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芝文:一个人撑起一项国家非遗

2023-07-06原水

知识窗 2023年6期
关键词:陶瓷书法

原水

“我是天天在做‘芝麻大的事。”王芝文拿自己的名字打趣道。可就是这“芝麻大的事”令他成为陶瓷微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唯一传承人。

王芝文从小就爱好书法和美术,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对古代经典著作颇有探究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他从美术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陶瓷厂负责陶瓷设计。说起与陶瓷微书结缘,王芝文称自己“从小就有颗喜欢古董的心”。

由于喜欢书法,王芝文从小对中国古代微书工艺很感兴趣,但古人多将微書写于布、绢或纸上,不易保存。他想,能不能将微书写在陶瓷上呢?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试试吧。很快,他在陶瓷上写的字越来越小,小到别人认不出来,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选择这条路,基本就是与寂寞结缘。”王芝文说。自从开始创作陶瓷微书,他放弃了业余爱好,甚至没看过一集电视连续剧。刚开始,王芝文的创作条件非常艰苦,盛夏天气炎热,蚊虫横飞,又没有空调。在陶瓷上写那么小的字,王芝文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甚至物我两忘,且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往往结束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蚊子咬得全身是包。

陶瓷又不同于其他材质,要经过烧制才能完成。每一件陶瓷微书作品都需要经过3次烧制,烧制过程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每一件作品背后往往都有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前,王芝文应邀制作一件《三虎图》的陶瓷微书作品参展。8个月过去,前两次烧制都顺利完成,可是就在最后一次烧制时,作品出炉时意外出现了一条小裂缝。“当时简直是心在滴血!”王芝文说。最后,他只好临时换了另外一件作品去参展。

王芝文的陶瓷微书作品,除了在微书材质上有所创新外,还在书写风格上独树一帜。他说:“我把微书在陶瓷上写成画,使它既是书法,又是绘画。”陶瓷微书作品远看是一件造型艺术品,近看是一幅画,拿放大镜细看,才能看出画里密密麻麻的汉字,可谓集诗、书、画、瓷为一体。因此,王芝文的陶瓷微书作品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多年来,王芝文的陶瓷微书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金奖三十多项,其代表作陶瓷箭筒《三国志》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殊荣。王芝文历时7年创作才完成陶瓷箭筒,这件作品高85厘米,直径29厘米,他在箭筒的外壁写下整部《三国志》,一共35万多个繁体字,真是让人“叹微观止”。

2014年,陶瓷微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特殊之处在于,王芝文既是它的创造者,又是唯一的传承人,他“一个人撑起一项国家非遗”。然而,这也是王芝文最担心的事,他不想陶瓷微书成为一个人的艺术。

王芝文从艺30年,他总结出要想做好陶瓷微书的几大要素,并认为这些要素缺一不可。比如,身体条件、心理素质、书法功底、美术基础、古文素养、陶瓷知识等。因为有如此高的门槛,所以才使不少学徒知难而退。事实上,对陶瓷微书感兴趣、想学的人不少,但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在他所有的学徒中,目前没有一人能出师。

现在,王芝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播陶瓷微书这项技艺上,他的作品也不断走出广东,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大展馆展出。他希望将陶瓷微书这一艺术瑰宝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能有更多的人继承这门技艺并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陶瓷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漂亮的陶瓷彩绘
金意陶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书法欣赏
书法类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