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开发模式

2023-07-05周玄德邓祖涛张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

周玄德 邓祖涛 张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旅游开发模式;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23)03-0120-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体现着人类生活的印记,承载着世世代代人类活动中璀璨的智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极具民族性与民俗性的文化遗产[1]。非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已被社会各阶层人民所熟知,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国家大力出台政策以保护并传承非遗[2~3]。经过十几年来不断的实践,文化和旅游部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4]。因此,探索非遗空间分布及旅游开发模式,为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响应了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的号召,引导发挥非遗的区域特色与协同融合发展,对于传承开发非遗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非遗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法律制度的建设[5~6]、传承人保护措施与国外传承市场转化实践的探索与经验[7]。国内关于非遗的研究从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开始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生产开发、非遗继承者、旅游业发展等方面[8]。非遗空间的分布特征也是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研究范畴,基于不同区域尺度,对不同类型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尺度上包含了国家层面[9~10]、区域层面[11~13]、城市层面[14~15],类型上不断地细化涵盖了音乐类[16]、体育类[17]、民族类[18]等非遗门类的研究,研究方法多以在地统计[19~20]、空间自相关[14]、核密度[20~22]、最近邻指数[13~14,22]等空间分析方法为主,数据来源多集中在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基础上的空间化信息[9,13,18],其中省级非遗的空间分布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化。在非遗与旅游研究内容上以非遗与旅游的互动关系[19,23]、非遗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24]、非遗的旅游发展评价[25]、非遗旅游的持续性[26]等为主,结合非遗的空间特征提炼非遗资源旅游发展的模式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北省五批国家级、六批省级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非遗地理研究内容,促进非遗的活化利用,以期为湖北非遗资源传承保护及分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发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和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其中部分非遗项目是由若干地区和单位联合申请并被认证的,根据研究需要,将该类项目分别统计到隶属区域,按照非遗项目和申报地区或单位的不同统计,湖北省共有14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79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见表1),利用百度地图地理坐标查询工具,整理出湖北省非遗空间信息。湖北省行政区划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各地市相关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 最近邻指数

最近邻指数可以评估研究对象的集中程度,已得到广泛的应用[20~22],因此本文使用此方法研究非遗点数据的集聚变化情况。最近邻指数为各点实际最近邻距离的平均值与各点理论最近邻距离的比值,该计算通过ArcGIS10.8实现,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一)湖北省非遗结构类型分析

截至2021年,国务院共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557个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610个子项,湖北省共计145个子项,占全国子项的4.02% 。结合湖北省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门类和数量统计(见表2),分析发现在湖北省国家级非遗中,十个门类均有涉及,其中,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民间文学类占比较高,分别占19.31%、17.24%、14.48%;传统美术、曲艺、传统舞蹈、民俗、传统技艺均占比在5%~10%之间;剩下两类占比相对较少,占比均在5%以下。

湖北省共有579个省级非遗项目,十个门类均有涉及,占比最高的是传统技艺,达23.66%;其次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占比基本都在10%~20%之间;剩下五类均在10%以下。综上分析得出,湖北省非遗主要以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门类的项目居多,为后期非遗的再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二)湖北省非遗总体格局

将湖北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数量进行汇总统计,得到表3,研究发现:武汉市、恩施州、宜昌市非遗数量占比较大,均在10%以上,其中武汉市非遗项目数量最多;黄冈市、十堰市、荆州市、襄阳市、孝感市位于第二梯队,占比在5%~10%之间;其余几个行政区位于第三区间,占比相对较少,均在5%以下。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湖北省非遗的总体分布特征,运用ArcGIS软件中最近邻指数分析工具定量刻画湖北省非遗的空间格局,计算得到湖北省非遗最近邻指数R值为0.02174,Z值为-50.356,说明湖北省非遗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比较明显的聚类情况。结合湖北省非遗核密度分析(见图1),湖北省非遗以武汉为中心点,以“恩施-宜昌-荆州-武汉”为主侧,“十堰-襄阳-孝感-武汉”为副侧,呈现“人”字形结构,两侧向外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三)不同门类非遗分布格局

