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3-07-06王翠谢彩华钱勇

新农民 2023年16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种鸡技术要点

王翠 谢彩华 钱勇

摘要:鸡的产蛋期一般是指从育成期结束到淘汰前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生产当中不利于母鸡产蛋的因素,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鸡群健康和产蛋的良好环境,能够有效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给养殖户创造非常可观的生产效益。本文重点讲述种鸡进入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 15周龄到光照刺激期间的饲养管理

1.1 管理思考

这个阶段的鸡只的管理原则是确保种母鸡平稳均匀地度过性成熟和产蛋,种公鸡保持良好的均匀度和良好的身体条件,提高种公鸡的受精率。在鸡只从小到大直至性成熟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把握饲养管理密度以及采食和饮水位置,基本上也就掌握了鸡只的个体发育和鸡群整体发育的关键,并且有助于提高鸡群的均匀度,缩小性成熟的差异,保持鸡群的最佳身体状态和生殖系统的健康度。另外,要注意,在鸡只15周龄之后,工作人员要注意降低鸡只的饲养密度,适当增加采食和饮水量。第二性征的发育,如种母鸡耻骨间距逐渐增大以及种公鸡和种母鸡脸部颜色逐渐变红是一个判断鸡群性成熟发育进展很好的指标。

1.2 饲养密度

众所周知,饲养密度会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1],因此种公鸡和种母鸡的饲养密度一定要把控好,一般情况下,种公鸡15~20周龄的时候饲养密度是3~4只/m2,20周龄~淘汰期间的饲养密度是3.5~5.5只/m2,种母鸡15~20周龄的时候饲养密度是4~8只/m2,20周龄~淘汰期间的饲养密度是3.5~5.5只/m2。

1.3 目标体重

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目的就是使鸡群按照标准体重曲线均匀生长发育,并均匀过渡到性成熟。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精细规划每周能量摄入以及体重的增加值。这个时期定期监测和记录体重以及鸡群的均匀度对于生产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这个阶段鸡群没有达到要求的周增重,则会造成其生产性能严重下降,如常见的开产推迟、初产鸡蛋比较小、不合格的蛋、畸形蛋、无精蛋数量增加、鸡群的抱窝性增强、体重以及性成熟的均匀度降低、高峰期的产蛋率降低以及公鸡和母鸡之间的性成熟的同步性差。相反,如果这个阶段的鸡群体重高于标准体重过多,同样也会对鸡群的生产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2]。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两种情况都不发生。

1.4 饲料类型和能量水平

这个阶段的鸡只如果营养供给不足,则会造成均匀度下降,当饲料类型改变的时候,养殖负责人需要用心比较两种饲料之间的配方和能量比。需要更换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如更换后的饲料能量低,则需要相应的增加饲喂量等。

1.5 光照要求

这个阶段的鸡只每天保持恒定的8h光照时间很重要,适当给予光照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好的应答。

1.6 育成转群

将育成鸡转群到产蛋鸡舍是一种常见的饲养管理方法,转群时间要根据鸡舍的类型确定。一般情况下,密闭式的产蛋鸡舍,转群时间不要晚于21周龄,对于开放式的产蛋鸡舍,转群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3周龄。这里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的鸡舍,转群时间都不能早于18周龄。转群前一天和转群当天可以适当增加饲喂量,用以减少转群造成的应激反应。转群当天的早上不能饲喂鸡群,但可在产蛋舍内的饲料槽中添加好饲料,以便转入的鸡群能够及时吃到食物。转群后的第一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饲喂量。

2 种母鸡光照刺激至产蛋率5%的饲养管理

2.1 管理思考

这个阶段的母鸡要做好定期增量的工作,这对于母鸡的均匀性成熟、丰满度以及准时开产等都非常重要。另外还要严格按照光照程序对鸡群施加相应的光刺激,以便其准时开产。光照刺激时间可以参考8h制,但是这个阶段也可以增加光照时间,至于什么时间增加光照这要看鸡群的均匀度,鸡群的均匀度比较好的话,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如果均匀度不好,可以适当推迟一周。这个阶段出现任何的饲料、饮水、管理、疾病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对生产性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场工作人员要按时观察和记录鸡群的均匀度、体重、采食时间等情况,如果均匀度、采食量或者增重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要将这些情况及时上报。

