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古代放债不向穷人收利息

2023-07-06清秋子

今日文摘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宋国孟尝君政治家

清秋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还很淳朴,故意欠账不还的不多,所以借钱都是信用借贷,几乎没有抵押借贷。

有能力放债的人,主要是权贵、商人和地主。

可怜巴巴借钱的人,当然是穷苦农民、渔民和猎户。

那时候,据说借粮食的比借钱的多,这也不奇怪,吃饱肚子才是天大的事。

春秋战国那会儿,没准儿也有“金融风暴”、失业潮之类的,当别的行业不景气时,却是放债的好时机。

所以,那时的“大款”们,都看好放债有利可图,差不多都在干这事,有的还专门把放债作为一个主要的生财之道。

那时候借款的利息也很惊人。有的是二分利,有的是五分利。据先秦《管子》一书说,当时最高的是十分利,也就是“倍贷”,年利息100%。也就是说,借出去1000枚刀币,一年里要收回来2000枚刀币。这就等于是现在所说的高利贷了。

齐国有名的孟尝君,放债的年息收入就有10万钱,靠着放债成了大富豪,养了三千门客。我曾以为他生性豪侠、出手大方,后来才知道他的钱来得这么容易,换了谁,谁也小气不了。

那时候的高官也公开放债,法律不限制。晋国大夫栾桓子就是放高利贷的好手,名义上是借款给人家,实际等于受贿。有人不缺钱花,为了向他行贿,就故意跟他借高利贷,“上贡”的钱就以利息的名义,名正言顺地送给他了。

这招数不可谓不高明。可是,瞒得过老天,瞒不过众人。他的名声因此很不好,官场和民间都认为他是“失德”。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也不都是财迷。

有的人眼光就看得比较远。有一次宋国发生饥荒,大夫司城子罕就建议,国君应该“出公粟以贷”,也就是把国库的公粮借给饥民。他还建议,命令高官们“出血”,把自家的糧食贡献出来。司城子罕不光叫别人这么做,自己也带头这样做,借给穷人粮食不记账,还不还随便,他根本就不打算收回。

这一来,饥民可算见到了大救星。春秋末年《左传》上说,粮食放出来后,“宋无饥人”。

在宋国的另一次灾荒中,公子鲍还把自家粮食全部拿出来,借给贫民。

当时的《国语》里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曾多次下指示“弃责”。楚共王、晋景公、齐景公也都实行过“已责”措施。古汉语中,“责”“债”相通,“已责”,就是终止债权债务,跟“弃责”是一样的。

这些政治家们,脑子并没有进水,他们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他们也知道,有一种财富是无可估量的,那就是民心。

老百姓是知恩图报的,贤明的政治家们这么干并不白干,公子鲍就因为舍小家、帮大家,后来继承君位成了宋国的国君,是为宋文公。

要是你光跟人家握握手、摸摸人家小孩脑袋,就指望百姓对你感恩戴德,那不是太幼稚了?

齐国田氏家族首领之一田桓子,在借给贫民粮食时,大斗借出,小斗收回,不仅不考虑利息,连本钱也没打算全部收回。他用这种方式赢得民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主动要求去替孟尝君收债。他到了薛城,让官吏把欠债的人都召来,逐个核对了“别券”,而后一把火烧掉。“别券”是古代的借款协议,形状可能和古代调兵用的“虎符”差不多。一块竹片,上面刻有借贷双方的姓名、借款数额、还款日期,然后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到还款时,双方要拿出来“合券”,还完钱再销毁。冯谖将“别券”烧毁,相当于免去欠债,欠债人喜极而泣,“民称万岁”——这该给孟尝君争取到了多少民心!

如果政治家们“口惠而实不至”,光是嘴上说要富民,却一门心思要把老百姓兜里的闲钱给挖走,那怎么能坐得稳?

(钟雨荐自《现代阅读》)

猜你喜欢

宋国孟尝君政治家
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鞭长莫及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鞭长莫及
谭拾子调停政坛恩怨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颜氏家训千古传
孟尝君识人用人高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