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断的我,被奖励了灿烂的开始

2023-07-06赵不易

中学生博览 2023年13期
关键词:艺考人生老师

赵不易

脚边有悬崖峭壁,也有生机与鲜花。

第一次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是高二下半学期。高三年级的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们有幸前去观摩,而有力宣誓后的表演环节,邻班有位女生竟上台吹了一曲竹笛版的《大漠孤烟直》。她穿着并不搭配的普通校服,却笛声灵动,满面沉醉,学校里清甜的花香不时飘来,成为她似有若无的点缀。

那一幕真是惊艳。曲毕,她提及自小便热爱古典乐器与文化,未来想一辈子从事与此有关的职业。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里,只有我呆若木鸡。

因为这首曲子我早已学会,但我学的是阮琴版本。从13岁开始,阮琴于我便只是冷冰冰的考上好大学的工具。我妈的原话是:“成绩不够特长来凑,钢琴和舞蹈要花费太多时间练习基本功,权衡之下,相对简单的阮琴是艺考的最佳选项。”对此我一直坚信不疑,可此时有了对比,我的心海如有龙卷风来袭。

为什么别人对未来有如此清晰的期待与热爱,而我只能弹着自觉索然无味的阮琴应付考试?即便日后考上满意的大学,又该何去何从?我质疑自己。好在下一秒,“啪”的一声,灯光悉数亮起,看着一旁争分夺秒掏出口袋书背单词的同学,我松了口气:“没错儿,一切当然要以高考为重。”

不想打破此刻平和的我,试图将这个傍晚的片段像梦一样抛到脑后。可一个月后,日常艺考培训的课堂上,老师出其不意地说:“目前大家的阮琴和乐理知识都不错,但不同学校要求不同,保险起见,今天我们开始附带一些声乐、舞蹈和入门表演的训练。”言毕,老师竟让我们轮流起身唱歌。

弹琴的人都知道,演奏除了弹动琴弦,还需要丰富柔美的肢体语言。向来内敛不喜表现的我练习了近3年,才不再因身体僵硬挨老师的批评,此时突然让我在众人面前一展歌喉,属实为难。我紧张得脑袋一片空白,数着分秒祈祷这节课轮不到我唱时,过去一心以为考上大学便万事大吉的我,忽而意识到这个专业是对外的。艺术生很难转专业,如果坚持参加艺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需要在众目睽睽下尽情展现自己。

一瞬间我手脚冰凉,真正清晰地冒出了“要不只考文化课吧”的念头,但我随即便摇摇糊成一团的脑袋,再次按灭了这个想法。

否定自己坚持了几年的路并不容易,此刻“万马奔腾”,我用中等偏下的成绩肯定很难在最后一年时间杀出重围。

可胆量能练习克服,又一次上课前,我小声哼唱着歌做着心理准备,脑海中忽又闪过汇演时台上那个女生,她灼灼双眸中流露出的沉醉与热爱,像根鱼刺卡住我,扎得我心里猛地一疼,而后越发频繁地出现,在我裹上指甲时,当我为接下来的表演紧张得喉咙干涩时。

我不得不正面这份情绪——我知道,不论是陡然增加的艺考内容,还是那个女生追逐热爱事物的模样,都只是诱因,我想逃避的是做一个选择——要不要放弃已投入许多、稳妥但讨厌的,去选择因未知而满载可能、暂时却也不算喜欢的。

在讨厌和喜欢间做选择自然容易,但二者东加西减似乎不相上下。人生是场庞大的蝴蝶效应,短短几个字、一个转变看似简单,我却真的进退两难。我甚至掉进了自我辩论的怪圈:听到同学终于说服父母选择文科,心会漏跳半拍;而听见有人说总之先拿到一块敲门砖,又会手握拳头。而后学习时心烦意乱,艺考培训时焦虑难安。

就这样内耗了近一个月,终于挨到一天夜晚,脑袋发疼,纷扰得睡不着,我忍不住详细列出两种选择的优与劣,连带这份纠结发到微博上。发泄后的松弛刚令我染上困意,屏幕一闪,我收到一条评论:你用过导航吧?它会提示您已偏航,请立刻掉头,重新规划路线。

我愣住,心头久未散去的雾霭被骤然驱散,把客观事物运用在乱麻般的人生选项上,一切竟都开阔起来。我想起在异乡旅行时,常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反复找路,可无论走了多远、我是否已确定真正正确的方向,当导航急促地重复起那句“您已偏离路线”,我都会果断转身。彼时我已确定艺考并非我所理想的,还有什么理由始终徘徊在这条错误的路上?

我终于转过身,换到仅有的另一个方向上,发觉相比摸不着答案的纠结和木偶人一般的前进,专攻文化课的挑战更让我感受到大起大落的鲜活。

已经许久没上过晚自习的我,起初连续几天一在傍晚时趴在课桌前,就感到身心疲惫、坐立不安,为此我特意用“番茄学习法”打磨自己的耐力。一切都似从头开始,不会做的题目太多,我就干脆每逢课间蹲在办公室门口看题目,以便隨时找老师讲解……

我像打小怪兽闯关,将难题一个个击败,换来一点点前进,只是步伐太小了。最难的,是大家在一起拼尽全力,而先前因练琴而与他人落下的差距,始终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压制着我和我心里的火苗。

被现实的冷风吹得左右摇摆时,偶尔也会想偷懒、略微地动摇,但我每念一遍微博上那条评论,就会立刻精神百倍地背书做题。

不知不觉,3个月时间过去,艺术生的统考和校招陆续开始。我妈提醒我:“反正先前也有底子,要不请几天假去试一试、保个底?”我迟疑一秒,笃定地摇头:“我不想再浪费时间,也不想给自己留退路。”“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呢?”“那就复读一年。”我脱口而出。

高考这条“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路,先前我以为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当我真正投入进去,把它放进人生这个计量单位,我才明白要专注走自己的路。

脚边有悬崖峭壁,也有生机与鲜花。偶然一次学文言文,看着解析里有趣的人物心理分析,加之先前被情绪困扰了那么久,我突然对心理学产生了些许兴趣,查询时看到这个专业文理科兼收,我一下雀跃起来,心头最后一块碎石子也被丢了出去。

毕竟它不仅是我未来的备选,还是一份礼物,将我心间最后一点儿因迷茫而滋生的慌张稀释,让我觉得,在不错的路上慢慢走,就会越发清晰下一步在哪。

“您已偏航,请重新规划路线。”其实后来细想,这句适用于许多做选择的时刻。话不带任何偏向,却横冲直撞到你心里。

而那以后,我似一下成长了许多,我再不怕逃离所谓的安全区,遇事即刻分析利弊,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在及时止损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灿烂的开始。

猜你喜欢

艺考人生老师
我的艺考之路:播音,想说爱你不容易
Creative Cram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独一无二的你
艺考“不易”,应回归理性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