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人会格工倾作向视及域干下预学策生略欺研凌究的*
2023-07-07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王成森葛梦飞
文/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王成森 葛梦飞
一、前 言
2022年3月,某社交网络平台中的一条新闻冲上热搜,标题是“小学女生3分钟被狂扇54个耳光”,其内容触目惊心,使广大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学生欺凌应该入刑”“欺凌者应该入狱”。可见,发生在校园内的欺凌事件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它会对欺凌双方甚至是欺凌事件的旁观者产生负面心理影响。通常,学生欺凌对受害者造成的结果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生欺凌的受害者由于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疏解、消除欺凌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只将问题和心结藏在心底,不告知家长、老师以及伙伴,久而久之便产生抑郁的症状;另一类是学生欺凌的受害者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欺凌行为所具有的恶劣性质和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反而盲目加入到欺负人的那个群体中去伤害别人,甚至引发了犯罪行为,从而毁掉自己的一生。因此,如果对学生欺凌不加以防治,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污染校园环境。综观当下研究,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是对受欺凌者的事后干预,而针对欺凌者的欺凌行为进行纠正和防治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相较于事后对受害者的康复干预,事前防治显然更为重要。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不成熟是其可能有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对青少年的暗黑人格倾向与欺凌行为发生意愿的相关性进行验证,探究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欺凌治理的有效路径,可以为创造一个对青少年来说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提供有益助力。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学生欺凌研究述评
发生于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最早针对学生欺凌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是L.Burk教授,他在1897年发表期刊论文“Teasing and Bullying”(《嘲笑与欺凌》)。在这篇文章中,他列举出数个表现儿童之间嘲弄和凌辱行为的例子,并描述了欺凌者采取欺凌行为的原因。后来使学生欺凌真正被引起重视并促成该现象进入大众视野的是挪威学者Dan Olweus,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学生欺凌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并在1978年出版著作《学校中的侵略行为:欺凌者和受害者》,学术界也将这本书的出版视为系统研究学生欺凌现象的开端。在这本书中,Olweus教授提出了学生欺凌现象的三个特点:欺凌者带有主观的恶意或者故意攻击性,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存在实力的不平等,欺凌者对同一被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带有一定的重复性。
我国对学生欺凌现象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不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学生欺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2001年,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教授等人发表文章《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其中通过“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对我国6,4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把学生欺凌现象界定为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认为欺凌行为的本质是事件双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力量不均衡,通常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实施攻击性行为。①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第1期,第12—17页。这是我国学者早期针对学生欺凌行为研究得出的定义。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其中对学生欺凌进行了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②《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国应急管理》2017年第12期,第15—17页。这是我国有关部门首次对学生欺凌行为作出明确定义。
在学生欺凌行为的测量方面,学术界普遍采用Buss和Perry编制的“攻击问卷”来衡量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分量表,即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和敌意。其中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主要反映的是直接攻击行为,而愤怒和敌意则是反映在情绪上的间接攻击行为。③Buss AH,Perry M,“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J Pers Soc Psychol,1992,Vol63,No.3,pp.452-459.该问卷被广泛使用,但在被翻译成中文后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表述方式不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等。为此,我国学者李献云、费立鹏等人将Buss和Perry的攻击问卷中文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包括30个条目、5个分量表,除保持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和敌意分量表之外,还增加了1个分量表,即指向自我的攻击性。①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牛雅娟、童永胜、杨少杰:《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年第10期,第607—613页。这些条目均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被我国学者广泛采用。
(二)暗黑人格研究述评
暗黑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Paulhus和Williams在2002年提出。它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种人格特质组成,这三种人格特质均属于反社会人格并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②Paulhus D L,Williams K M,“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Narcissism, Machiavellianism and sychopathy”,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2,Vol36,No.6,pp.556-563.其中,马基雅维利主义由Christie和Geis提出,主要表现为冷酷无情、擅长操纵和阴谋算计并且在解决问题时不顾道德标准;③Christie R,Geis F L,Studies in Machiavellianis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0,pp.76-79.而自恋被Freud视为一种人格障碍,通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爱慕虚荣、自我吹嘘、傲慢无礼和自以为是;④Freud S,“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London:Hogarth Press,S.E.,1914,No.14,pp.67-102.Hare在1991年将精神病态定义为一种具有反社会特质的人格障碍,⑤HARE R D,The 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revised(PCL-R), Toronto Canada:Multi-Health Systems,1991.它也一直被认为是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指标,这类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行为冲动、寻求刺激、缺乏责任感等。
近些年来,针对暗黑人格的实证研究不断深入且成果丰硕,暗黑人格也逐渐成为测量亚临床人格的常用指标。在暗黑人格测量方面,普遍推广的工具是DTDD(Dark Triad Dirty Dozen),即黑暗人格三联征十二题问卷。问卷共包含12个测量题项,三个维度分别对应四个题项,实践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⑥Jonason Peter K,Webster Gregory D,“The dirty dozen:a concise measure of the dark triad”,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10, Vol22,No.2,pp.420-432.