将湖北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数量进行汇总,按照门类进行划分,用ArcGIS 10.8软件对不同类别的非遗进行核密度分析(见图2),可得出如下分布特征:

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分布较为聚集,在武汉市形成了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的南部、孝感市形成三个次密度分布区。民俗类非遗在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形成的聚集区,与宜昌市、十堰市形成三个高密度分布区,在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荆州市以及恩施州形成两个次密度分布区。曲艺类非遗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南部,在武汉市、天门市、荆州市形成三个高密度分布区,在恩施州、宜昌市形成两个次密度分布区。传统技艺类非遗在湖北省分布较广,各个行政区均有涉及,在武汉市和荆州市西北部以及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的鄰近边界处,形成了三个高密度分布区,在恩施州西部、宜昌市中部、荆门市、襄阳市和十堰市北部,以及随州市、黄石市均形成次密度分布区。传统美术类非遗在湖北省分布较为广泛,在武汉市以及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形成两个高密度分布区,在恩施市南部、十堰市、襄阳市、黄石市、咸宁市形成五个次密度分布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分布聚集性显著,在黄冈市与黄石市相接的地区和武汉市、鄂州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孝感市,以及十堰市形成了三个高密度分布区。传统舞蹈类非遗分布较为广泛,在恩施州、孝感市形成两个高密度分布区,在十堰市、襄阳市、宜昌市、潜江市、鄂州市形成了五个次密度分布区。传统戏剧类非遗分布非常广泛,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但仅在武汉市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其他行政区均形成次密度分布区。传统医药类非遗分布较为集中,在武汉市形成高密度分布区,在咸宁市、黄冈市、荆门市形成三个次密度分布区。传统音乐类非遗在宜昌市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襄阳市和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的聚集区,以及武汉市、鄂州市形成了五个次密度分布区。

以上分析给出了湖北省非遗各门类在区域上分布的集聚性特征,研究发现不同门类的非遗其空间异质性明显,未来应有效结合非遗的空间分布结构,整合各类资源,形成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实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联动。

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湖北省各市州旅游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各市州统计年鉴,得到湖北省各市州近两年的旅游总人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见表4),对旅游总人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结合旅游总收入综合分析,得出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十堰市位于第一梯队;恩施州、襄阳市、荆州市、黄冈市位于第二梯队;荆门市、黄石市、孝感市、随州市、神农架林区位于第三梯队;鄂州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位于第四梯队。由此分析不难发现,湖北省旅游开发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整体表现为资源集聚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外围区域,其中武汉市、宜昌市的旅游核心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因此应结合各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其进行资源整合及区域联动开发,实现湖北省旅游的提档升级。

(二)“一核三翼三区”旅游开发模式

结合湖北省各行政区的旅游发展情况和非遗分布情况,不难发现武汉市不仅在旅游总人数与总收入上远超其他市州,非遗的总量上也居于全省第一,同时武汉市是全省的经济命脉,也是旅游开发中心,应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在湖北省旅游业中的这一核心地位。

为了有效地巩固武汉旅游核心地位,需要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次级核心城市,结合前面的分析,拟定三个支撑点,命名为“三翼”,指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这三座城市的旅游开发情况一直处于全省前列,且非遗数量在湖北省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第五,是湖北省重点旅游城市。

在核心点、次级核心区的带动下,应形成区域联动、成片发展的态势,整体归纳为“三区”,即“襄阳-随州-荆门-孝感”区、“天门-潜江-仙桃-荆州”区和“黄冈-黄石-鄂州-咸宁”区。这三个区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也息息相关,且旅游开发情况也并不突出,所以将其划分为“三区”,由此形成“一核三翼三区”旅游开发布局。

1.“一核”的旅游开发模式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经济发展好,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特大城市,为非遗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注重不同门类非遗全面发展

