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

2023-07-06顾静雯

南北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常州思政传统

顾静雯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發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地方高校保护、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合理地渗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经验,就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合理应用常州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思政教育主要指的是应用一定的政治观点与思想理念,对人们施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其所在地区的群众共有的珍贵精神财富,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突出的地方特色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素材,在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当结合思政教育的需求,合理应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1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

1.1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特定区域历史优秀、意蕴浓厚、具备当地特色并且流传至今的文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内容众多,常见的有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革命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伴随着岁月的不断发展得以沉淀下来,进而演变成具备一定指导价值与教育作用的文化。

1.2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首先是独特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自身表现出独有属性,不单单存在文化实践的共性,同时凸显了当地文化面貌。国内各个地区因为自然环境、发展历史以及社会人文等存在较大差异性,所形成的地方优秀文化也极具代表性,表现出差异化的特征,能够反映出其所在地区群众独有的社会生活现状。

其次是地域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一般是因为是在其所在地区特有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其语言、宗教、风俗、建筑、服饰等各个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性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区位概念,即在某个地区范围内所产生的地方优秀文化,能够看到各个地区差异的文化特征,虽然各地文化在自身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相互融合,但从整体上来说依旧具有自身独有特色。

最后是继承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各地区在过去千百年的发展中慢慢形成的,由人创造且为人所用。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过程又逐渐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内容,而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又得以更好地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依靠世俗经验以及人们的实践活动得以有效传承,其拥有久远的历史脉络,即便发展至今依然同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紧密联系[1]。

2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2.1 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国内外形势的日益复杂,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冲击,而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有机地渗透在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辩证看待不同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构建具备我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继而弘扬民族精神。

2.2 是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手段

以常州为例,常州属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诞生了非常多的历史名人,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与思想。毫不夸张地说,常州的发展史便是一部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当地的很多优秀文化、思想和历史名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先进的思想和名人生平事迹等均能在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中发挥积极的影响,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

2.3 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策略

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以单向理论知识灌输为主,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亟须创新思政教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提高教育质量”当作教育事业在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关键,同时也为当代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平台、新资源以及新载体,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丰富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文化产品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2]。

3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策略

3.1 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确保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入心入脑,并将其转化成学生行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应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首先,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典故,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优化课程建设。其次,在编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时便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地方文化,选取一些具备代表性与感染力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认同感。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拥有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这些均可以作为素材补充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以常州为例,常州也被称为龙城,其建成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城内不但有闻名全国的天宁寺、文笔塔、太平天国护王府,同时也修建了诸多烈士纪念馆,还包括因“常州三杰”而闻名的经典红色文化。把常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能够帮助大学生领会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其传承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常州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升对大学生的凝聚力、感召力。

3.2 创新授课渠道实现思政与地方文化深入融合

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整合,除了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与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以外,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授课的渠道。当前,我们已经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这也为高校思政教育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开设线上教育平台,在该平台上设置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模块,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习惯采取混合式教育,构建现代化文化传承新模式[3]。例如,高校可以开设以常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运营的方式,定期向学生推送优秀的常州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章或者视频,转变过去陈旧的教育形式,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习优秀常州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寻求和企业合作,协同打造线上教育平台,推出系统性教育模块,借助视频、音频、图像等手段多元化传播优秀的常州传统文化与思想,让学生成为常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常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文化讲坛或者网络报告厅等,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常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3.3 打造地方特色校园环境,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校园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会在无意之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特有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来打造特色的校园环境[4]。以常州为例,传统建筑是常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元素,传统建筑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形态均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是地方文化浓缩的精华。因此,在校园环境的打造过程中,便可以充分融入传统建筑文化。一是可以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常州建筑文化室,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欣赏常州传统建筑的风格,感受传统建筑的美,同时还可以将其纳入高校对外文化交流计划中,将其打造成开放性的文化空间。二是在校园走廊建设中可以融入常州传统建筑的文化与风格,针对学校教学楼走廊或者建筑物墙面,通过图片配合语言文字的形式介绍常州传统建筑物的主要特征、文化内涵、发展历史等;也可以在一些公共区域中摆设一些常州建筑风格相关的摄影作品以及浮雕艺术品。三是,在文化宣传栏中专门留下一片区域对常州地方优秀文化进行宣传,借此向大学生宣传普及相关文化知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常州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常州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对常州特色文化的感性认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打好基础。

3.4 构建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广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依靠实践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其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整体上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因此,高校要主动把常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实践活动中来,努力给学生创设更多实践机会。

以常州为例,在涉及革命文化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思政教师便可以利用课余实践组织学生到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等历史遗址参观。这些纪念馆中陈列着“常州三杰”相关的历史文献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轨迹,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史料便可以感受“三杰”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导,從而提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感染力与影响力。高校思政教育也可以将常州文化作为主体,将红色文化作为延展,在学校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剧,鼓励学生参与,独立完成舞台剧的编排与表演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常州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舞台剧作为载体,实现常州优秀传统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常州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内容融入的思政教育中,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常州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而自觉成为常州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以支教的形式向乡村孩子传播常州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学习访问等,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常州本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迹等,去亲身感受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与品质[6]。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包含非常深厚的文学内涵、哲学思想以及人文精神,是某一区域所独有的文化精髓。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善于灵活渗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元素,不断拓展思政教育路径。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与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张卓. 以地方传统文化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1):104-106.

[2]李玉倩.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4):6-8.

[3]李婕. 依托地方传统文化创新高职思政教育体系[J]. 赢未来,2022(16):68-70.

[4]魏信平.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4):93-95. .

[5]林荣. 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3):101-103.

[6]孙建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6):15-16.

猜你喜欢

常州思政传统
常州的早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