(三)研究假设
暗黑人格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人格特质,它时刻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并普遍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2011年,Gammon等通过一般攻击模型证实暗黑人格对人的攻击行为的发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暗黑人格会与特定的环境相互影响,从而促使个人采取攻击行为去解决问题。⑦Amy R. Gammon,Patrick D. Converse,Lindsey M.Lee,Richard L. Griffith,“A personality process model of cyber harassment”,Internation Jou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011,No.5a6.郭伟伟指出,一个人暗黑人格特质越高,其采取攻击行为的意愿也就越强烈。⑧郭伟伟:《黑暗三联征与人际关系和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可见,暗黑人格是一个人采取攻击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学术界对青少年的暗黑人格与学生欺凌之间的研究仍存在空白,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青少年攻击倾向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2:自恋对青少年攻击倾向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3:精神病态对青少年攻击倾向具有正向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中,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两个量表,即暗黑人格量表DTDD(Dark Triad Dirty Dozen)中文版、攻击行为量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这两个问卷在各自领域均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和应用,其中DTDD中文版共12个问题,主要针对青少年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人格和精神病态这三个维度进行测量;而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包括30个问题,采用五点计分法来测量一个人的攻击行为倾向。表1展示调研采用的两个量表的来源、结构与克隆巴赫Alpha系数,克隆巴赫Alpha系数的计算基于预调查数据。其中,在实证研究中,把克隆巴赫Alpha系数作为衡量调研问卷内部一致性和信效度的指标,当克隆巴赫Alpha系数大于0时即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越接近1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和信效度越好。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量表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均高于0.6,表明问卷可以用于接下来的调研。
表1 量表信效度检验
接下来,笔者通过卡方和自由度的比值(χ2/df)来判断模型的拟合状况,并通过观察IFI(增值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来对信效度进行评价;由表2可知,调研采用的两个量表的各项数值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表明模型有非常好的拟合状况,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信效度。
表2 量表拟合指标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工作进行于2022年9月至10月,地点选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一中。调研采用便利抽样,本着自愿填写、现场发放、尽早回收的原则,发放纸质问卷500份,收回纸质问卷314份。本次调研的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如表3所示,在314名调查对象中,女性占比77.1%、男性占比22.9%,平均年龄为16.3岁;高二学生居多,占比78.4%,高三学生次之,占比21.3%,高一学生最少,占比0.3%;现居住地在城市的学生占比30.6%,在农村的学生占比69.4%;独生子女占比13.1%,非独生子女占比86.9%;现阶段监护人为父母的占比99%,监护人为父母之外的其他人的占比1%。
表3 正式调研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占比情况(N=314)
(三)统计分析
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收集到的学生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确认没有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计算均数、最小值、最大值,由此确定标准差的分布状况。之后对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验证两两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检验研究变量是否符合回归分析基本条件。最后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精神病态三种暗黑人格特质对青少年攻击倾向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笔者首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11个,最大因子方差解释度为24.76%,小于40%的界限,因此可以说明笔者收集的数据并没有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量化研究中,学界普遍把峰度系数在-3至3之间、偏度系数在-8至8之间作为数据是否呈正态分布的重要依据。如表4所示,除了“现阶段监护人”外的其他变量的峰度系数与偏度系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而现阶段监护人为偏态分布,是因为本研究调研区域为我国山东省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留守学生较少,因此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实际监护人为父母,占比99%。最后,开展回归分析的必要条件为因变量符合正态分布。本研究中的关键因变量“青少年攻击倾向”的数据呈正态分布,不影响后续的数据分析,其均值约为2.12,处于中等偏下程度。
表4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N=314)
(三)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青少年攻击倾向具有正向且显著影响(r=0.443,p<0.01),自恋对青少年攻击倾向具有正向且显著影响(r=0.427,p<0.01),精神病态对青少年攻击倾向具有正向且显著影响(r=0.370,p<0.01)。这表明,三个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暗黑人格的三个维度与青少年的攻击倾向之间具有相关性,研究变量满足层级回归分析的基本条件。
表5 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N=314)
(四)假设检验结果
在这一步,笔者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前文提出的假设一一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详见表6。由模型1可知,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青少年攻击倾向的影响效应统计显著(β=0.143,p<0.001),模型的拟合优度足够好(R=0.4 4 3,R2=0.1 9 6,ΔR2=0.193),因此假设1成立;在模型2中,自恋对青少年攻击倾向的影响效应统计显著(β=0.192,p<0.001),模型的拟合优度足够好(R=0.427,R2=0.182,ΔR2=0.180),因此假设2成立;在模型3中,精神病态对青少年攻击倾向的影响效应统计显著(β=0.121,p<0.001),模型的拟合优度足够好(R=0.370,R2=0.137,ΔR2=0.134),因此假设3成立。可以看出,暗黑人格的三个维度与青少年的攻击倾向具有因果关系,当青少年暗黑人格特质越高时,其采取攻击行为的意愿就越强烈。
