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探究
2023-07-06黄飞
黄飞
摘要 以“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为例,利用“明确核心学习目标-学生作业优化设计-多元评价多级反馈”的作业设计模式对作业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关注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作业设计初中生物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作业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不仅可以用于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时与单元作业,注重作业多样性,既要有书面作业,又要有实践活动类作业。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实践类等多样化的作业,让初中生物学作业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实现作业育人。
1 作业设计的背景分析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内容,教材将本章分为3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这一章节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
本章的知识与生活中的饮食联系紧密,教师应围绕“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一重要概念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观察发现、合作探究的体验,参与社会调查、自主设计“一日食谱”等活动,体会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本章的作业设计应侧重对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饮食的行为习惯。
2 作业设计的路径与案例示例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地方学情,将冯春艳等构建的作业设计模型简化后,得到图1的作业设计模型。
在制定核心目标时,教师需要关注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作业优化设计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时间段去考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例如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或者拓展性作业。无论哪种形式的作业,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如采用自评、组评、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
2.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作业设计
【例1】超市小调查(实践性作业)
去超市选择自己常吃或者爱吃的食物作为调查对象,如薯片、饮料等,根据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填写下表:
通过比较,我的猜想:
作业评价:小调查作业主要考察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需要从生活中常见食物的包装袋上获取营养成分表,选择所要的信息填入表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评价主要关注表格填写的完整性、数据的可靠性及学生根据数据所提出的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并记录,提出自己的猜想,该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例2】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探究性作业)
作业评价:在探究性作业中,教师应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如:(1)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能否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3)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5)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6)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7)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所给材料开展探究的过程,使作业更加具象化、可操作;通过记录实验结果以及比较释放的热量等,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作业设计
【例3】观察下图,模仿脂肪的消化过程,绘制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基础性作业)
作业评价:此作业作为课堂总结的一种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的理解,教师关注的考察点包括学生画出的图形中是否能够体现初始消化场所和最终消化场所、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是否标注对应的消化液及其反应区域。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绘制图像,帮助他们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的消化过程。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在他们的绘图过程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片信息,方便学生理解。
【例4】观察鸡小肠结构,并尝试制作小肠模型。(拓展性作业)
(1)观察鸡小肠的内部结构,如皱襞、小肠绒毛等。
(2)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书本上的小肠结构示意图,制作小肠模型,要求突出小肠的绒毛和皱襞、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特征。
作业评价:教师要关注小肠模型的整体呈现效果和局部结构的准确性,在材料、颜色、形态、位置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优秀作品进行拍照或者现场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模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真实生活中动物的小肠,在情感和认知上得到升华。学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型建构,认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作业设计
【例5】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和家人的“一日食譜”,并在备注一栏说明健康状况。(基础性作业)
作业评价:为家人设计一日食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在对学生设计的食谱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营养是否均衡,搭配是否合理。若家中有肥胖者、糖尿病人、肾炎、肝病患者等情况时,学生需要在食谱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体现出科学性。可采取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教材中指出“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通过设计“一日食谱”可以将第九章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学生结合家人的实际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食谱,更体现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健康、营养饮食的重要性。
4 结语
《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渗透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四个方面的培养,作业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需从大概念出发凝练目标,以大单元的视角在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作业的优化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在具体的实际情境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业设计模式上,初中生物学作业可以采取“明确核心学习目标-学生作业优化设计-多元评价多级反馈”的作业设计模式。在作业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基础性作业外,增设探究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记录、分析等手段,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评价方式上,根据学生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可以进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或者家长评价的方式,其中优秀作业应给予集体分享、公开展示,对于待改进作业还要进一步提要求、做指导,激励其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冯春艳,苏瑞龙,张琳,赵春苗.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路径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22(07):20-23.
[3]岑芳.设计多样化作业,助力中学生物学学科育人[J].中学生物教学,202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