武汉市有22项国家级、83项省级非遗,十种门类的非遗均有涉及,其中,除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在武汉市是次密度分布,其他八类非遗在武汉市均为高密度分布。武汉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人力、物力、财力优势,承担起全省旅游枢纽、宣传、引领的作用,注重不同门类非遗的全面发展。

(2)打造非遗品牌,为非遗旅游开发树立榜样

武汉市有很多高质量的国家级非遗,他们兼具文化价值、欣赏价值、保护与传承价值,且可以为其他市州的非遗旅游开发提供参考意义。比如像汉剧、楚剧等传统戏剧类非遗,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曲艺类非遗,可以利用武汉市文化馆、京剧院以及专家的力量,将一些代表性剧目,如《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等多加宣传并演出,也可以积聚力量创造出更多新的剧目,为其他地区的非遗发展提供案例。

(3)充分传承传统医药类非遗

湖北省有145项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类非遗在所有门类的非遗中占比不高,仅占6项,且其中3项都在武汉市;湖北省有579项省级非遗,传统医药类非遗仅有28项,其中9项都在武汉市。鉴于传统医药类非遗仅在武汉市形成高密度分布区,所以武汉市应重点关注传统医药类非遗,大力保护并传承传统医药类非遗。湖北省拥有众多优秀的医疗资源,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网上查询,发现武汉市共有91家综合医院、12家中医院,除此之外,武汉市还有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个开设了中医相关专业的高校,保护传统医药类非遗,需要医院和高校一起交流合作,让更多年轻人学习并传承传统医药类非遗。

2.“三翼”的旅游开发模式

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均分布在湖北省西部,三市在地质结构、人文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均有相似之处,都是著名旅游城市、宜居城市,但三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人文环境,因此在旅游开发模式中可以相互借鑒对方的经验,但也需要注意挖掘自身优势与特点,发挥出不可替代性。

(1)恩施州旅游开发模式

恩施州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数量为99项,位居全省第二,恩施州的非遗类型主要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为主,可以打造“民族+生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可以让具有较强观赏性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歌舞类非遗,借助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唐崖土司城等旅游发展较好的景区平台进行表演,有助于传播与传承非遗,也推动了“民族+生态”的旅游发展。特别是传统舞蹈类非遗,主要在恩施州形成高密度分布区,如摆手舞、打溜子、利川灯歌等非遗,可以通过政府的推动,号召当地居民学习并表演,不仅为该地经济发展注入了非遗的力量,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2)宜昌市旅游开发模式

宜昌市一直是湖北省旅游强市,其非遗数量排全省第三,总数为86项,主要有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间文学类非遗,可打造“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的文化历史之城。传统音乐类非遗仅在宜昌市形成高密度分布区,因此宜昌市可大力宣传该类非遗,例如江河号子这项国家级传统音乐类非遗的申报地区有宜昌市夷陵区、伍家岗区、秭归县,这类非遗申报地区都较多较广,说明它对当地的影响比较深远,各县区应联手宣传此类非遗,扩大其影响力,增加旅游吸引力。宜昌市也有一些全国知名、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类非遗,如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等,政府应讲好此类文学故事,让此类非遗成为当地特色名片。

(3)十堰市旅游开发模式

十堰市非遗数量排全省第五,总数为56项,各类非遗均有涉及,包括传统医药、民俗、民间文学、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等,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举世瞩目,蕴藏的道教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武当道教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瑰宝,作为非遗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发展“旅游+健康”的旅游开发模式。十堰市生态环境优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国际候鸟养生之都”等,其作为中国道教圣地,武当武术让人强身健体、休养生息的作用一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还有武当山道教医药、中医正骨疗法等传统医药类非遗,适合发展大旅游、大健康。

3.“三区”的旅游开发模式

“三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也息息相关,然而其单个城市并没有形成显著的旅游效应,旅游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可以形成城市圈,共同合作发展旅游,带来群聚效应。

