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应用要点

2023-07-06韩传廷聂军刘守征

新农民 2023年18期
关键词:小麦种植施肥技术应用要点

韩传廷 聂军 刘守征

摘要:在我国,小麦是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境内种植面积广阔,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食物。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高速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对农作物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施肥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简要概述小麦肥料施加的现状,深度探讨种植期间为其施肥的重要性,研究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小麦种植;施肥技术;应用要点

现阶段,我国的小麦作物年产量一直高居世界领先位置。小麦中还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由此可见,在该作物的种植时,科学有效的施肥手段直接关乎小麦作物的品质和年产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运用现代化的施肥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小麦作物的增产增收。

1 小麦施肥的现状

截至目前,仍有少数农民认为普通化学肥料就是农家有机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都没能实现有机肥的有效利用。因此,时常会发生小麦产量下降的情况。出现相关问题的根本在于不能妥善应用有机肥料,致使农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不断流失,长期发展下去土壤的组织架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旦没能有效处置,极有可能导致农田丧失肥力,该区域不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在小麦作物种植的过程中,部分农民群众没有掌握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差异性和特点,没能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为作物施肥。除此之外,仍有大批量的农民只是依靠过往的经验,利用主观思维施肥,不能完成肥料的科学调配工作,致使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粮食减产。另外,不同的小麦种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少数农民通常认为含氮元素的化肥是通用肥料,经常容易使用过量,导致小麦作物的抗病能力下降,抑制小麦的正常生长。

2 小麦种植期间施肥的重要性

2.1 小麥生长过程中所需肥料种类

在小麦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内,针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会随着成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开展科学有效的施肥方式。农民在施加肥料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小麦作物的生长所需,还要结合农田中土壤的肥力,直接有效地发挥肥料的功效[1]。第一,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有效,农民在施肥操作时,注入的肥料较少可能会抑制作物的生长,过多亦会造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投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当小麦进入抽穗期和分蘖期时,作物对含氮元素的肥料需求量激增,但是过量施加氮肥可能会致使小麦的稳定生长受到影响。

2.2 施肥的意义

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对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在小麦的发育过程中,根系会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营养,并将其转换成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进而满足小麦的生长所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小麦处于不同的成长步骤,对营养物质的种类和需求量都会随之不断变化。此外,根据土壤及其深层营养物质的差异性,农民需要施加不同成分的肥料。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部分区域的土壤是由水分较多的土构成,主体呈现弱碱性,该地区作物的年产量稳定,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注入足量的磷元素,保证土壤的肥力,满足小麦的生长所需。

2.3 磷元素的重要性

当小麦进入开花期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磷元素。由此可见,如果想要更快地开花结果,使小麦幼苗根部发育更加显著,提高作物品质,农民可以向农田中施加足量的磷肥。在小麦的成长周期内,如果磷原子不足,幼苗和根部的发育就会变得迟缓,容易出现植株偏小、叶片缺乏光泽的情况[2]。当作物的果实成型之前,对磷元素的需求量为最大值,当小麦正式进入抽穗期后,磷元素的需求量高达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八成。因此,在小麦成长的第一阶段,为降低花苞和嫩芽分走营养的可能性,可以施加足量的磷肥。另外,小麦在吸收磷元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下,吸收量会相对较低。当小麦进入自主发育周期后,根部会慢慢萎缩,叶片等部位汲取营养的速度会显著加快,籽粒的质量也会出现变化。含有磷元素的肥料在小麦植株内部可以提升本体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的能力,更能有效降低衰老的速度,延长结果时间,可以为增产提供保障。

2.4 钾元素的重要性

含有钾原子的肥料可以帮助小麦作物茎秆等部位的生长,提升小麦作物的抗倒伏性,提高小麦果实的质量,帮助植株提升抵抗力,为作物提供大量的维生素C和糖分物质。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一旦钾元素不足,就会导致植株发育缓慢,叶片发黄,植株无法完成光合作用。农民在为小麦施加含有钾元素的肥料时,通常情况下将其视作底肥,调配1%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小麦果实的质量和颗粒数。

2.5 氮元素的重要性

氮元素可以有效帮助作物生成蛋白质,在小麦作物茎叶和果实生长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在于氮元素的含量。当小麦的籽粒进入膨胀期前,作物对氮原子的需求量就在不断激增。在小麦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籽粒膨胀前,吸收氮原子的总量达到峰值。如果土壤中的氮元素不足,极其容易出现叶片发黄、花苞发育不完全、花芽的数量较少、产量下降、结穗不足、质量下降、植株矮小等问题。尤其是在小麦的幼苗期,需要足量的氮元素,但是如果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氮肥施加过量,就会发生晚熟的情况。

3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基础肥料

在为小麦植株施肥时,基础肥料的施加是施肥工作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国广大农民群众需要全面掌握基肥施加的方法和关键,真正完成高效合理的施肥操作。向农田中施加基础肥时,可以应用分段法,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施肥作业,将肥料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化,从根本上增强肥料的时效性。农民在为小麦作物施加基肥时,必须重点关注基肥的选取工作,确保所选肥料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所需。正是因为基肥可以为小麦的稳定成长提供保障,科学施加相应肥料还能有效提升小麦的发育效率。因此农民需要重点关注基肥施加的注意事项和关键内容,进一步提升小麦作物的品质和产值,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为国民供应安全系数更高的粮食。

一般情况下,有机农家肥经常被视作基础肥料。正是因为作物对基肥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利用农家有机肥料不但更有利于优化当地的种植环境,还能满足小麦植株的生长所需,保持农田的生态环境,避免应用化学肥料对当地的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3]。此外,在为小麦施加基础肥料时,农民还可以应用时下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总结以往的施肥经验,为日后精细化施肥创造条件,更有利于提升小麦的成活率和肥料的施加率,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3.2 冬季肥料

