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暗示联合超早期康复路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
2023-07-08方燕
方 燕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心肌梗死是成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突发病变,全球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在疾病死亡构成中的占比较高[1]。冠脉介入术是心肌梗死常用治疗手段,能够快速解除靶血管梗阻情况,术后初期患者需要严格卧床,这一阶段各类并发症如血肿、血栓、应激反应等均会妨碍术后康复效果[2]。超早期康复介入成为了心肌梗死术后早期心脏康复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康复介入时机的控制降低初期并发症风险,促进心功能的恢复[3]。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受疾病濒死感、介入术、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会因畏惧心理造成心因性活动受限的情况。因而我院在超早期康复介入时辅以正性暗示。正性暗示相较于常规的直接心理护理更为隐蔽,通过介绍主治团队经验、诊疗水平、相似病例预后等缓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消除心理顾虑,以更为良好积极的状态面对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正性暗示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与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促进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5-6]。现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心肌梗死患者情况,就正性暗示联合超早期康复路径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 年5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月收治的5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50 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纳入标准: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7]且首次发病者;发病后急诊送入本院并于院内接受系统化治疗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者;研究相关匹配资料完整者;积极配合围治疗期诊疗与康复工作者;既往无心脏手术史者。排除标准:合并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脑血管病变史者;精神状况、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存在异常者;外院转入病例;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恶性疾病,如乳腺癌、慢性肾衰竭等;免疫机制异常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开展心肌梗死常规心脏康复干预,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四肢按摩与屈伸活动,术后3-4 d 进行床上坐起活动,耐受良好者协助其进行离床活动。开始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与无阻力踏车运动,逐步延长运动时间并增强踏车运动阻力。离院前由主治医师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后制定居家心脏康复方案,涉及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多方面内容,运动项目包括热身活动、有氧运动(太极、跳操、健走等)、抗阻运动(弹力带运动等)等,运动强度由低强度向高强度逐步过渡,运动频率约2次/周,30 min/次。具体方案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护理人员离院前做好指导工作,每3-4 周入院复诊一次,连续开展3 个月的康复训练与管理。
1.2.2 研究组:开展正性暗示联合超早期康复路径干预,具体包括:
(1)正性暗示:入院后即实施正性暗示,责任护士以热情专业的态度接待患者,介绍病室环境、医护团队等,让患者尽快熟悉医护人员。待主治团队确定治疗方案后,护理人员介绍手术方案,并通过“您的主治团队都是科内最有经验的医生”、“像您这类的患者,我们科室很常见,处理经验很丰富的”、“您的病情现在比较稳定,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就行”等话语增强患者信心。术后超早期行早期康复介入时,可以采用直接与患者沟通,如“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您肯定可以康复的”、“康复训练刚开始都比较困难,我们会帮助您,要加油啊”,或与其他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交流“术后好好配合治疗,患者很快就能出院”、“之前几个病例和患者情况相似,现在都恢复的很好”等,通过间接性、有目的性的暗示,促进患者积极心理行为的产生。
(2)超早期康复路径:超早期康复的干预主要由心血管科、康复科医护人员开展,多学科医生制定康复方案,护理人员严格落实。主治团队医师参照相关诊疗指南[8-9],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超早期康复方案的制定,具体方案内容见表1。护理人员结合个体康复方案做好指导工作,于不同介入时机讲解康复训练内容与具体目的。在每次开展康复训练前,均需要由主治团队进行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的评估,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陪同,监护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一般情况。术后72 h 内的训练中,心率须控制在基础心率的125%以内,血压须控制在收缩压±10 mmHg 以内;术后72 h 后的训练可适当增强训练强度,具体强度标准由主治团队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调整。训练中出现心律失常、憋喘、胸痛、眩晕等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训练并通知医生处置。连续开展3 个月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
1.3.1 基线资料评定:统计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基线资料并对比,包括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基础疾病等。
1.3.2 心功能测定:于术后12 h、干预3 个月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每位患者心功能的测定,测定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
1.3.3 康复情况评定:从心肺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方面进行患者康复情况的评估,评定时间分为为离院前1 d、干预3 个月后,采用心肺运动试验测定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 VO2),评估患者心肺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相关数据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提示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心功能对比
干预3 个月后研究组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心功能对比(±s)
注:与术后12 h 相比,*P<0.05
?
2.3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离院前1 d 与干预3 个月后研究组Peak VO2、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s)
表4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s)
注:与离院前1 d 相比,*P<0.05
?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以管腔狭窄梗阻、心肌缺血等为主要特点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发生突然,发病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组织损伤与坏死情况。伴随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心肌梗死早期急救率不断提高,控制这类患者早期死亡率,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对正常活动与生活的影响成为了心肌梗死诊疗中关注的重点。心脏康复逐渐成为了贯穿心肌梗死治疗始终的议题。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中的主要内容,在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10-11]。关于康复介入时机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尚缺乏统一定论,我院心血管科医护人员探索了超早期康复路径,在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严格参照相关诊疗指南保障康复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 个月后研究组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离院前1 d 与干预3 个月后研究组Peak VO2、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接受正性暗示联合超早期康复路径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心功能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正性暗示是一种心理疗法,通过病例特点实施有针对性地、间接含蓄地正向引导,促使患者心理、行为等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变,正性暗示既往多应用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近年来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宽,有医者[12]将其应用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提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接受治疗。正性暗示实施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病例特点选择适宜的术语,调动患者内在潜能,增强对疾病及预后的信心,从而保障诊疗配合度与训练能力。将正性暗示与超早期康复路径联合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以积极良好的状态、在充分信任医护团队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超早期康复路径是本研究的中心,介入时机前移是超早期康复的核心,选择术后12-24 h 康复介入,这一阶段患者病情初步稳定,但需要严格卧床,因而以平卧位下的四肢按摩与下肢训练为主,待介入术后时间的逐步推移给予不同的康复方案介入,让患者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术后病情控制情况与康复需求。在超早期康复路径落实中,以心血管科与康复科医师为主导,护理人员为辅助,医护团队之间密切配合。干预3 个月后研究组心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这主要与超早期康复路径中运动训练的介入逐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与冠脉扩张相关,能够改善患者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功能水平[13]。离院前1 d 与干预3 个月后,研究组心肺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将康复介入时机提前并制定科学化的康复方案,能够在保障患者心脏压力与心脏负荷适宜的前提下,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与早期活动耐量的提升,提高早期心肺功能。
综上所述,正性暗示联合超早期康复路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在改善心功能、心肺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价值突出,应用价值较高。在未来心肌梗死患者正性暗示联合超早期康复路径干预中,需要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干预方案的逐步完善,促进标准化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