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棱镜”式描绘景物

2023-07-06孙忠莲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多棱镜特写镜头广角镜头

孙忠莲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我们需要使用哪些方法,才能将景物的美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呢?

如果我们手里有一面多棱镜,就会发现轻转哪怕一个很小的角度,景物都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下面,我们以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三篇文章为例,学习如何使用“多棱镜”,让笔下的景物多姿多彩。

一、多种感官综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景物描写需要绘色、绘形、绘声,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需要尽可能地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进行生动描摹,使景物描写更加鲜活灵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朱自清的《春》便是多感官描写的典范。文中,“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描写;“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是嗅觉描写;“鸟儿的喉咙”是听觉描写;“繁花嫩叶”“牧童短笛”是视觉描写。这样通过多种感官描摹春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湛秋也是此中高手。《雨的四季》中,“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是视觉描写,“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是听觉描写,“呼吸变得畅快”是触觉描写,“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是嗅觉描写。作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描写景物,达到“沉浸式”体验景物美好的目的。

二、多种画面组合:并列画面+画中画……

为了把景物描绘得更加丰满立体,《春》一文借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个画面展现春天之美。《济南的冬天》把济南的冬分解成小山、小雪、小村庄、不结冰的水等多个画面来表现济南冬天之温情。《雨的四季》则依据题目把雨景分解成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冬天的雨,以此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

此外,每一个大画面中还包含数个小画面。比如《济南的冬天》的“小雪图”,可继续分解成山上矮松图、山尖图、山坡图、山腰图,从而收到“画中画”的表达效果。

无论是并列画面还是画中有画,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让景物描写收获“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双重表达效果。

三、多种句式错落:长短句+语气句式……

《春》中有这样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短短一段却涵盖了两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九字句以及其他更长的句子,音律跳荡,活泼轻快,衬托出景中人愉悦欣喜的心情。

再如《济南的冬天》:“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一段不仅句子长短错落,还包含着否定句、祈使句、反问句等多种句式,韵律感十足。

四、多种镜头交替:广角+特写……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是《春》的广角镜头;“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是《济南的冬天》的广角镜头。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是《春》的特写镜头;“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是《济南的冬天》的特写镜头。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是《济南的冬天》的远景镜头;“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是《济南的冬天》的仰角镜头……

优秀的作者都有一双犹如高像素镜头一样的眼睛。广角镜头、远景镜头、近景镜头、特写镜头、仰角镜头、俯角镜头——都是写出最美风景的“秘诀”。

五、必须景中有人:景物+人物

无论你用多棱镜的哪一面看景物,都会发现人在景中。比如朱自清寫《春》就离不开“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老舍写冬天,要写“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也要写充满烟火气的“小村庄”。写小雪的时候是不是雪中无人?当然不是。他把山上的矮松比成“看护妇”,把草色比作“花衣”,都直接关联到人。《雨的四季》自然也要写人在雨中的情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人物,让景物有了灵魂;写人,其实就是为景物“点睛”。

在景物描写这面“多棱镜”中,还有多种修辞手法、多种色彩层次、多种形态描摹、多种情感抒发……只有正确使用这面多棱镜,我们笔下的景物才会多姿多彩。

猜你喜欢

多棱镜特写镜头广角镜头
上海夜景
挑选超广角镜头该看什么?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浑身“长满”滤镜的手机壳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