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翠柏间,我与赫鲁晓夫“面对面”
2023-07-10马剑
马剑
莫斯科之行安排得滿满当当,我把知名景点几乎都打卡了一遍,不过印象最深的却是在和当地华人闲聊时被种草的新圣女公墓。
很多人好奇,公墓有什么好看的?但对于喜欢俄罗斯历史的人,这座公墓充满了惊喜。譬如在某个拐角处,你会偶遇奥斯特洛夫斯基墓,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并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我到新圣女公墓时已是午后,因为这里不是景点,所以几乎看不到什么游客,只有零星的几个当地人手捧鲜花,各自寻找着墓碑。整座公墓林木茂盛,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如同公园一般。
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西南,始建于16世纪,起初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到了19世纪,知名的政治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也开始安葬于此。目前该公墓占地7.5公顷,埋葬着超过2.6万名俄罗斯各个时期的大人物,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面对两万多块墓碑,找到你想看的目标实在有些难度,好在公墓门口有名人墓碑索引图,不过对于不懂俄文的我,还是有些头疼。
我最先撞到的是叶利钦墓,它是用白色、蓝色和红色石头砌成的俄罗斯国旗形状,墓碑右侧的石砖上镶嵌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整体设计简单明了。作为俄罗斯联邦的首任总统,他的墓碑似乎在告诉世人,他对这个国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恢复了三色国旗和东正教。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尼库林的墓碑同样十分有特色,因为在他的雕像旁还趴着一条“狗”。据说这条狗是尼库林生前最忠实的伙伴,并且和他死于同一天。如今,狗狗也变成了雕像,在这里永远陪伴着主人,场面很是温馨。
乌兰诺娃的墓碑同样令人动容,作为俄罗斯最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她曾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乌兰诺娃的墓碑前,雕塑家将她优美的舞姿凝固在了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让人过目不忘。
这里的每座墓都别具特色,我虽然看不懂上面的俄文,但通过一旁的雕塑也能猜出个大概。比如,有个墓碑上写了一堆符号和数字,墓主人的头像是一副沉思模样,所以我猜他生前多半是位数学家。还有个墓碑前有一支麦克风,那么这位墓主人八成是从事播音工作的。
最值得八卦的是赫鲁晓夫墓,在那个时代,苏联最高领导人通常会埋在红场的列宁墓旁,而他却被安放在了新圣女公墓。
赫鲁晓夫的墓碑由三米高的黑白两色花岗岩呈几何交叉在一起,他的头像就夹在几何体中间。有人说,黑白两色的花岗岩表明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也有人说这代表着他的功与过。
有意思的是,墓碑的设计者曾是赫鲁晓夫生前多次公开批评的对象,赫鲁晓夫去世后,他的家人找到这位雕塑家,请他为赫鲁晓夫设计墓碑,没想到对方竟然答应了。不过,雕塑家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更改他的作品,也就是眼前的这个墓碑。我正看得起劲时,突然听到了熟悉的中文,循着声音过去,发现是七八名中国老人。几句寒暄后,我了解到他们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公派到苏联留学,在莫斯科生活过四五年,如今退休了便相约回来看一看。他们当年的老师,就安葬在这里。
老人们的年龄大概在七八十岁,精神都很好,俄语极其流利。“这是老柴的墓!”一位老人指着一间有铁皮玻璃窗的小屋子说道,小屋子里安放着一块墓碑。
“老柴是谁?柴可夫斯基吗?”我问道。“不,是柴可夫斯基的哥哥,叫尼古拉·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老人们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墓地里每一座熟悉的墓碑。走到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墓前,一个老人说,墓里埋葬的是没有头颅的遗体,听说果戈理的头颅被粉丝偷走了。
苏联解体后,因为政府拨款有所减少,新圣女公墓的维护经费变得捉襟见肘。于是,一些富人想通过向公墓捐款换取死后安葬在这里的资格,不料遭到了强烈反对。在俄罗斯人心中,安葬在公墓里的必须是那些对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这绝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去年,新圣女公墓迎来了一位“新住户”戈尔巴乔夫。他就安葬在夫人赖莎旁,据说是生前就留好了的位置。对于此刻的戈尔巴乔夫,他最在意的身份可能不是政治家,而是一位深情的丈夫。
在这座公墓里,我看到了这些名人背后普通人的一面。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