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5后“织男”两登央视:“黑粉”老爸我吹爆

2023-07-05静远

知音·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老潘织毛衣毛衣

静远

潘锐彬是一个普通的85后小伙,却两登央视,还被《中国日报》向全世界介绍,说他因为擅长织毛衣,被誉为“全国最会织毛衣的男生”。

然而,他与毛衣的结缘,其实并不愉快——

各种看不惯:儿子不爱武功爱女红

1986年,潘锐彬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作为家里的男孩,潘锐彬从小被寄予厚望。

妈妈朱玉娇在家里办了个小作坊,组织村里妇女一起织毛衣。别的小朋友在外嬉闹玩耍,而小锐彬安安静静地坐在一群大妈中间,一手拿着针,一手拿着线,有模有样地起针、钩线……

看着儿子整天沉迷于女人干的活,爸爸老潘扛着锄头不住地摇脑袋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成天学这个,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呀?”朱玉娇护着儿子:“小孩子嘛,也就玩一玩。”潘锐彬织得更起劲儿了。

随着家里的订单越来越多,一屋子的“织娘”也忙不过来,潘锐彬便理所应当地充当了候补“织娘”。每天一放学,还没放下书包,潘锐彬便迫不及待地搬起小板凳,拿起针线就开始织。

老潘在一旁不住地叫唤:“回来了就赶紧写作业,男孩子是要做大事的!”潘锐彬连忙瞅瞅妈妈,妈妈笑呵呵地说:“兒子放松一下,一会儿就来。”身旁的大妈们也忍不住调侃:“锐彬怎么偏偏喜欢女孩子的东西呀?”潘锐彬充耳不闻,总是乐此不疲地沉浸于编织的世界里。

一个男生成天与毛线打交道,不免会引起同学的非议。同学都笑话他娘里娘气的。暑假里,潘锐彬织毛衣赚了1000块。他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辆单车,剩余的当作零花钱。

踩着崭新的单车穿梭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里,潘锐彬心里美滋滋的,同学们的嘲笑就像一阵风一样拂面而过,丝毫改变不了他的方向。

潘锐彬还被老师虚心请教过。那天,他穿着自己织的一件带有雄鹰图案的毛衣来到学校,老师一眼看到了潘锐彬身上的“闪光点”,拉住潘锐彬将他背后的雄鹰临摹下来,还向他请教这只鹰如何织出来的。

因为织毛衣得到了赞赏,潘锐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放学后,他一路小跑回家,要把这好消息告诉爸妈。老潘刚从田地归来,汗还没有擦净,很不屑地说:“得意什么?这是后生该做的事情吗?”一盆冷水浇得潘锐彬透心凉。

20世纪90年代末期,机织毛衣慢慢占领市场,往日热闹非凡的院子变得异常冷清。老潘连忙敲打潘锐彬说:“看到了吧?织毛衣没前途的。再说,这种事本就不是男孩子该干的,以后不要想了。好好学习,凭着你的聪明劲儿,一定能考上个好大学。”

在老潘的严厉反对下,潘锐彬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织毛衣,只能偷偷把编织当成爱好,学业繁忙时,在一针一线中找到一丝慰藉。

2004年,潘锐彬高考失利,分数只够上大专,他的心跌入谷底。几年前,哥哥上大学已经花了一大笔钱,马上妹妹上高中也要钱,家里已经完全没有积蓄了。面对高昂的学费,老潘无奈地对潘锐彬说:“你自己出去打工吧,家里供不起。”

上大学?家里没钱了。织毛衣?行业没落了。潘锐彬失落又迷茫,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临近开学的一天晚上,老潘叫住潘锐彬说:“学费凑齐了,还是去念书吧。我还是那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找个好工作。”哥哥也给潘锐彬保证:“老哥刚出来工作,虽然收入有限,但节省一些,支持你上大学应该可以。”潘锐彬眼圈红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家人的爱。

