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QRS 波群时限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2023-07-08王文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10期
关键词:病理性导联心电图

王文成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饮食、作息习惯不规律,同时生存环境逐渐恶化,我国亚健康群体人数逐渐增长,突发疾病也愈来愈多。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患者群体逐渐增多,每年新增至少50 万,现有患者至少200 万[1]。诊断AMI 的重要依据是心电图其中的ST 段动态变化,另外病理性Q 波也是AMI 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开放,直接PCI 对AMI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病理性Q波形成的机会越来越小,因此病理性Q 波难以作为主要诊断指标;同时对于那些ST 段抬高不显著的患者,ST 段也不能很好地确诊AMI。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传统的心电图诊断指标已不能满足AMI 的确诊需求,探究AMI 心电图新的诊断指标意义重大。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作为病理性Q 波的等位性指标,碎裂QRS 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与AMI 预后存在一定关系,然而同时存在一定争议[2]。本文将探究fQRS 波与AMI 患者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2022 年急诊就诊于中我院心内科100 例AMI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 波群形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fQRS 阳性50 例;对照组:fQRS 阴性50 例。心电图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诊断审核。心功能根据NYHA评估,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由高年资医师出具报告。

入选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MI 诊断标准:①ST 段抬高的部位反映心肌的损伤区域,对应导联ST 段压低支持该诊断。②T 波倒置受心肌缺血环境的影响。③病理性Q 波振幅≥1/3 QRS 波且Q 波时限≥0.03 s,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坏死。④注意:相邻两个以上的肢体导联ST段抬高超过1 mm,或相邻两个以上的胸前导联ST段抬高超过2 mm 都是病理性的;(2)fQRS 阳性是指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中新出现或已经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供血区相邻两个及以上导联QRS 波的三相波(RSR’型)或多相波。

排除标准:(1)电解质紊乱;(2)束支阻滞;(3)非特异性室内阻滞;(4)心室预激;(5)心室异位心律;(6)起搏心律。

1.2 方 法

心电图检查方法如下:仪器为麦迪克斯公司生产的MECG-200 心电工作站,快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连接,按照常规12 导联心电图连接方法完成连接,并快速设置心电图检查参数,其中增益=10 mm/mv,电压1 mV/cm,走纸速度=25 mm/s,心电图检查后由工作人员根据心电图作出判断。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主要指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选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版本为SPSS 26.0。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 说明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抽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卒中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s]

?

2.2 两组心功能比较

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N 端脑钠肽前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III 级和IV 级例数比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分级情况对比[±s/n(%)]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分级情况对比[±s/n(%)]

?

2.3 两组术后6 个月内MACCE 事件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血管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6 个月MACCE 事件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供血量急剧减少或直接中断,导致心肌出现严重且具有持续性的缺血,从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冠状动脉出现堵塞,无法为心肌供血;另一个则是中断供血的时间必须持续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在15-30 min 以上,就能判断心肌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坏死。所以,利用此方式也可以判断一些日常情况,比如在出现胸闷或者是胸痛症状时,时间不超过15 min 的话,是不会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其中最典型且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心前区和胸骨附近会感觉到有持续不断且难以缓解的胸闷、胸痛现象,同时还伴有压迫感,而且疼痛感也会越来越剧烈,同时能察觉到身体开始出汗,有些时候此区域的疼痛会延伸到左边肩膀、手臂、颈部或者是下颌部;还有一部分患者会伴随上腹部疼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导致一部分人群忽视以上症状的严重性;还有一部分人群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甚至不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只会出现持续性的呼吸困难,感到身体乏力,这些症状也很容易被忽视;另外一部分人群是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不会有症状缓冲过程,直接出现晕厥,紧接着猝死。面对此疾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作为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自身应该做好一切急救和预防措施,以便于应对多种突发情况,减少危害性命的现象发生[3]。

AMI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且常发生于夜间,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故需要在发病早期进行诊断,通过PCI 手术、心功能评估以及危险分层,以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及心脏康复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目前,心功能的评估主要以NYHA 分级、NT-proBNP 水平和LVEF水平为主。有研究证明,AMI 患者NT-proBNP 水平与其心功能NYHA 分级呈正相关关系,是评估AMI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后者评定的主观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误差[4]。同时,在AMI 发病早期,血浆NT-proBNP 水平和超声心动图LVEF 测定往往无法及时得到结果[5]。因此,探索一项快捷、准确的评估方式十分重要。

心电图检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技术,具有无创、便捷、重复性好等优势,在AMI 确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fQRS 波作为心电图中新的检测指标,是由于心肌梗死区与缺血区的心电活动传导不均,激动过程中综合向量不断改变,导致体表心电图产生额外的RS 或切迹、顿挫,其最早由Varriale[7]于1992 年提出概率,2006 年由Das MK 等[8]提出心电图诊断标准,并在2009 年纳入896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中发现fQRS 波是AMI 中度敏感但高度特异性的的诊断指标[9]。本研究表明fQRS 波可反映AMI 患者的心功能情况,fQRS 波阳性的患者对比阴性患者,心功能整体较差,主要体现在心功能分级偏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偏低、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偏高;fQRS 波对患者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也有一定预测作用,fQRS 波阳性患者对比阴性患者术后6 个月回访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更高。新近研究表明心电图QRS 波与AMI 预后有着一定关联[10],有文章进一步表明fQRS 波患者与无fQRS 波患者对比,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上升[11]。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Kanjanahattakij 等[12]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fQRS 波患者的总死亡率是无fQRS 波的3.87 倍,fQRS 波可作为AMI 患者行PCI 术后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这也验证了本研究fQRS 波在评估AMI 患者PCI 术后心功能及近期心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争议,尤其在再发心肌梗死上,结果显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由于抗栓方案的不断改进,各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对疾病的科学管理使得再发心肌梗死率下降;另一方面,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统计数据有偏倚。fQRS 波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发现其不仅与AMI 的诊断、预后预测价值有关,而且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也有一定的关系[13]。随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进展,以及更长期的随访,将使fQRS 波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病理性导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