2.2 地面鸡蛋

生产上可以经常看到地面上的鸡蛋,地面蛋不光是生产上的损失,同时也会带来卫生方面的安全问题,对于种母鸡,要适当训练使其习惯性在蛋箱内产蛋。减少地面蛋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确保种公鸡和种母鸡性成熟同步、光照强度分布均匀,避免角落和斜坡出现阴影、从28日龄安装栖木、尽量在鸡舍内多走动,捡起来地面蛋、管理好公母比例,避免过度交配、设定好饲喂时间、避开产蛋高峰期等。

3 产蛋率5%至产蛋高峰期种母鸡的饲养管理

3.1 管理思考

这个阶段要考虑的重点是平衡设备、饲养密度、采食、饮水位置的工作。因为产蛋初期种母鸡必须要持续获得增重,从而尽可能促进产蛋率和孵化率的提高。种母鸡的饲喂必须要满足其自身的增长和产蛋率的需要,同时也要避免过度饲喂。如果饲喂量过大,不但不能提高其生产性能,还有可能造成卵巢发育不佳和体重超标,从而导致种蛋的质量不高,孵化率降低,有时候还会出现卵黄性腹膜炎和脱肛现象的发生。

3.2 采食时间

从采食时间上就可以计算出来鸡群能量摄入的多少,这里的采食时间是指鸡群吃完一天的饲料所需要的时间,饲喂的饲料较多的时候,鸡的采食时间会适当延长,如果饲料不足,鸡只的采食时间会缩短。采食时间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周龄、温度、饲料量、饲料的物理性状、饲料的成分等,因此,采食时间和绝对采食时间同样重要。另外,饲养人员也要按时监测和记录采食时间,如果采食时间有很大的变化,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上报处理。

3.3 蛋重与饲喂的控制

每日称量一下蛋重的变化趋势是判断营养摄入量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蛋重下降,营养摄入过量可導致蛋重增加。因此,应当根据实际蛋重与预期蛋重的偏差对饲喂量进行调整。这里要注意的是在称重的时候,每天称量120枚鸡蛋的总重即可体现出群体的蛋重情况,所选取的鸡蛋应当是第二次蛋窝收集的蛋,避免称量到前一天的鸡蛋,双黄蛋、畸形蛋等要剔除。

4 光照刺激到产蛋高峰期的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4.1 饲喂思考

这个阶段控制种公鸡的体重比较困难,最好每两周检查种公鸡的体况、平均体重以及周增重,以保证种公鸡保持最佳体况,防止体重过度超标。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公鸡和母鸡混群饲养,公鸡偷吃不到母鸡的饲料,而且交配行为过于频繁,从而容易造成公鸡饲喂不足的情况发生。如果公鸡饲喂不足,则容易出现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活跃度低等现象,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则随着这个情况的发展,种公鸡的鸡冠会变得松弛,体重和体况也会下滑,脸部和肛门颜色也会变得暗淡,最终发生换羽。

4.2 公母比例

要想保持这个产蛋期的受精率,每个鸡群公母鸡数量要配置最佳。交配活跃的种公鸡的数量不能过多,过多会导致过度交配,干扰交配以及交配行为异常,这些异常的交配最终会导致受精率、孵化率和产蛋数的集体性下降。随着鸡群的生长以及产蛋量的下降,也要适当调整种公鸡的数量以维持正常的受精率。此外,还要及时观察和淘汰不合格和不交配的种公鸡。

5 产蛋高峰至淘汰种公/母鸡的饲养管理

5.1 种公鸡管理要点

产蛋高峰后种公鸡的管理原则和高峰前的基本是一致的,随着种公鸡周龄的增长,控制其体重和体况非常重要,要不断调整其饲喂量使其达到渐近稳定的周增长,从而使其受精率持续得以保持。定期从种公鸡栏内抓取称重,同时进行相应的评估,以确保种公鸡一直处于理想的体况,膘情以及肛门色泽,保持这些良好的性状就可以保证种公鸡在生产周期中有着活跃的交配性[3]。此外,还应当对种公鸡实行淘汰机制,以保持受精率的持续性,通过淘汰体况不佳的种公鸡来保持最佳的公母比例。

5.2 种母鸡管理要点

产蛋高峰后种母鸡一定要获得与标准一致的增重,如果增重不足,则会造成总的产蛋重量降低,如果增重过快,产蛋高峰后其持续性和受精率会严重下降。因此,决不能让产蛋高峰期的鸡只失重,应当给予高峰料量。等到高峰期过后,产蛋率会下降,但要注意这时候如果再饲喂高峰料,就会造成鸡只脂肪的沉积,因此,要相对减少饲喂量。饲喂量的减少要在高峰期过后总产蛋量一周内不再增长时进行。

