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的临床应用
2023-07-09张余华俞康民
张余华,李 静,俞康民,刘 嘉,裘 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家庭化产房采用以产妇及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新模式,将待产、分娩、恢复、产后和新生儿护理整合在同一房间中连续完成,重视家庭的支持、参与和选择[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医院模式逐渐向现代化“智慧医院”模式转型,通过医疗服务体系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改善就医体验、优化内部管理[2]。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效率,切实减轻护士工作负荷[3]。护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护理信息化建设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4]。建设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旨在以家庭化产房为基础,将临床碎片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整合,实现智能化管理,实现医疗护理数据共享,实时更新,减少重复工作,避免差错,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孕产妇及家庭,提升护理安全,提高家庭满意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智能技术运用于家庭化产房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20年3月1日~6月30日分娩的6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1日~9月30日分娩的6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组。纳入标准:①孕周>37周;②经检查,满足阴道分娩要求;③单胎头位、骨盆正常、不存在头盆不称问题;④产妇和家属均知情且配合。排除标准:①并发肝肾、心肺功能障碍的初产妇;②认知、交流困难的初产妇;③并发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的初产妇。对照组年龄23~39(27.20±3.13)岁,体重60~79(65.30±6.55)kg,37周<孕周≤40周;研究组年龄24~38(27.25±3.45)岁,体重62~77(66.55±7.22)kg,38周<孕周≤4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妇入住普通家庭化产房,待产、分娩、恢复、产后和新生儿护理在同一房间中连续完成,家属全程陪伴、参与。从产妇入住开始实施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向产妇口头宣教分娩相关知识[5]。进入产程实施一对一导乐陪伴,指导呼吸减痛法、自由体位等。产后开展产妇和家属参与式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基于我院5G频段的无线网络全覆盖作为数字家庭化产房的基础设施,引进整套智能终端设备,试点家庭化产房,致力打造安全、高效的数字家庭化产房综合服务体系。产妇入住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智能感觉式家庭化产房 家庭化产房安装智能的音频视频干预疗法设备,成为“感觉式产房(SDR)”,在产程的不同阶段采用欢迎、呼吸、放松、睡眠4种不同的主旋律,通过声波和光波保健技术,兴奋相关的中枢来阻断疼痛刺激的传导,减轻分娩疼痛,改善分娩体验,促进自然分娩。
1.2.2.2 智能母婴监护系统 数字白板系统通过数据连接,实时获取床边监护数据,包括孕产妇心电监护、胎心监护、新生儿脉氧监护、智能产程导航、智能床垫监测。每个产床配备智能床垫,通过非接触式、连续监护,实时监测产妇的心率、呼吸频率、体动状况、睡眠情况。
1.2.2.3 智能母婴健康服务终端系统 母婴床旁智能终端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互通,将母婴住院信息推送至床旁,医护可床边查看病史、医嘱、检验等信息。通过智能终端,实现了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医院信息、孕产妇护理、分娩技能、新生儿护理、出院教育等全方位健康教育。提供扫码点餐、扫码付费。
1.2.2.4 智能母婴专科质量分析系统 护士通过床旁交互系统录入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终端实现信息传递和确认,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折线图,如新生儿住院期间体重变化趋势图,可根据新生儿体重的变化、大小便的次数来评估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1.2.2.5 数字家庭化产房信息系统 ①数字信息屏:护士站采用触摸信息屏替代手写白板,由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包括床位信息、治疗护理、手术安排、排班资讯、医护团队、产区导览等进行实时更新与展示,将特殊情况、友情提醒等进行标识。②智能呼叫系统:实现产妇床旁和护士站音频、视频双向面对面交流,并分别在床旁终端、门口显示屏、走廊显示屏、护士站信息屏多终端显示。③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每个房间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温湿度,传输到信息屏汇总分析,保证每个房间适宜的温湿度。
1.2.2.6 智能输液监控闭环管理系统 采用无线网络结合红外传感技术,实现智能输液监测。系统还可设置输液滴速的上限和下限,输液结束夹闭报警,实现输液安全闭环管理。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专科质量监测指标,包括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切开率、纯母乳喂养率。②比较两组总产程和第一、二、三产程时间。③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专科质量监测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专科质量监测指标比较
2.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2.3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2.5 两组护理记录合格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记录合格情况比较(页)
3 讨论
我院基于5G频段的无线网络全覆盖作为全院数字病房的基础设施,引进整套智能终端设备,先在家庭化产房作为试点,致力打造智能的数字化家庭产房。2020年11月5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授予我院“数字家庭化产房建设示范单位”称号。我院数字化家庭产房开启了产房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升了助产服务质量。
3.1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AI时代是通过精准整合各种医疗、护理相关数据,利用标准化、云平台等技术手段最终形成健康大数据,而我院数字家庭化产房就是利用这一技术[6]。数字信息屏、智能呼叫系统、智能输液监控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母婴健康服务终端系统等均是利用医院后台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实现医疗护理数据共享,减少重复书写录入,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增加护患面对面的时间。
3.2 改善产妇分娩体验,有效缓解疼痛 初产妇对分娩疼痛不耐受,精神紧绷,饮食及睡眠不好,容易引起子宫乏力、宫缩不协调,进而提高产程延长、胎儿窒息等风险[7-8]。音频视频干预疗法效果显示,93%的产妇反映对改善分娩体验有非常积极的作用;73%的产妇反映对于减轻分娩疼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96%的产妇反映对获得及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智能感觉式产房的运用,通过兴奋听觉、视觉中枢疗法,阻断疼痛刺激的传导,有效地缓解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改善了分娩体验。
3.3 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护理安全 护理记录是医疗记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的隐患,如记录延后、重复书写错误、抄录错误等。智能母婴专科质量分析系统和智能母婴监护系统终端通过数据连接,实现信息传递和确认,并汇总分析,不仅提高了护理记录合格率,减少了护理差错,还提高了专科质量指标。产后出血率和会阴切开率均下降,自然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也在不断提高。
3.4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满意度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资护士护理经验和执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存在差别[9]。通过床旁智能终端,实现了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医院信息、孕产妇护理、分娩技能、新生儿护理、出院教育等全方位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标准化,有效地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产妇及家庭的自护能力,大大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庭的满意度。
数字智能技术是从生产力层面对传统护理行业的变革,从形式上讲是护理领域的一种技术创新,改造的是护理领域的供给端[10]。这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对现有的护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进行改造和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护理领域如何应对这些改变带来挑战[11]。综上所述,数字家庭化产房的临床应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更大程度地改善产妇的分娩体验,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安全,更进一步推进了医院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值得在临床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