。好好享受当下,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演出、见想见的人,给自己人生的心愿清单打钩。”她感慨地说。
票房背后,谁赚了
演唱会的火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票房不断走高。行业人士预测,2023上半年的演出市场中,仅演唱会总票房就将达30亿元。而根据灯塔研究院数据,疫情前国内2019年演唱会票房收入为42.59亿元。对比之下,今年的演唱会市场可谓全面赶超疫情前水平。
高票房下,有个问题备受关注:在这场一拥而上的演唱会大战中,谁能赚到钱,能赚多少钱?为此,我们采访了多位从业者,包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出公司高管。他们均表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演唱会的举办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推动角色。
作为演唱会的核心内容提供者,演出计划通常是先由艺人及其经纪公司提出。首先,其会考虑是由自己担任演唱会主办单位,还是交由专业演出公司主办。同一位艺人或乐队的演唱会,还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演出地点,将主办权交给不同的演出公司。
比如,五月天及其经纪公司“相信音乐”选择将本年度的内地演唱会交由不同的演出公司负责——2023北京鸟巢演唱会的主办方是“华乐非凡”,杭州站的主办方是“火风鼎文化”。有些艺人及经纪公司则选择“自己上”,比如鹿晗和王源——鹿晗2023演唱会的主办方是与之有音乐经纪合约的“风华秋实”,而王源2023演唱会主办方则是由其自己持股49%的“珺乔文化”。
确定主办方后,将进一步敲定规模、场地、主题、创意等方向。之后,主办方对接舞美、灯光设计等团队,核算成本,给出预算、票房规划和广告招商方案。随后提交初步方案资料向当地文化、公安等有关部门报批,拿到批文后可于票务平台发布售票信息。
负责售票的票务平台在整个链条中与观众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涉及独家与分销。现在主流的票务平台有大麦、猫眼、票星球等。过去,独家票务平台意味着只此一家,现在是“票务总代理”拿到多数门票,其他票务公司瓜分余下门票。待开票后,进行场馆舞台搭建等工作。有时,主办方还可与一些协办公司即当地演出商合作——后者承接协助报批、现场执行等工作,部分拼盘演唱会同样由他们完成落地。
总之,从策划到落地执行,再到造势宣传,从演出筹备到结束,整个周期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遇上全球巡回的超大项目,甚至会更久。演出收入一般由票房收入、赞助收入、衍生品销售、音乐版权收入等构成。其中,票房收益是“绝对的大头”。
虽然对具体的收入情况讳莫如深,但一位演唱会项目负责人在笔者的追问下还是给出了大致的分配情况:“票房收入当中,艺人和他们的经纪公司一般至少可以拿到50%;票务平台收取的费用相对固定,一般是票房收入当中6%至8%的代理服务费。此外还有一些固定的成本支出,基本占到总成本的35%到40%,一般包括场馆租赁、舞台设备(灯光、音响、升降台等)、落地安装、宣传推广(含演出赠票)、现场工作人员(如调度、安保等后勤保障岗)和其他支出(如税收、歌曲版权费)这几个部分。扣除这些成本之后,基本是主办方的盈利了。”
薛之谦演唱会现场
这位受访者还表示:“具备票房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艺人现在基本会以入股形式与主办方共同投资演唱会项目,最后对演唱会收入按照约定比例对票房等商业收益分账。分账比例则取决于演唱会项目筹备阶段,双方各自担负的成本和出资情况,并对艺人的有形及无形价值做衡量后,由双方协商而定。主办方向艺人方面一次性支付酬劳、自负盈亏的情况现在一般只出现在中小型演出中。”
以此次五月天鸟巢演唱会为例。连开6场,每场公开售票8万张,5档票价的票面(355元、555元、855元、1655元、1855元)全都销售一空,预计每场票房在8000万元以上,6天总票房可能近5亿元。
我们再以近年在演出市场十分红火的薛之谦为例。其2023“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的主办方是“太合音乐”,巡演首站选在衢州市体育中心,采用巡演统一的票价体系,共分两种、六档,分别为看台票317元、517元、717元,以及内场票1017元、1317元、1717元。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次演出5万张门票“开售即罄”,单场票房收入在4000万元以上。