大学里,潘锐彬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除了专业课,为了给自己更多出路,他又开始自学日语。毕业后,潘锐彬凭着日语优势进入一家日企做翻译,工作稳定、体面,薪水还颇高。老潘十分满意,逢人就说:“儿子出息了,在外企当翻译。”初入职场的潘锐彬也斗志昂扬,连忙回应:“爸,辛苦这么多年,也该你们享清福了。”这是父子俩久违的和谐时光。

潘锐彬所在的日企是家外贸编织企业。每天,看着机器中编织出的一件件布袋、衣服,潘锐彬心中泛起阵阵涟漪,那个久违的编织梦又开始蠢蠢欲动。下班后,一个人待在出租屋里,潘锐彬情不自禁地找来针和线,陶醉在毛线编织的世界里。

2010年,潘锐彬心血来潮,将自己平日里编织的成品放到网上卖。很快,潘锐彬就卖出了第一单:一个上海的客户,花25元买了一副手套。没多久,这位客户又花一千元向潘锐彬定了一件毛衣。潘锐彬欣喜不已。靠着口碑,潘锐彬的生意越来越好。慢慢地,织毛衣的收入竟超过了做翻译的收入,这也让潘锐彬察觉到,手工编织毛衣还是有市场的。

抱着一片希望,潘锐彬毅然辞职回到了老家。

回家当“织男”:“黑粉”老爸口嫌体正直

好好的外企白领不做,回家织毛衣?老潘快气疯了,冲着儿子吼道:“你脑子有毛病吧,大学是不是白上了?这么好的工作不要,回来织毛衣。你不怕以后饿死呀?”

潘锐彬正要辩解,老潘又是一阵教训:“你还活在十年前吗?现在谁穿这么老土的东西?就算穿,夏天怎么办?”潘锐彬默默地答道:“毛衣夏天也能穿。”老潘不住地摇头:“我看你病得不轻。”

听闻老潘家的儿子从外企辞职回来织毛线,左邻右舍讥讽他“不务正业”“啃老”。潘锐彬充耳不闻,有条不紊地开始自己的事业。

由于手工编织行业严重缩水,毛线要到几十公里外的批发城才能买到。而潘锐彬出售的毛衣纯手工定制,每件毛衣用的线都不一样,所以每天天还没大亮,潘锐彬就要坐公交车去买线。

回家后,潘锐彬钻进自己那十平方米的卧室开始忙活起来,绕线、分股、配色、数针,然后才能开始编织。织毛衣是个精细活儿,潘锐彬有时忙得一天难得吃上一顿饭。

老潘看不过去,加入妻子的行列帮忙绕毛线,还要骂儿子:“好好的外企工作不要,整天窝在家里织毛衣,你说你图个啥?”

潘锐彬耐心地解释道:“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机器织的毛衣千篇一律,没有温度,我织的毛衣每件都有灵魂,是独一无二的。”老潘摆摆手打断儿子说:“你织得再好看,也不过是个织毛衣的,混不出这巴掌大的地方。”

潘锐彬售卖的手工编织毛衣质量好,花色新,很快就打开了市场。看到源源不断的订单,老潘似乎意识到儿子不是闹着玩玩而已。虽然他嘴上还是不饶人,但几乎全部业余时间都在跟儿子帮忙。

半年后,订单越来越多,十平方米的卧室已完全满足不了工作的运转,潘锐彬索性将工作室搬到了空间更大一些的顶楼。

顶楼是用铁皮搭建的临时房,不仅酷热难耐,更要命的是一下大雨就到处漏。每次漏雨,老潘都是一边唠唠叨叨一边帮忙转移东西。有一次,雨很大,为了快速转移屋内的毛衣,老潘一脚踩空,脚踝疼得站不起来。潘锐彬慌忙放下手中的衣物去搀扶爸爸,老潘急忙拦着说:“我没事儿,毛衣要紧,都是你的心血!”潘锐彬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后来,潘锐彬和父母已应付不了眼前的任务,为了按时完成订单,他让妈妈找回以前织毛衣的大妈大婶们。那些阿姨平时都在家闲着,除了家务活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曾经在她们口中“娘娘腔”的小伙子,竟给她们带来一份稳定的收入,她们对着潘锐彬夸赞不停。