6 环境要求

6.1 鸡场建设

鸡场在选址的时候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有可能,尽量选择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小的地方。此外,当地的法律法规是鸡场选址、鸡场高度、颜色、材料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一定要尽早咨询。其设计也要尽可能满足大型货车容易进出。至于位置和主导风向,要根据鸡场的饲养模式确定,如果是开放式的饲养模式,应当使鸡舍的长度呈东西方向,尽量避免太阳光直接进入鸡舍。

6.2 通风

鸡舍内有大量的灰尘、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有害物质如果长期暴露在鸡舍内不加以清除就会造成鸡群的呼吸道损伤,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温度控制,并且使垫料的质量变得更差[1]。因此鸡舍内的通风非常重要,通风可以让鸡舍内部环境、生产性能和鸡群都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通风系统有两个基本的模式,一个是自然通风,这是开放鸡舍特有的,通过卷帘或者风机装置来循环空气。二是动力通风,是封闭式鸡舍特有的,也就是用风机和进风口进行通风。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通风,过度通风会造成大量的冷空气进入鸡舍,使鸡群受凉,鸡只扎堆,料线和水线周围没有鸡只活动。

6.3 避光罩

避光罩在肉种鸡饲养管理过程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设施,尤其是在育成期的肉鸡饲养中,必须避免外界阳光照射,尽量用灯光保证鸡群 一天8~9小时的光照时间。有的鸡场在风机和进风口使用避光罩,这样的确可以起到避光作用,但是会降低通风能力,因此,在设计通风系统的时候,此项要着重考虑。

6.4 光照

每个时期的鸡所需光照时间是不一样的,对于育雏期的鸡,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鸡舍,雏鸡进入舍内的最初两天,应当给予23h的光照时间和1h的熄灯时间,这对于雏鸡建立良好的食欲和提高其采食的活跃性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是密闭式的鸡舍,当雏鸡达到10日龄后,应当减少光照时间,每天8h光照即可。至于光照强度,在5日龄之前,光照强度应当控制在80~100lx,6日龄之后应当降低到30~60lx,开放式的鸡舍,光照强度要控制在60~80lx。进入产蛋期,如果光照时间超过13小时或造成后期产蛋量的下降,光照时间少于13h反而会增加产蛋量。至于光照强度,只要保证鸡头部位置的光照强度在30~60lx之间即可。

7 营养

育雏期的种鸡使用的饲料最好是筛滤过的颗粒破碎料,正常情况下要饲喂到28日龄再换料,同时要注意育雏期的谷物颗粒料不可过分的磨碎,以免雏鸡挑选一些颗粒较大的饲料吃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育雏期结束后要马上换成育成期饲料,同时要注意观察种鸡的体重变化,确保种鸡能正常生长发育。如果28日龄种鸡体重一直不达标,则要将育成期的饲料往后推迟1~2周饲喂。此外,还要注意由于在育成期饲喂的饲料量减少,如果不能很快均勻地将饲料分散到鸡舍,鸡群的均匀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降低育成料的能量,增加饲喂量,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对于产蛋期的鸡群,大多数是没必要使用一种以上的产蛋期的饲料的,产蛋高峰过后可以通过减少饲喂量就能满足种鸡每天对氨基酸需求量减少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加钙量实现种鸡随着年龄增长对钙的需求的增加。

8 健康管理

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与鸡场的饲养管理是分不开的,如饲养管理不当与其他应激因素会加重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感染、开产前过度刺激种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双黄蛋数量增加等。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卫生管理,尤其是要做好鸡场的清粪、除虫、清尘、消毒等工作。二是死鸡处理,要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对病死鸡进行处理,如焚烧、堆肥、化制等。三是免疫,要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并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 刘玮,韩海霞,李大鹏,等.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22,34(11):11.

[2] 汪全生,庞利娜,邵磊,等.开产前体重对"京粉1号"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7,39(20):4.

[3] 陈合强.影响肉种公鸡交配活跃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8,39(9):2.

[4] 王姝婕,梁玉颖.夏季鸡舍通风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9):3.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种鸡技术要点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种鸡防疫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