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温度对谷物水分测定仪结果的影响*
2023-07-07王润
王 润
(中央储备粮成都直属库有限公司 611434)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偏高的粮食会快速变质,所以在入库前,必须对粮食的水分含量进行检验,确保水分含量符合相关标准。粮食水分通常是依据粮食中水分的重量占粮食重量的百分比来评估和衡量的,检验方法主要是105℃恒重法[1]。由于粮食入库过程具有任务量大、时间紧、环境复杂的特性,而谷物水分测定仪具有速度快,能够连续测量,测量结果数字化的优势,是入库粮食水分含量测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其易受到粮食品种及温度等外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频繁进行校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如何将影响因素与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测定结果结合起来,是实现谷物水分测定仪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研究以入库的四种粮食为试验对象,分析了粮食温度对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结果的影响,从而为谷物水分测定仪的综合高效利用,提高入库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供试粮品 小麦、玉米、稻谷、大豆。
1.1.2 仪器 BLH-5700粮食水分测试粉碎磨;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BSA224S(220G)万分之一天平;LDS-1G谷物水分测定仪;温度计。
1.2 试验方法
利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和温度计提高试验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的温度,并于20℃、25℃、30℃、35℃温度下,分别利用谷物水分测定仪及GB 5009.3-2006直接干燥法对样品水分含量进行检测,探索谷物温度对谷物水分测定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均为三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利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及建立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粮温对谷物水分测定仪结果的影响
玉米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见图1。如图1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使用国标法所测定的结果在20℃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符合现有研究的关于温度升高谷物水分含量减少的结论。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所测定的结果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差值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且所测结果均高于国标法,并于玉米粮温为30℃时达到最大差值1.11%。达到最大差值后,玉米粮温继续升高,两种方法所测的结果差值会逐渐减小。因此,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玉米水分的适宜温度为20℃以下,在粮温高于20℃之后,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会出现较大偏差,温度为30℃附近时偏差最大,此时应避免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或降低玉米粮温后再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
图1 玉米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
2.2 小麦粮温对谷物水分测定仪结果的影响
小麦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温度对小麦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使用国标法测定的水分含量无任何变化,具有一定的耐温性[2,3]。而对于小麦而言,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测定结果受温度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小麦粮温在30℃以下时,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一致,直至温度升至35℃时出现0.7%的偏差。故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小麦水分含量的适宜温度相对较广,在小麦粮温处于30℃以下时,所测定的结果都较为准确。
图2 小麦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
2.3 稻谷粮温对谷物水分测定仪结果的影响
稻谷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见图3。稻谷粮温对国标法和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测定结果均有一定影响。如图3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国标法所测定的水分含量也随之逐渐减少,而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所测定的结果呈现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两种方法在稻谷粮食温度为25℃时达到一致,此温度是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稻谷水分含量的最佳温度。若稻谷粮温低于25℃时,谷物水分测定仪所测定的水分含量会低于使用国标法所测定的水分含量,当稻谷粮温高于25℃时,谷物水分测定仪所测定的水分含量会高于使用国标法所测定的水分含量,这两种粮温条件均会影响谷物水分测定仪的准确度。
图3 稻谷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
2.4 大豆粮温对谷物水分测定仪结果的影响
大豆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见图4。进口大豆破碎粒及粉质多,吸湿性更强,在入库过程中更需要保证谷物水分测定仪的准确性[4]。如图4所示,随着大豆粮温的升高,大豆水分含量在粮温25℃以下时较为稳定,当达到25℃后,国标法测定的水分含量开始出现下降。而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的结果,则随着大豆粮温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且在较低温度时测定值要低于国标法,在较高温度时测定值要高于国标法。由此可知,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对大豆水分含量进行快速检测时,应保持大豆粮温在25℃~30℃范围内,所检测的结果以国标法为基准较为准确。
图4 大豆粮温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
3 结论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粮食温度对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和国标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粮食在不同粮食温度下谷物水分测定仪与国标法的偏差,确定了不同品种的粮食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最适宜温度。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玉米的结果均高于国标法,并于30℃时有最大偏差,在20℃以下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测定小麦的结果在高于30℃以上出现偏差,在30℃以下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测定稻谷的结果在低于25℃时要低于国标法,在高于25℃时要高于国标法,在25℃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测定大豆的结果在低于25℃及以下时要低于国标法,在高于30℃及以上时要高于国标法,在25℃~30℃时与国标法偏差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