看着阿姨们围坐在院子里,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飞舞着手中的针线,潘锐彬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而这时队伍里,又多了一个人,那就是老潘。有时邻居会调侃老潘:“哎哟,也织上毛衣啦?真是上阵父子兵呀!”老潘很维护儿子,笑呵呵地说道:“我给儿子打工来着。”看到爸爸全然放下面子支持自己,潘锐彬内心有一股被理解的喜悦。

快速的扩张也给潘锐彬的小店带来了隐患。几十位织毛衣阿姨,手艺参差不齐,毛衣质量不稳定。再加上阿姨们的时间都很随机,导致毛衣的定制周期很长,客户下单后,需要等待很久才能收到货。

另外,订单太多,潘锐彬精力有限,售后服务也跟不上。多个问题聚集在一起,引起了客户的各种不满,老客户渐渐流失。而这些客户的抱怨又让新客户不敢下单。

各种问题叠加在一起,2014年,潘锐彬网店生意一落千丈,甚至半年都接不到一两单,事业一下子跌入谷底。潘锐彬明白,他这小打小闹的小作坊式运营已经跟不上发展,如果再不升级改造,就要功亏一篑了。可是升级改造,又谈何容易?

邻居们纷纷劝潘锐彬,赶紧转行,卖点别的吧。看着老潘深凹的脸颊,潘锐彬动摇了:到底是趁着网店的粉丝还在,转行卖别的,还是出门学习,突破瓶颈?

破天荒地,老潘居然支持他去学习:“学习好,多学习长见识,家里有你爸你妈坐镇,放心!”听老潘这么一说,潘锐彬心中积攒已久的压力驱散了许多。

潘锐彬报名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学习电商知识、服装设计,还和同行交流经验,不断创新编织工艺、提升时尚度,使产品的设计紧跟流行趋势。

之后,潘锐彬对大妈们进行了系统培训,保证了产品质量。他还对店铺进行全面升级,请专业团队拍摄产品的图片,用视频讲解编织毛衣的流程,对客户采用信息跟踪表单管理,确保客户的满意。为了保证物流通畅,潘锐彬又将工作室搬到了镇上……

这一波操作,潘锐彬花光了所有积蓄,一切又要从零开始。正当潘锐彬四处筹钱的时候,老潘拿出多年来的积蓄递给儿子。潘锐彬鼻子一酸,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这是你们的养老钱,我不能要。”老潘呵呵笑道:“这是借给你的创业基金,不是给你的啊!”潘锐彬感动不已。同时,潘锐彬的发小也在资金上给予大力帮助,潘锐彬终于渡过难关。

织出“爱马仕”:两登央视的高光时刻

2018年,短视频兴起,潘锐彬紧跟潮流,也在平台上做起了直播,他教网友们织毛衣的技巧,也分享自己织毛衣过程中的一些有趣事情。

有一次,潘锐彬上传了一则织面条的视频。老潘见状又开始敲打儿子:“怎么刚有点转机又整这些不靠谱的?这织出来的面条是能穿还是更好吃呀?”潘锐彬笑道:“这叫别出心裁。”果然,这条视频爆火,播放量高达6400万,增粉近百万。老潘叹了口气说:“我不懂什么粉丝,我还是去绕我的线。跟你说啊,可别过几天安稳日子又飘了。”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2019年3月,潘锐彬接到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栏目组的邀请,他决定带着爸妈一起去参加节目。老潘一时间不敢相信,说:“织毛衣都能上央视?哎呀,你和朋友去吧,我和你妈还要在家看店呢!”潘锐彬连忙劝说:“您不是一直想去北京吗,这次终于有机会带你们出去走走了!”老潘的脸上笑出几缕褶子。