截至发稿,该巡演在本年度已公开售票的场次共23场,其中已演出17场。虽然各演出场馆大小略有不同,但作为巡回演唱会,所选择的场地规模基本会保持一致。参考演出市场目前“除汪峰外,场场爆满”的现状,此次巡演有可能已经取得了10亿元以上的票房收入。若是后续进一步追加场次,此次巡回演唱会的票房收入还将更高。
除票房外,商业赞助也是演唱会常见的收入之一。据曾担任过国内某偶像男团宣传工作的拉姆透露,超一线艺人的演唱会赞助(含广告合作)当中,大多少不了艺人代言品牌的身影。报价上,单场演唱会的独家合作“基本在千万元级别”,如果是办巡回,独家冠名费用会更高。但她同时表示:“疫情之后,很多品牌倾向把宣传预算转向直播和带货的新赛道,转换率和传播效果会更好,排除‘顶流和路人盘特别大的艺人,演唱会招商总体会变得比以前难,这方面的收入也会比之前低。”
剩下的衍生品销售、音乐版权收入等都只是小头。尤其外界误以为很赚钱的衍生品,实际上占比很小,“现在看演唱会,主办方基本都是送荧光棒,而且很多艺人并不会像周杰伦、五月天、TFBOYS那样做T恤、帽子、海报等官方周边来销售”。
热度推高票价
演唱会市场大热,各方参与者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是采访中,不少人提到,相比疫情前,一场演唱会的成本投入大幅提升,因而利润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多。
华乐非凡总经理张熠明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演唱会成本已经较疫情前有所增加,预测2023年演唱会整体票价将有可能略微上涨10%~15%,头部艺人上调幅度则可能更高。但他也表示,这是自然合理的市場行为——毕竟许多电影的票价近些年已经翻倍。
我们对比五月天2019年和2023年的北京鸟巢演唱会发现,最高价门票维持不变,为1855元,但最低价却从255元提升为355元,上涨幅度约30%。
周杰伦2023演唱会舞台极尽炫目
杨千嬅2023演唱会仅自带的舞蹈、乐队、灯光组等团队工作人员就有近50人
某演出公司高管则告诉笔者,与疫情前相比,根据所在地、艺人以及视觉效果投入的不同,演唱会成本上涨幅度在20%到50%不等。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许多从业者迫于生计选择“转行”,时下爆火的演唱会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不足。
另有负责对接舞台搭建的受访者向笔者透露,“场馆租赁费用方面的变化不大。目前,国内可承办演出活动的各省主体育馆一天的租金一般在30万元至50万元,体育场租金更贵一点,日租高的可达上百万”。实际操作中,根据租用的天数和谈判内容,费用也会有所浮动,“但一场演出最少需要租用三天场地,即两天搭台,一天演出,所以最基础的报价是‘2+1模式,如果有加演天数,价格另外再算”。
以其2018年在梅奔中心负责的某台演唱会为例,其“2+1”报价约在60万元,“现在变化不大”。再以可容纳近10万观众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为例,能在这里举办演出活动,是所有从业者梦寐以求的事。2014年,时任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相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鸟巢场地租赁费用基准数字是300万元/日。
据了解,成本上涨幅度大的主要是艺人秀费和人工部分的环节,而这两方面需动员的人员数量要比外界想象的多上不少。比如舞台搭建的人力成本方面,“万人级的演出,普通的舞台设计就要动员40到70人搭建,如果是像周杰伦那样喜欢搞‘大场面的,可能用到90到100人。而且这只是硬体搭建团队本身,不含设计人员和用到的临时工”;再如现场乐队、伴舞等,“千人级的演唱会的乐队和伴舞配置一般各需10人左右,万人级的更多。如果遇上有些艺人的特殊舞台要求,邀请交响乐团规模的乐队也有可能,比如苏打绿的演唱会上就请过交响乐团”。
张杰2023巡回演唱会宣称采购了价值1.2亿元的超高档音响设备
前述受访者还提到,在主办方预算足够的情况下,全套舞台设备都是跟着巡演跑,预算不够的话,会把一些部门分出去找当地或者演出地附近厂商,“所以办巡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整体成本,无论是前期的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比如张杰2023巡回演唱会就宣称采购了价值1.2亿元的超高档音响设备。截至发稿,其本轮巡演已公布约10场(含已开唱),每场的音响投入成本已可均摊至1200万元,随着未来场次的增加,将“低于市场租用价格”。
设备搭建中的演唱会舞台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