表6 层级回归分析结果(N=314)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选取了心理因素中的暗黑人格作为自变量,探究暗黑人格对青少年产生欺凌行为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层面,当下研究主要关注学生欺凌的事后干预,针对欺凌行为如何发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笔者通过对暗黑人格的三个特质与青少年攻击倾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验证,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刚刚起步,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学生欺凌问题时缺乏理论指导,因此笔者的实证研究可以对社会工作者的行动方向提供指引。笔者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 暗黑人格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青少年的攻击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该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马基雅维利主义是发生青少年学生欺凌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①朱亚琳、金灿灿:《黑暗三联征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7期,第1195—1209页。因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重要特征就是个人感情淡薄、自私自利,在遇到问题时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采用操纵、欺骗他人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很少为他人考虑,缺乏同理心。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通常不会采取直接身体攻击去伤害别人,而是擅用语言攻击和关系攻击去孤立对方。
2. 暗黑人格中的自恋与青少年攻击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自恋暴怒理论认为,与非自恋者相比,自恋者对人际事件的反应更加强烈,报告出更多的情绪变化和更高的情绪强度。②张丽华、朱贺:《自恋与攻击性关系的元分析》,《心理学报》2021年第11期,第1228—1243页。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常常追求所谓的“面子”,当具有自恋特质的青少年在他人面前遇到威胁或陷于尴尬时,他们往往更能产生羞耻、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迅速提高采取欺凌行为的可能性。这个结论再次证实了自恋通常会引发反应性攻击和为了获取社会地位、他人关注而进行的主动性攻击。
3. 暗黑人格中精神病态与青少年攻击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精神病态特质较强的青少年在实施激进性攻击时,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通常不会考虑被攻击者的感受,在犯错时不会产生焦虑、愧疚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为实现目标而感到兴奋,③张华威、刘洪广、和煜乾:《精神病态人格与大学生预谋性攻击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6期,第1121—1125页。这也是使学生欺凌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青少年通常难以把控自己的情绪,在遇到问题时情绪崩溃时有发生,从而导致欺凌悲剧的发生。
(二)实践启示
笔者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探究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得出科学结论,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当下,校园中针对学生欺凌的事前防治仅限于班主任老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进行个别干预的很少,因此笔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开展基础性服务,补充学校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用专业方法提供基础性服务,减轻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促进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学校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后及时与班级老师和家长联系。对暗黑人格特质较高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诉求,要做好信息收集、思想沟通和日常记录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及学习生活状况。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开展防护知识培训,向学生宣讲学生欺凌的危害和防护知识,让学生明确欺凌的方式及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保护自己。为此,可以在学校设立社工服务站,为青少年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
2. 开展支持性工作,降低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率。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给予学校人力和物力支持,保障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顺利开展,缓解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家长等组建志愿者团队,在校内开展服务。通过培养与学校教师、青少年及家长的良好关系,深化三方合作,通过家校合作预防学生欺凌的发生。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联合青少年公益组织和家委会建立公益咨询平台,提供社工专业服务、青少年无偿法律援助、紧急困境救助等;同时联系心理健康专家、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创建心理健康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心理学、法律等方面的援助,以确保他们身心健康,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
社会工作者还要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身处欺凌事件中的青少年开展服务。例如,对有焦虑情绪的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情绪安抚,纠正参与欺凌的青少年的非理性思想。家庭贫困、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欺凌行为对这样的学生及其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社会工作者应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在校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3. 开展专业性工作,降低青少年暗黑人格特质。
青少年的心理还未发育成熟,无法正确认识欺凌行为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危害。并且在青春期阶段,欺凌行为有时还会被视为地位象征而具有一定感染力,导致青少年欺凌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异常和心理问题。但是,整体性的负面人格特质(如自私自利、冷漠等),只会让学生群体产生压抑、烦闷、焦躁的情绪表现和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会出现消极行为。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联合心理咨询师、心理服务志愿者、专业和非专业人员,组建“社会工作者 + 心理咨询师 +志愿服务者”线上心理服务团队,以“一对一”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或以“一对多”的形式开展心理干预,帮助有问题的青少年降低暗黑人格特质和因受到欺凌所引发的心理创伤,利用心理层面的治疗和抚慰,引导他们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新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