参加完节目后,潘锐彬带着爸妈游故宫,登长城,一路上留下了一张又一张幸福合影。

回到广东后不久,老潘突然咳嗽,而且痰中带血。潘锐彬心里一沉,赶紧带上老潘到医院检查,结果是非常严重的肺部疾病。潘锐彬按捺住心中的慌乱,不断地安抚老潘。

潘锐彬决定将老潘接到自己身边照顾,老潘不去,说:“你的事业好不容易有点起色,我就不去拖你的后腿了!”潘锐彬劝说道:“您不在身边骂我,我干活没动力!”老潘挑着眉,拿出二十年前的语气说:“你这臭小子,男儿志在四方,事业为重啊!”潘锐彬连忙应和:“老爸说得对!”

白天帶着老潘看病,晚上做直播,还要熬夜设计款式,日复一日,潘锐彬也有点吃不消。有一天,正好赶上新品发布会,潘锐彬刚带老潘看完病,又要赶往会场,情急之下,破天荒地对落在后面的老潘吼道:“您就不能快点吗?”

话一出口,潘锐彬立马懊悔。老潘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拖着沉重的脚步,弱弱地说:“你再别带我来了,这么高的医药费,治不治无所谓,听天由命吧!”

看着老潘佝偻的身影,潘锐彬不禁想起一句潮汕地区的俗语“田螺弯弯为仔死”:田螺脱壳产子,竭尽全力,最后无法回到壳中,一生空空而去。潘锐彬心里一酸,紧紧搀扶起老潘说:“爸,您可不许乱说呀!”

为了不让老潘有空胡思乱想,潘锐彬说非常需要他的帮助,教他用各种机器绕线、分股、配色……老潘也乐呵道:“以后,继续给你打工。”看着老潘的状态一天天好起来,潘锐彬心里很温暖。

潘锐彬既当老板,又当设计师,还要当模特。为了打破传统手工毛衣带给人“土”的感觉,潘锐彬平日里非常关注各种时尚资讯,学习国际大牌服装的配色和时尚元素。经过不懈努力,潘锐彬钻研出了2000多种针法,一件毛衣的配色能超过100种,卖价高达近万元,被粉丝称为“毛衣中的爱马仕”,甚至有外国网友不远万里从国内找代购。

潘锐彬返乡创业11年,他的网店带动了很多乡亲就业,工人遍布全镇10余个村,被农业部当成“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典型案例”向全国分享。

潘锐彬也已经从一个手工毛衣编织者,转变成了手工毛衣设计师,全网粉丝破千万,还一边织着毛衣,一边走上了央视《黄金100秒》节目的现场。

老潘十分不解地说:“你这毛衣到底高级在哪里呀?”潘锐彬笑道:“大家更看重的是这种独特和个性,这也是一种‘家人的味道。”

老潘一边啧啧称奇,一边点开网友评论念道:“一个男生会织毛衣,还织得那么好看,太厉害了!”老潘又看到了俄罗斯国际新闻采访潘锐彬的视频,他眼珠子瞪得老圆问:“你该不会为了多卖毛衣,要去俄罗斯发展吧?”

潘锐彬一本正经地答道:“是呀,您不是一直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吗?趁年轻,出去闯一闯。”看到老潘着急的样子,潘锐彬笑道:“老爸,逗您的。这个采访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毛衣编织文化。您放心,我不去俄罗斯。我哪里都不去,就守着您和妈妈,织我的毛衣。”

老潘抹了把眼泪说:“我儿真的出息了,都有外国人来欣赏了。你爸我在老家种了一辈子的地,一直怕你平庸,以后再不乱操心了。”潘锐彬笑道:“您负责好好养病,别不舍得花钱,后面的事情交给我就好了。”

那一刻,父子俩憧憬着未来将有更多的惊喜和期盼,正向他们走来。

编辑/李雪莲

猜你喜欢

老潘织毛衣毛衣
老潘学车
织毛衣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藏在毛衣里的爱
织毛衣的历史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老潘和铁头
给孙子织毛衣
王迅:“老潘”代表了社会中的大多数
千万别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