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代乐器补说

2023-07-09宋镇豪

关键词:殷墟乐器

宋镇豪

(1.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2.郑州大学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礼记·郊特牲》有云:

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dí)荡其声,乐三阕(què),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

说的是“殷人尚声”,祭祀中以声贯穿始终。声者,乃是合器乐、歌、舞为一体。

所谓器乐,《白虎通德论·礼乐》引《乐记》云:

土曰埙,竹曰管,皮曰皷,匏(páo)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zhù)敔(yǔ)。

讲到了古代八种音乐器材。《礼记·乐记》云:

圣人作为鼗、鼓、椌、楬(jié)、埙、篪(chí),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yìn)酢(cù)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德音之音”是贯以相关思想意识而合器乐与歌、舞为一体的礼乐形式,旨在熏陶社会风气,又借音乐歌舞的各种形式和内容,序次贵族集团的上下尊卑等级,在娱心悦目的同时,强化有关礼乐制度。殷墟甲骨文中记有品类齐备的乐器,揭示了当时礼乐制度的一个侧面。

商代的乐器,品类众多。传世和考古出土的商代乐器,已知的有铜鼓、木鼓、石磬、玉磬、编铙、钟、镛、镈、铎、铜铃、陶铃、埙等,大抵为打击乐器、摇乐器或吹奏乐器,弹拨类弦乐器殆地下难存,考古发掘尚未见(如图1-2所示)[1]。

图1 侯家庄1217号大墓木鼓

图2 殷墟刘家庄北M1046组铃(《考古学集刊》15)

甲骨文有云:

己卯卜,其将玉壴于……

弜将玉壴……

己卯卜……壴,告于祖乙。

己卯卜,叀……玉壴。(《屯南》441)

……置壴于大乙彡日……(《合集》32419)

……其置壴于……(《合集》15683)

□丑卜,即……置鼓。(《合集》23603)

其将祀,鼓,其……佑。(《合集》30763)

□未贞,置朿于兹,三鼓。(《屯南》2576)

叀五鼓,上帝若王,有佑。(《合集》30388)

壴(zhù)与鼓通。言“玉壴”者,特喻其鼓有精致的玉饰品。鼓是商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礼乐器之一,祭祀或宴飨等重大场合几乎都要用到鼓。鼓声或以数为节,言“三鼓”“五鼓”者,用意当在以鼓声为号,引导行事礼程,示告行事的时间进度,序次仪式的节奏快慢,既调动了热烈场面,又巧妙地把控全场而不致失序。,唐兰释鼖(fén),谓:

图3 湖北崇阳汪家咀晚商铜鼓

图4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商代铜鼓 (采自《泉屋博古》)

图5 《符》79正反

甲骨文又有“奏庸”(《明续》684)、“乍豐、庸”(《合集》27137)、“置庸、壴”(《合集》30693)、“其眔熹、庸、壴”(《合集》31017)、“其豐又正。弜庸”(《合集》31021)、“置新”(《合集》22912)。

庸是大钟,亦称铙,是镛口向上而未植于座上的打击乐器(如图6 所示),当时还有“新庸”(《合集》15665)、“舊庸”(《合集》30694)、“美庸”“庸”(《合集》27352)、“戚庸”(《屯南》4554)等。

图6 殷墟GM699三件制编铙

豐(fēng)有“玉豐”(《屯南》2346)、“新豐”“舊豐”(《合集》32536),可能是玉饰的大鼓。熹与庸、壴、豐、同属,分指五种乐器。熹有称“新熹”“舊熹”(《合集》30693)的。熹字从壴从火,或亦鼓之一型。疑为镈类乐器(如图7-8所示)。可能是管乐器竽的象形初文[7]。凡乐器与“新”“舊”“美”“”“戚”相系者,是配合各类祭歌或舞具的器乐名。

图7 江西新干大墓青铜镈

图8 湖南石首青铜镈

除以上所举六种乐器外,甲骨文中至少还可找出另外十余种乐器名:

一曰磬(《合集》13507),辞云:

贞□王徝磬,若。(《合集》13507)

戊辰卜,子其以磬、妾于妇好,若。(《花东》265)

王所省视的和子所献致给妇好的“磬”,均指一种打击乐器。商代磬有特磬和编磬之分。过去安阳侯家庄M1004 四墓道大墓出土过一件三角形石磬,长82 厘米、高40.3 厘米,重24.1 千克,同出一根用于敲击的玉槌,长8.4 厘米、直径约1 厘米,重13.1 克,出土时置于石磬上[9]图版142(如图9 所示)。1950 年殷墟武官大墓出土一件青白大理石虎纹磬,作鲸形,长84厘米、高42厘米[10](如图10所示)。妇好墓出有鸮纹条形石磬(如图11 所示)。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M112 随葬一件带双穿倨句形石磬,长55.4 厘米[11]。1973 年小屯宫室区出土一石磬,长88 厘米、高 28 厘米[12]。1990 年殷墟郭家庄M160 殷墓发现的梯形石磬,顶边长29.5 厘米、底边51.5 厘米、高33.4 厘米,厚2.9 厘米[13]。2000 年殷墟花园庄54 号墓出土石磬一件,呈圆角梯形,长70 厘米[14]。1985 年山东滕州前掌大M203 甲字型商代大墓发现石磬一件,长55.2 厘米、高27.6 厘米,厚3.6 厘米[15]。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出土一件稍加琢磨的打制石磬,残长26 厘米、高18厘米[16]。1973年陕西蓝田怀真坊晚商墓出土青石磬[17]。这些均是特磬之属。殷墟西区72M93发现石磬一套共五件,呈不规则五角形[18]。北京故宫藏有一套商代石磬,为三件一组[19]。凡此,是为编磬之属。

