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后”建筑设计师吴奋奋:既懂建筑又懂教育的设计,有时只需要转一个弯

2023-07-06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室黑板室内设计

坐落于杭州市淳安县的富文乡中心小学,在互联网上颇受关注。它是童话里的糖果屋,照片里的它拥有七彩斑斓的透明糖果色外壳,有机会到现场一睹风采,会发现有些“糖果”里面还是镂空的活动空间。课间,学生可以在“糖果”里摸爬滚打、嬉戏玩耍。这让不少城市里的家长和孩子都羡慕不已,期待钻进“糖果”屋里蹭一蹭童年的甜蜜与快乐。

富文乡中心小学是由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伟和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奋奋共同打造的一所农村小学。虽然它距离杭州市区车程将近三个小时,但它仍以充满童趣的造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参观、游览、打卡、拍照,这些动作都基于游客对学校外观的肯定。作为一所正在实际运行的学校,对长期在里面开展教学活动的师生而言,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内部环境是如何打造的,是否也如同外观一样令人眼前一亮?

“从学校建筑的教育技术等级来讲,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设计能与世界现代学校建筑高地芬兰的学校设计相媲美。”负责学校室内设计项目的设计师吴奋奋如是回答。

一间可以留住音乐的音乐教室

钟爱数学美感的黑格尔曾赞美道:“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他所在意的是二者形式上的对称、规律与平衡。要想真正使音乐恰如其分地在建筑空间中流淌,仅仅把教室的吊顶做成五线谱的式样或者钻研其他形式上的视觉美感,是远远不够的。

音乐教室是一间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室,最核心的要求是声音的汇聚与留存,而它所呈现的与其他教室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吸音板。按音乐厅的标准来说,在吸音之前,空间需要隔音;达到隔音、吸音标准之后,空间可以追求混响。当然,一所学校能够为音乐教室投入的成本是有限的,第三个要求——混响,往往不在学校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是,吴奋奋在考察了众多学校的音乐教室后发现,最基本的隔音要求都往往被忽略,即使安装了吸音板,也会成为鸡肋。

在富文乡中心小学,吴奋奋做出了从头到尾的改良。先解决隔音问题,教室多加了一堵墙,窗户多加了一层玻璃,并且安装了空调,以免天热时开窗;再提升吸音效果,他把教室带有黑板的那一面墙转了90度,也就是让它直接对着教室门。如果以老师的讲区为起点,分别画出一般的音乐教室与新版音乐教室中声波的运动轨迹,你就会发现新教室中的声音能够恰到好处地分散,也恰到好处地收拢,而此时就产生了一定的混响效果——回音在微妙的范围之内。

除了音乐教室的空间转了个弯,吴奋奋还为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普通教室设计了更多的方向。相较于一般教室只以前后两块黑板为主要功能区域,信息往往只是单向传播,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普通教室将四面墙都利用了起来:A墙区以屏幕或黑板为中心,是知识呈现的起点;B墙区以操作台为中心,是手脑结合的学习空间;C墙区集中了学生的课堂信息,是交流与讨论的平台;而以玻璃门为主体的D墙区除了是与外界相连的通道,也负责教室的光环境控制。

在这样融通而有序的环境当中,学习成了一件“四通八达”的事情,每一面墙并非只是建筑体中用于分隔空间的砖石,而是通往成长的路径。吴奋奋希望,富文乡中心小学绚丽的外观能够吸引人们探究它的内在,并且收获更大的惊喜:原来学校的室内设计有这么多可能性。

校园室内设计面临现代化挑战

广义的建筑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以学校中的图书馆为例,规划设计决定的是图书馆在学校中嵌入的形式,比如,是独栋建筑、单层空间,还是散落的书吧和读书角。建筑设计则可以概括为平、立、剖,其中平面和立面一起建构了图书馆的立体框架,剖面则与室内设计相关。至于景观设计,最典型的部分就是绿植绿地。

在现代校园建筑设计中,室内设计的细致与周到不是最直观的,只有真正的使用者才能感受到它的内部设计语言。对室内设计的认识不仅仅是个人的偏好,也是中国学校建筑设计现代化进程中亟待完善的一部分,学校的室内设计本身正随着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急剧变化而面临挑战,这也是对吴奋奋的挑战。

吴奋奋提到了梁思成的得意门生黄汇。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起草人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黄汇在教室的采光上做了令人瞩目的改良。她所设计的北京四中的教学楼采用了六边形的平面,相比四四方方的空间,实现了更加充足和均勻的采光。这听起来是一个和谐、光明而正确的标准,但在吴奋奋看来,将近半个世纪过去,这一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了。并非标准出了错,而是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黑板让位给了屏幕。

根据如何“看见”的原理,采光充足使得黑板上的白字清晰明了,采光均匀则避免了黑板在某些角度的反光。然而,这一规则却不适用于屏幕。屏幕自带光源,反而与环境光形成对抗。同时,教室的采光标准也并非整体变暗,而是要求环境光的高度可控性。于是,除了平面和立面设计,多个模式的照明系统被应用于教室中。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无论是出操还是午休,教室都有配套的灯光模式。

然而这还不够,除了服务于人的需求,教室设计还应当有助于学生成长。出于成本和维护的种种考虑,这种灯光系统并非自动调节,而需要有人主动按下按钮,转换模式,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契机。一名专门负责调节灯光的学生,与这一套灯光系统一起,共同点亮了教学环境。

除了是校园设计师,吴奋奋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主编。1996年,Windows95推出了中文版,原本需要运用抽象代码才能上网的计算机一下子拥有了直观的应用界面,那一年也成了中国非专业人士学习计算机应用的元年。吴奋奋敏锐地察觉到:他和所有的中小学教师今后都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尽管彼时一堂多媒体公开课需要计算机老师和美术老师辅助教学,PPT的制作和播放都还显得生疏,但他坚信未来的基础教育将会与计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学校的建筑形态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新的变革迫在眉睫,总要有人将技术变革融入生活空间。六边形的教室虽然不再适用,但将教室变为六边形的勇气与动力依然具有意义。

对于建筑师尤其是创造人们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师而言,文化不仅仅是高雅、优美的艺术结晶,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正如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所点明的,“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人文的意涵是建筑的应有之义,但除了概念的美感,建筑师还应关注体验的美感。

至于如何让人类在幼年、少年时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感,吴奋奋说,要成为既懂建筑又懂教育的设计师确实不容易,但有时只需要转一个弯——比如黑板和隔音墙的布局,教室的形状或功能分区。支撑他这样做的,是对环境与人关系的思考,是不囿于机械刻板的印象,敢于在设计理念与想法上作出改变的勇气与信心。

在吴奋奋所设计的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投入使用三个月后,吴奋奋到学校里随机询问孩子们的感受。一个从另一所学校转来的三年级女生回答说,这个学校更好。吴奋奋又追问:“具体是哪里好呢?”在女生思索片刻之后,他得到了“哪儿都好”的回答。吴奋奋想,尽管孩子们说不出确切的好在哪里,但他们是能感受到的——关于光,关于音乐,关于所有可能看起来理所当然的设计。

采写:俞盈盈 整理:孙丹阳

猜你喜欢

音乐教室黑板室内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长在黑板上的诗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晓黑板
黑板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教室布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明星音乐教室”牛班NEWBAND APP:胡彦斌跨界玩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