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居于其中:一种敞开式审美的生成

2023-07-06林玮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楼空旷天井

林玮

1932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叫“建筑意”。他们说,建筑除了通常所言的“诗意”和“画意”,还应有“建筑意”。这是一种很神奇却又真实存在的精神感受。这两位浪漫的建筑学家说:“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是的,建筑自有其意。

用更现代一点的术语来形容,譬如借鉴“文学性”,“建筑意”应该改称为“建筑性”更为合理。可是,一旦“合理”就失去了其合乎感性的“意”之本蕴。除了合理,“建筑”更是一种呼唤你打开所有与世界连接的感官,看、听、嗅、触,闭眼冥想,沉浸于其中的特殊媒介。人居于大地之上,却离不开方宅。“宅兹中国”,核心不是“中国”,而是“宅”。

教育学有“环境育人”一说。那种只把名人名言贴在墙上或是高悬横幅、尽刷标语的做法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我是很怀疑的。要紧的不是“触目可及”,而是“居于其中”。可以使人直观地“居于其中”者,非建筑莫属。它是一种气氛,更是一种语境;它是一种惊诧,更是一种日常;它可以使你抽离内在的自我,被外物所牵引,更可以引导你收视反听,回到安静的灵魂深处。只要你用心,总能在不同的建筑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生体验。

我是200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那时候,前任校长袁贵仁于1999年上任之初即谋划的“新主楼”(现称“前主楼”)刚刚落成。它很特殊,在视觉上体量极大,又相对开放,三面可以进入,举目是一方天井。我的发小黄旸第一次來学校看我,我们约好在新主楼前见。他远远见到我,向我走来,竟未察觉自己已走进了这座建筑。待他回过神来,一颤,自己已然在主楼之中了。这一建筑于京师广场上后延拓出一处巨大的梯形空间,用一种空旷又非无垠之感,让人猛地意识到建筑和自我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深邃的(空旷),又是可知的(有边)。

在美国杜克大学读书时,我总喜欢在午后去东校区的Lily图书馆。论建筑的外观,肯定是西区的Perkins图书馆更有冲击力,因为它靠近教堂,哥特风格极为明显,特别是六楼的期刊阅览室,可以俯瞰教堂,让人激发出禁锢中的思想自由之志。而Lily图书馆呢?它看上去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藏书多为哲学、艺术、电影等与我的专业相关,真正吸引我的是它内在装潢的中式民国风。杜克大学是宋氏三姐妹父亲宋嘉树的母校,Lily图书馆中有一间布置得很特殊的阅览室,它让我于异乡之中得以体味到一些“一点儿也不中国”的中国味。

只是,这种“味”需要“居”,需要你敞开自我、打开感官,让自己沉浸在建筑带来的特殊气氛里。此心安处是吾乡。我的故乡福建南平有一处陈氏民居,又名楠木厅,后厅天井屏墙上有朱熹手迹砖雕“居之安”三字。朱子注《孟子》,对“居之安”的理解是“自得于己”。无论是学问还是审美,无论是建筑还是思想,居之则得之,得之乃居之,一理也。

猜你喜欢

主楼空旷天井
失眠
失眠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空 旷
圆形和方形荷载作用下框架厚筏基础变形与反力特征研究
空旷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