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2023-07-06蔺丽燕
蔺丽燕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经历磨难之后依然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断做出新贡献,与深藏在民族血脉中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历史和现实反复昭示,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家国情怀始终是我们最深沉的心灵底色。青少年更应该厚植家国情怀,将“小我”融入“大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生力量。
人物传奇
陈金水:到祖国最艰苦的西藏去
在茫茫的藏北,唐古拉山南麓,有一个又高又远的地方,叫安多。安多有“三多”,风多、雪多、冷天气多。在这里,有一个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人称“天下第一气象站”。所谓“天下第一”,不仅指它的海拔之高,还指它的环境之苦、坚守之难。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人却一直默默坚守,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金水。
1956年,陈金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只身来到青藏高原。他在安多建起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在双湖无人区进行“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在昌都为所有台站进行综合技术改造……一干就是33年。青藏高原终年积雪,万里无人,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由于低压高寒,他和爱人十几年如一日吃着夹生饭。在常年被白雪覆盖的地方开展气象观测,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记录了数万个数据,无一差错,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解读
陈金水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这一选择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担当。三十余年在高原工作,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诸多困难:低压高寒,万里无人,荒凉孤独……但对陈金水而言,这些困难并没有成为他扎根高原、奉献高原的绊脚石。他以朴素的价值观、超强的行动力,让自己成为了青藏高原上最具生命力的一棵树,最令人动容的一处风景。
陈金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
刘军、王娟夫妻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防火瞭望员。他们常年与森林为伴,与寂寞为伍,默默无闻地担当着“绿色守望者”。夫妻二人先后担任过防火检查站检查员、营林区护林员以及林海深处两座望海楼的瞭望员,经历过零下数十摄氏度的严寒,承受过“感觉能把人刮走”的狂风,忍受过与子女常年分离的煎熬。检查站的日子是寂寞的,连糊墙的旧报纸,刘军都能读好几遍。年幼的孩子被送到姥姥家,留下的几张照片,夫妻俩翻了又翻,怕磨坏就藏在信封里,想得厉害才拿出来看看。
在望海楼工作的那些年里,刘军、王娟夫妻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夜晚为了能准时瞭望汇报,他们养成了和衣而睡的习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懈怠。
在森林防火技术不断提升的今天,虽然有了卫星、红外线监控等高科技设备,但人的坚守依然不可缺少。一对对像刘军、王娟这样的“望海楼夫妻”默默守护、无悔付出,为塞罕坝森林资源的安全保驾护航。
解读
刘军、王娟这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夫妇不忘初心,牢记自己作为林场防火瞭望员的责任与使命。他们舍弃小家的团圆,守护了林场的安全,更为绿色中国、生态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他们夫妇二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的塞罕坝精神,更看到了散落在中国大地上无数守林人的家国情怀。他们让绿色遍染山头,让华夏大地处处显现生机。
高琪:一生只为防一病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983年,高琪大学毕业后到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工作。他长期在农村地区从事疟疾防治工作,多次深入边远贫困乡村进行调查研究。每年夏天疟疾流行季,他都会深入乡村,白天进行疟情调查,夜里通宵达旦捕捉蚊子,研究蚊子种类、密度和生态习性,甚至以自己为“诱饵”进行蚊媒监测,观察蚊子的活动情况和叮咬高峰。
择一事,忠一生。在40年的“抗疟”生涯中,高琪几乎跑遍了国内每个疟疾流行的省份,他多次受委派赴内蒙古、宁夏、广西、四川等地指导重症恶性疟疾救治,成功挽救超过300位恶性疟疾危重病人的生命。
在高琪看来,一个人成为专家并不值得骄傲,能培养和指导更多的人成为专家才更有意义。至今,高琪已累计培训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学员,先后赴20余个疟疾流行国家进行技术培训,并指导援非疟疾防治中心建设。2022年8月,高琪获得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解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人只有把梦想写在大地上,只有将梦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会有意义、有价值。作为一名医生,高琪把奋斗的脚印镌刻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将调查、研究、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只为在抗疟路上走得更实、更远。他的博爱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沈杰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内物联网领域专家。36岁那年,他选择回到家乡,运用自己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技术,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现代生态渔业。
与任何一位创业者一样,沈杰的创业路也走得很艰难,管理、研发、销售、现金流、贷款,以及村民的不理解,都曾是他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沈杰想了个办法,给养殖户免费安装试用鱼塘传感器,监测水质。几十户养殖户试点安装后,尝到了物联网养鱼的甜头,鱼塘的活计轻松了许多,关键是水质好了,产值也增加了许多。这让原先不少观望的养殖户主动找上门要求安装传感器。
沈杰说:“物联网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职业,而是融于血液。因此,如何让它落地,培育、孵化新的行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我的使命。”通过技术的改造实质性提高传统产业的运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让传统产业走上智能、生态、高效的发展道路,让科技造福更多的百姓,这是沈杰最大的理想。
解读
沈杰选择回到家乡,将所学转化为科学技术,他希望用这些技术改变千千万万个渔业养殖户的命运,把沉睡的农业唤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沈杰用物联网技术让渔民受益,让传统渔业搭乘新技术的快车,走上了高效、高产、高收益的富裕之路。他将个人的理想与渔民的切身需求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职业与产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与智慧,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这就是沈杰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