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沟通模式在择期行PCI患者中的应用

2023-07-09杨兰菊贾秀华王雪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3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医护评判

杨兰菊,闫 艳,贾秀华,王雪梅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SBAR交流模式是WHO提出的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即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目的在于为医护人员提供即时、正确的信息,使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系统地传递,减少不必要的混乱,从而提高团队效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手术也日益增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及时开通闭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给缺血的心肌带来血运重建,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介入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这就给介入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基础护理,而是要求介入科护士应具备与医生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2020年5月1日~10月31日,我们对在心内科收治择期行PCI的患者225例实施SBAR沟通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同期收治的择期行PCI术的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的发病症状者;②神志清醒者;③生命体征平稳者;④预计生存期>1年者;⑤小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能进行语言交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有意识障碍者;②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及药物或酒精依赖病史者;③合并心脏外其他重要脏器严重损害者。按照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5例。对照组男120例、女105例,年龄40~80(61.0±2.1)岁。观察组男130例、女95例,年龄40~78(62.0±1.9)岁。医院共有介入护士30名,年龄33~53(40.54±2.41)岁;受教育程度:本科22名,专科8名;介入工作年限1~20(8.96±1.32)年。护士均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名。两组患者和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手术安排方式,医生至少提前1 d在电脑预约系统进行预约,护士接到预约后安排手术,手术当天接患者入导管室,患者在术前接受病房护士健康教育。术中有病情变化,当班护士及时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 采用SBAR沟通模式。医生提前至少1 d在电脑预约系统进行预约,参与手术跟台的护士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访视内容如下。S: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床号、姓名、目前的阳性体征、诊断。B:患者目前的主诉、过敏史、现病史、既往史、用药治疗经过,通过和患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最关心的问题并现场给予解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A:手术过程中,跟台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压力监测、影像信息、倾听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加重的主诉,结合术前访视对患者的评估,给介入医生提供快速、正确的信息参考,对病情变化进行预警。R:针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心率、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最短的时间采取干预措施。从术前访视到手术结束所有资料做好记录。培训医护人员正确运用SBAR沟通模式,构造“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①实施初期,工作重点放在讲解SBAR的概念、优势、使用SBAR原因及意义、SBAR报告模型的内容及使用方法,运用讲课、视频教育、情景模拟训练等方式进行培训,并配合调查问卷,随时了解医护人员的学习情况。②实施中期,医护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护士长负责评价组员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查反馈,不断强化培训。③实施后期,术中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运用SBAR沟通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3 评价指标 ①病情变化时沟通意见采纳率:采用自制沟通意见采纳表,分为采纳、不采纳来统计病情发生变化时护士的意见采纳率。现场回收,回收率100%。②医护人员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医护人员对沟通模式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共发放80份调查表,采用不记名画“√”进行,现场回收,回收率100%。③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 2000)量表[2]进行评价,共发放30份调查表,回收率100%。包括7个分量表,即寻求真理、思想开阔、分析推理、系统性、自信、质疑、成熟。每个分量表有10个条目,每个分量表得分10~60分。得分<4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较弱,>50分表明倾向较强。④对护士总体评价:采用自行设计“医生对护理工作评分调查问卷”,测量指标包括医护沟通、医护配合、工作主动性、病情观察掌握4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评分,分值越高,对护士总体评价越高。⑤护士职业认可度:采用自制“护士职业认可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一般项目:技术职称、年龄、护龄、受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护士职业整体认可程度量表:包括专业认知、社会地位、发展前途、自我实现、心理健康共5个方面、25个问题,采用0~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护士执业认可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变化时护士与医生沟通意见采纳率比较 观察组意见采纳率为89.3%(201/225),对照组意见采纳率为75.6%(170/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5,P<0.01)。

2.2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名)

2.3 两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分,

2.4 两组护士总体评价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总体评价比较(分,

2.5 两组护士职业认可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职业认可度比较 (分,

3 讨论

3.1 SBAR的运用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根据SBAR步骤,护士从术前访视就已经开始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谈,可以更有效地对病情进行分析、归纳等信息处理,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医生在对患者左、右冠状动脉做完造影后,护士可以通过向医生提供患者的病史、发病经过帮助医生来确定症状血管,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节约了手术时间。另外,护士还可以通过术前访视,对患者术中的病情变化做出预警,患者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直接向医生提出建议,提高了诊断救治的准确率。

3.2 SBAR的运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由于医生在手术时大部分时间关注导管钢丝和影像的变化,一旦发生造影剂排空延迟、导管嵌顿或刺激冠状窦,影响患者心率、血压,出现心律失常时,护士及时与医生交流,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撤离导管,嘱患者用力咳嗽促进造影剂尽快排空。所以一名优秀的介入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及应变能力,就相当于医生的另一双眼睛,密切观察病情,关注心电图和压力的变化,观察有无血管穿孔和心包填塞,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预兆及时报告医生,提示和排除术中险情,配合急救,使治疗效果和介入治疗成功率大大提高,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3.3 SBAR的应用提高了护士意见采纳率,使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同时也使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 护士职业认同即护士承认护理职业的意义、价值、肯定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公众对该职业的期望统一起来[3]。通过SBAR的运用,使医护沟通渠道更畅通,医生能够对护士提供的有效信息做出判断,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融洽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

3.4 重视术前访视在SBAR中的作用 术前访视是传统外科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具有明确的效果[4]。介入护士与患者和家属见面交流的过程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第一步,患者从心理上感觉认识了介入护士,缓解了对介入环境的恐惧感[5]。术前访视,从医院手术室延伸到介入手术室,提高了患者对手术过程和围术期注意事项的知晓率,降低了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处于适合手术治疗的最佳心理、生理状态[6]。金力枝[7]指出,沟通访视的运用能够提高医护沟通的有效性,同时提高了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所以应重视术前访视在介入护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考验护士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护士在向医生汇报病情时力求详细,医生却倾向于简洁而有重点的汇报,当沟通双方使用不同的交流模式时,很容易遗失相关信息,尤其在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时[8]。因此将SBAR沟通运用到介入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医护满意度。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医护评判
交流与评判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