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要响亮
2023-07-07
范本呈现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杨 暄
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的确“轻”了不少。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碎片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电纸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让人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曾经翰墨书香,如今手不释“机”。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碎片、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轻”阅读因此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滤与反省机制,静心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一个人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4月28日,有删改)
◆提炼
1.注重点题,“鲜明”“响亮”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如一条红线,贯串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主旨为依据。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主题必须集中、响亮。文中的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主题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比如这篇时文所涉内容丰富,文化含量极大,但始终围绕着“阅读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这一主题展开。而且作者不吝笔墨,处处点题,这就使得文章主题不仅单一、集中,而且非常响亮,可谓振聋发聩。而在考场作文中,善于点明主题尤为重要。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1)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点题、议论点题、描写点题、抒情点题等。(2)从修辞的角度看,有比喻点题、排比点题、反复点题、设问点题、反问点题等。(3)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段中点题等。
2.有主有次,“明确”“含蓄”
主题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在表述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考生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解决好这样一些问题:我的文章要告诉别人什么?我要表现什么?我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即先确立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取材料。比如这篇时文在处理内容的“明确”与“含蓄”的关系时,一方面,所有的内容都有指向性,无论是阐述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是分析各种读书介质与内容之间关系,主题表达都是非常明确而集中的,让读者能很快读懂;另一方面,在内容有指向性、能让人读懂的前提下,作者的语言适当讲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佳作展示
不拘泥于形式,重塑读书之风
◎陈祎萌
身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肩负多重使命,似乎读书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从龟甲木椟,到兽皮贝叶、帛书卷轴,再到电子书籍,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阅读不再是“是否有书”的问题,而是“如何读好”的问题。我深感,我们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当重塑读书之风气。
回顾,忆翩翩书生踱步捧读。姑苏寒山寺,夜半客船还。于万物寂然的夜晚,置身江岸,感受清风拂面,你是否会想起曹操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惜才?你是否会感慨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真心?同片星光下,同一静湖旁,我不禁向往古诗中描绘的场景——捧墨字素纸临山水,赏“绿水人家绕”的趣味景致;持三坟五典,品味“有朋自远方来”的妙不可言;八九好友传飞花令于亭中,吟咏“笑谈独在千峰上”的意味悠长。思绪回牵,不论是捧读游历还是飞花曲水,不都是古人读书之所得?今之读书,与先贤一样,都是进入广博的精神世界。古人读书尚且形式多样,我们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展眸,观莘莘学子屏上览阅。千帆竞过沉舟侧,嫩叶萌发病树前。时光列车飞驰,驶入新世纪。如今,已不见寒风凛冽时有人疾笔抄书,亦不见汗牛充栋间有人四顾茫然;只见一屏在手,无数书籍皆可珍藏,全民阅读,兼容并包。当然这方屏也有弊端,它让我们只顾低头在屏幕上寻找信息,心灵却与书中的美好越来越远。我们应当敛住目光,参赏美文,笔耕不辍。当读屏成为风尚,我们只有化零为整、静心沉思,才能得到思维的训练、收获广博的视野,也只有这样才能重塑读书之风气。
远望,绘彬彬墨客通连宇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历史车轮滚滚前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在4G将歇、5G始航之时,我不禁展望,读书方式会如何多样:是否可虚拟人物,与先贤畅聊?是否能发现宇宙,和外星文明對话?我们既邀熠熠群星捧读王摩诘的“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聆听“小蠹啾鸣”,“掌阅”王开岭的“我从不在旱桥驻足”。我们既秉持古人彬彬之态,又兼融今者新新之姿。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聚沧桑世代、万千人物于“云书房”,既丰富我们的阅读体验,也涵养我们的精神品格,万物明朗,未来可期。
彼时,云端传播阅读之风,屏上借鉴珍世典藏。面对海量的书籍,我们不必拘泥于形式,携手齐肩共读书,沉潜往复,含英咀华!
【河北保定市同济中学高三(72)班】
◆点评
这篇作文的主题非常明确,考生选取了独特的观察视角,揭示了运用多种方式重塑读书之风气的主题,发人深省,品而可悟,明确而深刻。文中运用多种方式巧妙点题,或浓墨重彩,给人以视觉冲击;或从多方面强调,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点题;或运用反复点题,前后照应。文中内容围绕主题,有主有次,浑然一体,达到了使主题集中、鲜明、响亮之目的。
【张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