图9 侯家庄1004号大墓石磬与磬槌(采自《殷墟出土器物选粹》)

图10 武官大墓虎纹石磬( 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

图11 妇好墓鸮纹条形石磬(采自《殷虚妇好墓》)

二曰玉、石,辞云:

戊戌卜,争,贞王归,奏玉,其伐。(《合集》6016正)

甲午卜,㱿,贞王奏兹玉,咸左。

甲午卜,㱿,贞王奏兹玉,咸弗左。(《合集》6653正)

妊冉入石。(《殷虚妇好墓》P.136:1、P.199:99)

“奏玉”,玉也指打击乐器玉磬。“妊冉入石”铭刻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石磬上,是知妊冉所献“石”亦指石磬。此磬呈长条形,下端微外侈,偏上端有穿,长44 厘米、宽8.5-12 厘米,厚2.4-3.2 厘米,两面均有线刻鹦鹉纹图案,极精致[20]。疑“奏玉”所属乃此类长方形玉磬。

图12 山西石楼曹家垣晚商铎形器

五曰龢,卜辞云:

癸丑卜,叀舊熹用。

叀新熹用。

弜用。

其置庸、壴,于既卯。(《合集》30693)

“龢”与舊熹、新熹、庸、壴对文,是知也为乐器之一类。郭沫若认为“龢”是编管类吹乐器,即《尔雅》所谓笙之“小者谓之和”,其形制与汉代人说的箫相类[22]45-51。

“言”,许进雄释管乐器之象形[21]28。“”,似为弹拨式弦乐器。

图13 (1)(《合集》14311)( 2)(《合集》16026)( 3)(《合集》1941)

图14 郑州石埙、安阳小屯陶埙与白陶埙

图15 侯家庄1550号大墓石埙与1001号大墓骨埙

商代乐律的发达程度,据对有关乐器综合测试分析,知当时乐师似已掌握铙的隧音和鼓音两种频率的音程关系[24]。三件制编铙,每个铙可发出三个相差四度半音程之乐音,呈七声音阶[25]。特别是晚商时期五件一套编铙的出现,显然是不满足于只有三音程组合的编铙,意在拓宽音域。晚商时有若干种音阶或调式的五音孔陶埙,有取代早先三音孔陶埙之势,成为一种比较进步的旋律乐器,能吹出整个七声音阶及其中一部分半音,在发音的一致性方面显示出其制造的定型化和规格化[26-27]。总之,商代乐器的组合非出偶然,是有一定的音程关系为依据,随着乐器的伴奏、合奏和制作,已逐渐产生了标准音高和绝对音高的观念,并有了半音观念和五度协合观念,中国古代音乐的“十二律体系”在商代已基本奠立[28]。

图16 乍,乍豐庸(合27137)

叀……庸……

图17 奏庸、、美(合31023)

此类门形木架座,2003—2004 年冬春之际在殷墟小屯西地考古所工作站内一座晚商时期两墓道大墓有出土,二层台上发现“‘十’字形座架5件”,其中悬挂磬的一组“十”字木架,“两架中心点相距约1米,‘十’字架的中心有一直径约8厘米的圆孔,应是用于固定‘十’字架的立柱,立柱高至少1米,立柱的上部和横梁均被一盗洞扰毁。”[30(]如图18 所示)置挂磬、鼓类乐器的门形木架座,古代专名之“簨(sǔn)虡(jù)”,分言之,横梁名曰“簨”,两旁的立柱名曰“虡”。《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郑玄注:“簨虡,所以悬钟鼓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臝(luǒ)属羽属。”“簨虡”也写读作“筍虡”“笋虡”“栒虡”。《周礼·考工记》:“梓人为筍虡”,郑玄注:“乐器所县(悬),横曰筍,植曰虡。”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乐器所县(悬)于筍虡者,谓钟、磬、镈者也。”《周礼·春官·典庸器》:“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器。”孙诒让《周礼正义》云:“凡乐器,编钟、特钟、编磬、特磬及县(悬)鼓,皆县(悬)于笋虡。”《诗·周颂·有瞽》:“设业设虡,崇牙树羽。”装饰在“虡”上的横板称“业”,横梁“簨”上用来置挂乐器的钉饰称“枞(zōng)”,也即所谓“崇牙”。《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毛传:“植者曰虡,横者曰栒。业,大版也。”孔颖达疏:“栒上加以大版为饰,谓之业。”朱熹《诗集传》云:“虡,植木以悬钟磬,其横者曰栒。业,栒上大版。……枞,业上悬钟磬处,以彩色为崇牙,其状枞枞然者也。”[31]

图18 小屯西地M1出土“簨虡”示意图(据《考古》2009-9)

十三曰琴,卜辞云:

……琴……(山博8.114.13)(如图19所示)

图19 山博8.114.13

图20 乐器与“舞商”同辞(《花东》130)

以上,从殷墟甲骨文及殷商石器刻铭中总共得知至少有鼓、壴、、庸、豐、(鼗)、竽、熹、、磬、玉、石、、、龢、言、、、、、、、、等20 多种不同的乐器称名。《礼记·郊特牲》所谓“殷人尚声”,信而有征。

猜你喜欢

殷墟乐器
学乐器
乐器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 见证中国考古学诞生成长
殷墟
乐器也疯狂
记忆殷墟妇好墓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