在小麦作物的种植时,不同的生长周期都会对小麦的最终产量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另外,为有效增强小麦的品质,都必须确保每一个工作步骤都更加高效。冬季肥料的施加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更会从根本上对小麦果实的品质产生影响,因此,农民必须提高对冬肥施加的重视程度。在我国境内,小麦等农作物经常种植在温带季风区,冬季时气温相对较低,小麦常常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因此,当地农民需要为作物施加冬季肥料,帮助小麦适应严寒天气。在农田中施加冬肥,可以确保小麦得以在自然条件下茁壮成长。另外,在冬肥施加时,农户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手段,加快小麦幼苗顺利进入返青期的速度。在冬肥施加时,主要的手段在于合理利用大量的水分子,在施肥的过程中开展浇水作业,提升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的同时,帮助作物更好地汲取养分,更高效地推动小麦的健康生长。

3.3 不同农田

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在开展肥料的施加工作前,必须全面掌握农田中的土壤成分和实际情况,确保施肥作业更加科学有效。完成上述操作后,结合田间的成分应用最佳的施肥方法,进一步提升施肥工作的时效性,确保小麦植株可以健康生长。针对年产量较高的小麦种子而言,如果农田中土壤的黏合程度适宜,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成分可能高达2%,土壤肥力强,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小麦的成长所需。所以,能够产出高质量小麦的农田中氮元素的成分较高,在施加肥料时,广大农民群众可以积极应用含有氮元素的肥料,还要避免相应肥料过多,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发生[4]。另外,在肥料施加工作中,农民还可以积极应用农家有机肥,进一步提升小麦的产能和品质。针对产量适中的农田,平均年产量占标准的1%,还有很大的提升趋势。因此,农民在开展肥料的施加之前,可以重点研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为实现小麦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便利环境。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大多数区域的农田中富含大量的氮原子和磷原子。

相对来说,钾原子的含量较少。因此,在开展施肥作业时,可以适当添加一定量的钾肥。针对晚播的农田,该区域内的小麦播种时间比其他小麦晚,为了保证作物的稳定生长,农民可以向田间施加定量的起身肥料,并且在施肥时严格把控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肥料的施加含量。另外,不同的季节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有所区别,为了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可以满足小麦的生长,可以施加相应的肥料,进而提高小麦的产值。

3.4 控制肥量

农民在向农田施加肥料时,尽管大量的肥料可以为小麦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但是土壤成分的不同,田间的养料含量也有所区别。因此,农民在施肥时,必须严格把控肥料的施加含量,相关的工作在过程中必须谨遵对症下药的原理。在施肥工作开展前,需要前往田间地头对田间的土壤成分和养分含量开展分析处理。利用科學的手段预估出肥料最佳的施加含量,从根本上增强施肥工作的科学程度。因此,当地的农民都需要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深刻认识施肥工作的实质,应用科学的手段,帮助麦苗茁壮成长。与此同时,提升施肥的时效性更有利于降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成本投入,避免肥料施加过度衍生出的烧苗毁苗问题,间接导致小麦作物减产。此外,在对麦田施肥时,农民需要充分认识到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植株对养分物质的需求量是有固定值的。通过资料得知,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比例为3:1:2.由此可见,在施肥时,农民群众可以将其视作参照,科学施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其中一种肥料含量超标,延缓植株的生长速度,还能保证小麦得以健康成长。

一旦农户在施肥时没能把控住施肥的数目时,可以应用少量施肥,大量追肥的原理进行操作。虽然前期已经施加足量的肥料,但是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内,植株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量会逐渐扩大,田间的肥料会渐渐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后续的追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当小麦植株生长至拔节抽穗期时,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农民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肥处理。并且在追肥时,农民还需要结合小麦的长势和实际情况,控制追肥量,确保追肥工作更加科学。在确保小麦健康生长的情况下,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还要保证田间的营养可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5 病虫害防治

除以上几方面外,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农民必须提升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应用科学的防治技术。现阶段,在为小麦作物防治病虫害时,可以采取化学药剂、物理、农业三种手段。其中,农业手段指的是,在开展小麦种植工作前期,为应对可能存在的病害和虫害利用有效的方法起到预防作用,将相关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化学药剂手段的意义在于,应用一定效果的农药防治病虫害[5]。尽管如此,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积极开展无污染农药的推广工作。虽然购买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多,但是可以有效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前往田间为农民普及相关知识,控制农药的注入量,帮助其顺利完成防治工作。物理手段指的是利用诱捕的方式完成病虫害的防治。因为部分害虫拥有向光性,农民可以在农田中布置一定数量的诱虫灯。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麦作物的种植时,应用科学有效的施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规范化地运用相关技术,不仅能从根本上促进作物的稳定生长,还能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所以,为有效增强小麦的品质,技术人员需要提升对施肥手段的重视程度,重点关注施肥的每一处细节,进而提高施肥的有效率。从根本上将施肥的有效率进一步提升,提高小麦作物的种植效率。

参考文献

[1] 有德宝,王宁.华北地区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应用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205-206.

[2] 耿召,单铸涛.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的应用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137,139.

[3] 李钟涛,刘婷婷.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应用要点[J].种子科技,2021,39(24):76-77.

[4] 颜兵.2种施肥方法对浅位缠泥土种植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36(6):29-33.

[5] 吉娜提古丽·阿布拉.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面积及产量的调控研究[J].绿色科技,2019(23):221-222.

猜你喜欢

小麦种植施肥技术应用要点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在商丘市的应用研究
谈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
吐鲁番设施早春番茄绿色生产施肥技术要点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