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在杨柳枝上的诗意乡愁

2023-07-07古风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5期
关键词:折柳柳氏诗云

古风

杨柳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景观树。它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最能牵引人们的情思。清人张潮有言:“物之能感人者,在植物莫如柳。”(《幽梦影》)从《诗经·小雅·采薇》篇以来,历代诗人都有吟咏杨柳的佳作,形成了一道柔绿美丽的风景线。

杨柳是春天的模特。“春随杨柳归”(南朝人费昶诗句),春姑娘是踩着杨柳枝的旋律飘舞到人间的。无论在塞北,还是在江南,它鹅黄嫩绿,婀娜多姿,好看极了。人们赏春要看杨,颂春要吟柳,便生产出数以万计的杨柳诗篇。白居易诗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枝词》),这是写柳丝之美。汉乐府诗云:“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读曲歌》),这是说杨柳动态之美。郑谷诗云:“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柳》),这是谈烟雨江南的桃柳之美。你看春天来了,桃红柳绿,将春天装扮得如此美丽。所以,杨柳是春天的模特,春天则离不开杨柳,这可能是人们的共识了。

杨柳是乡愁的象征。汉代以来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从此杨柳枝上便系着无数情侣和亲友的诗意乡愁。崔橹的《柳》诗云:“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因此,“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在离人眼里,正如白居易的诗句所说,“青青一树伤心色”(《青门柳》),杨柳惹女子伤春,杨柳也引男子相思,因而杨柳便成为离别和乡愁的象征。正如刘禹锡所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词》)独守空闺的女子,要么“人与绿杨俱瘦”(无名氏《如梦令》),要么“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雍裕之《江边柳》)。

你看这是个多么天真的女子呀,竟然欲以柳丝系住郎船,不想让他走了。这种真挚的情感是非常感人的。南宋词人姜夔旅居合肥时说:“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淡黄柳》)鹅黄,是指浅淡的黄色;嫩绿,是指娇嫩的绿色。诗人以柳叶颜色由鹅黄到嫩绿的视觉转换,写出了早春气象之美,便成为名句。由此我还想到两个写早春气象的名句:一个是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观看春草颜色的远与近和有与无的视觉转换中,写出了早春气象之美;另一个是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巧借鸭子对于江水由冷到暖的触觉转换,写出了早春气象之美。这些名句都是古代诗人细致敏锐的赏春经验之谈。好了,我们再回到姜夔的诗句上来,诗人不仅写出了早春柳叶颜色之美,还写出了他的乡愁。“都是江南旧相识”,即这些鹅黄嫩绿的柳叶,我在江南家乡见得多了,简直就像老朋友一样,太熟悉啦!这里诗人笔锋一转,便由眼前的杨柳想起了江南的家乡。同样,现代诗人余光中旅居台湾时也说:“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春天,遂想起》)余光中曾自称是江南人,也由垂柳想起了家乡。由此看来,杨柳作为乡愁的象征,也有千百年的历史了。

杨柳也是美女的化身。“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诗句)杨柳柔婉纤细,婀娜多姿,就像温柔美丽的女子。清人张潮说:“所谓美人者,以花為貌,以柳为态。”(《幽梦影》)因此,在古代诗词中,柳态、柳眉、柳腰等便成为言说美女的话语。以美女写杨柳的最好诗篇,我以为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其中有两句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此刻在诗人眼里,一会儿是依依杨柳,一会儿又是袅袅美人,不知是美人化为杨柳,还是杨柳化为美人,两者合一,难解难分,意境优美。

唐代诗人韩翃与才女柳氏相恋,考中进士后,便将柳氏安顿在京师长安,然后回河南老家探亲。不料发生安史之乱,这对情侣被分隔两地,难以相见。柳氏为了保全自己,便剪发毁容,寄居在法灵寺。而远在河南的韩翃则时刻担心着爱姬的安危,便托人到处打问她的情况。于是,这对情侣便以词作为信笺,互诉衷情。韩翃的词云:

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里以柳喻人,开头两句相迭,情意急迫地问:柳氏情况如何?即使她依旧美丽,恐怕也难逃恶人之手吧?柳氏看到韩翃的词后,也回复了一首词,云:

杨柳枝,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柳氏说,我剪发毁容,为你守节,但是目前这个模样,你即便回来了也恐怕不会爱我了吧?陈廷焯评论说:“相忆之情,贞一之志,言外自见。”(《词则·闲情集》卷一)这两首词作中的杨柳意象就是指美人柳氏,非常感人,由此留下了一段佳话。

杨柳还是友谊的纽带。如果是朋友折柳赠别,那么杨柳就是友谊的纽带了。南朝时,曾有人将杨柳作为礼品赠送给朋友。据《南史·张绪传》记载:刘悛之在益州担任刺史时,想给齐武帝送件礼物,便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杨柳。因为蜀地杨柳枝条修长,宛如丝缕一般柔美。齐武帝见了非常喜欢,便令人将它栽植到宫殿前面,每天都去观赏。有人问他:“为何天天来看?”齐武帝便笑着说:“哈哈哈,此柳风流,非常可爱。”

丰子恺先生说,杨柳象征着友爱,也象征着和平(《赤栏桥外柳千条》)。确实是这样。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就有一个含蓄唯美的“折柳寄情”场景。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演员们手持发着绿光的柳条缓缓致意。这既是缅怀为历届奥运会做出贡献的逝者,也是对于各国朋友们的深情送别。用张艺谋总导演的话说:“今宵挥别后,一起向未来。”

需要指出的是,从汉魏以来,“杨柳枝”还作为曲调和词牌至今被广泛地使用着,杨柳由诗词意象演变为艺术意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审美文化的典型符号。

◆ 古 风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折柳柳氏诗云
基于双极性耦合磁场调控的高抗偏移偏转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孙钢坪
折柳寄情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捣练子·春
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一斛珠·灞桥折柳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试析戏曲《狮吼记》中的柳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