(1)“襄阳-随州-荆门-孝感”区旅游开发模式

襄阳市、随州市、荆门市、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分别拥有45项、19项、25项、37项非遗,在非遗数量上,襄阳市和孝感市在湖北省内排名分别为第七、第八名,但襄阳市的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一直位居湖北省前列。该区传统技艺、传统戏剧类非遗占比较大,该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可以发展“旅游+研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可先与本地中小学、高校合作,设计出寓教于乐的研学旅游项目,将其丰富的人文知识传播出去,如襄阳古隆中可以向学生教授诸葛亮的故事,传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优秀文化理念。该区有丰富的传统技艺类非遗,例如传统棉纺织、传统面食、酱菜、松花皮蛋、孝感麻糖等有趣的传统技艺,可以在研学旅游的活动中,加入学习制作的体验项目,不仅可以传播非遗,还可以增加研学旅游的体验感和趣味性。

(2)“天门-潜江-仙桃-荆州”区旅游开发模式

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分别拥有22项、25项、16项、54项非遗,其中,荆州市的非遗数量最多,排名全省第六,旅游发展也最好,居于湖北省前列。该区传统技艺、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类非遗占比较大,该区可以打造“民俗技艺文化区”的旅游开发模式,以荆州市为中心,带动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三市的旅游开发,为其引入更多的游客,同时也可以增强荆州市的旅游吸引力。该地的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较多,比如花鼓戏、皮影戏、跳三鼓等极具观赏性的民间戏曲,可将这些特色表演类非遗融入旅游项目,集体验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如让游客身着特定服装、学习表演乐器、参与到表演中。该区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也很多,如仙桃剪纸、天门糖塑、潜江油纸扇等,可以发展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科普展馆、技艺传习所等兼具展示与学习的场馆,一方面保护了该技艺,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游客动手制作,提高娱乐性和体验性。

(3)“黄冈-黄石-鄂州-咸宁”区旅游开发模式

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分别拥有63项、21项、11项、28项非遗。其中,黄冈市非遗数量最多,排名全省第四,咸宁市的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位于全省前列,黄冈市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居中,该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占比较大,该区有重要的红色资源,如麻城市烈士陵园、黄麻起义、龙港革命旧址等,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咸宁温泉谷、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所以可以发展“红色+休闲”的旅游模式,注重休闲式、度假式旅游。该区有黄梅戏、采茶戏等著名传统戏剧,也有孔门拳等传统体育活动,可以设计结合温泉、技艺、戏剧等各类资源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式旅游产品。

四、结论

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方法对湖北省五批国家级、六批省级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提炼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结论如下:在类型结构上,湖北省拥有国家级非遗145项,占全国4.02%,省级非遗579项,两者均涉及十个门类,其中主要以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门类的非遗项目居多。在空间分布上,湖北省非遗最近邻指数为0.02174,体现了其分布上的集聚性特征,主要分布在武汉市、恩施州、宜昌市三地,三地的非遗数量均在全省的10%以上,形态上表现为以武汉为中心点,以“恩施-宜昌-荆州-武汉”为主侧,“十堰-襄阳-孝感-武汉”为副侧的“人”字形结构,其中不同门类的分布上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不同程度的高密度、次高密度分布区。在旅游开发模式上,整体凝练为“一核三翼三区”的分布形态。“一核”体现为武汉市的注重不同门类非遗全面发展、打造非遗品牌、充分传承医药类非遗的发展特色。“三翼”表现为宜昌市打造“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的文化历史之城、恩施州推动“民族+生态”的旅游开发模式以及十堰市强化“旅游+健康”的模式。“三区”侧重连片发展思路,表现为“襄阳-随州-荊门-孝感”区完善“旅游+研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天门-潜江-仙桃-荆州”区打造“民俗技艺文化区”的旅游开发模式、“黄冈-黄石-鄂州-咸宁”区构建“红色+休闲”的模式。

(责任编辑:颜莉)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研究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