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融入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的思考
——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
2023-07-04张超
张 超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 100125)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主张,教育应是全方位的,要体现“处处有教育”,因此,教育的场所不应仅局限在学校内,而是要扩展到校外教育场所,注重校内课程与校外资源的有效衔接。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便是校外辅助教学的极佳场所。通常,博物馆被认为具备三大功能,分别是收藏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近年来,博物馆行业更加注重观众的感受,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推出众多新形式的参观活动和互动体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主动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不仅成为年轻人群的时尚打卡地,也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第二课堂”。馆校合作成为学校课堂辅助教学的有效途径,也为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形式。因此,馆校合作的模式探索便成为当今高校与博物馆行业共同面临的新命题。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历史仅有百余年的时间,与高校的合作更是时间较短、程度尚浅。在此前的馆校合作模式中博物馆和学校承担的角色分工各有侧重,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历史类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培养模式已经初具成效,其合作的契机多以历史教育为主,此模式对历史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是一次难得的专业学习机会。但对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其收获的知识仅停留在历史学层面,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应用帮助不大,这便是行业类博物馆的破题所在。
1 馆校合作的发展
早期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启蒙时期开始于19世纪末期的西方国家。1895年,英国修正了《学校教育法》,其中将参观博物馆时间计算为学时[1]。1900年,美国开始进行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探索,内容形式以针对参观访问、资源外借等为主[2]。从1960年开始,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开始变得频繁,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博物馆的资源教育价值,与此同时,超过90%的博物馆和近半数的美术馆均为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活动[3]。虽然馆校合作的机会增多,但博物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大多数人认为博物馆只是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的环节,且馆校合作不能为博物馆带来任何好处。20世纪80年代晚期,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进入越发成熟的阶段,博物馆开始与学校进行包括课程开发相关的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学校也会从观众和专业角度给予博物馆反馈,促进博物馆的改陈和更迭。经过百余年发展,目前阶段馆校合作的形式主要分为校外访问、学校拓展、教师专业发展、区域性整体合作等多个类型;合作的项目多集中于直接面向学生的项目、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集体和国家性项目、硬件设施和课程项目等[4]。
1905年,清末状元、政治家、教育家张謇创建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张謇甚至有“盖有图书馆、博物馆为学校之后盾”的言论,他提出馆校合作能让学生更好吸取前人知识,总结当下经验,探明今后的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强烈的政治色彩使得博物馆偏离了其文化教育的职能,馆校合作也受到了限制[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达到了空前发展的程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指出,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场所。在此条例中,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被放在首位。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进一步健全了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和教育体系的融合。
2 农业类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
从馆校合作的互动层面而言,博物馆对于中小学生的作用往往在于单方面的教育和展示,而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与博物馆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能更加明显。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高校开展馆校合作,以期达到彼此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6-8]。
农业类博物馆与高校合作的探索模式也有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在校内建立了农业类博物馆,并在培养大学生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以华南农业大学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最为典型。华南农业大学博物馆依靠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农业博物馆资源能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农业文明、培养“三农”情结,这对于打造“一懂两爱”型农业高校大学生人才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以博物馆为平台、以文物为载体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农科大学生开展各种文博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在农业博物馆活动增强农业知识、增加文化自信、锻炼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提升了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打造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华南农业大学还以博物馆的农业文化遗产背景为平台,开设了文化遗产专业,通过农科与文科视域下的交叉学科优势,强调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让博物馆的资源重新焕发色彩。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曲周县域农业科普教育和农耕文化传承基地,双方在农业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农业科学研究方面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博物馆积极发挥馆藏、馆际资源优势,一直致力于探索耕读教育模式创新,助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培养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和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我国现代农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3 农业类博物馆对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影响
尽管农业类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已经初具规模。但遗憾的是,农业类博物馆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倾向于种植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培育方案鲜有报道。高校和博物馆属性的不同决定了其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也有所差异(见表1)。因此,以下将着重分析农业类博物馆对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优势。
表1 高校和博物馆对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向Tab.1 The training direc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colleg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museums
3.1 历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驯化家畜的国家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便开始着手驯化野生畜禽,在磁山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随处可见六畜的骨骼、陶制动物及豢养畜禽的圈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农业文明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瑰宝。但遗憾的是,多数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课程中较少涉及畜牧兽医史的教育,畜牧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涉及历史类的课程,兽医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中兽医学的知识,但关注点更多聚焦在动物诊治方法,而非中兽医发展的脉络。
学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观,就要从本专业的发展史入手,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学科。学生要正确认识行业发展历史,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本专业的传承脉络,建立文化自信。中国农业博物馆可以满足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历史户外课需求,学生参观中化农业文明展可以从上古时代中国农业的起源追溯到历代农业的延续,再到今日农业的继承、弘扬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中国农业文明的魅力。
3.2 德育教育
了解历史的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在于以史启智。当代大学生应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家国情怀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宝贵,也是最核心的精髓。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家国情怀一直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就像读懂中国的骨气和血性才能读懂中国人一样,读懂中国农业历史才能更好地为当今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大学生和研究生正值美好的青春年华,但这份青涩也容易使其迷失方向。对我国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专业选择调查分析显示,动物医学类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为48.45%,整体农学类学生的满意度也不超过50%[9]。天津农学院2015级和2016 级水产专业的大学新生中属于自愿报考的比例仅为39%,更加让人咋舌的是,若面临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只有9%的学生会坚定不移选择本专业学习[10]。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涉农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主要服务对象以农户为主,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收入相对较低、社会认同感较低,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农业院校及涉农专业抱有偏见,认为农业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远小于其他热门专业。
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专业认同感不强等问题,着重体现出大学德育教育的缺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开始注重引入德育培养,不少高校已经把德育元素融入到畜牧兽医学科课程教育中[11],注重“科学实践”和“立德树人”同道而行,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秉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原则,如何能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可能就是博物馆教育的意义所在。
中国自古便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先秦诸子百家中便有农家流派,也可见农业对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重要性。纵观中国历史,农业的强弱往往与朝代的兴衰密不可分,因此,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农业,制定了各种农业相关的政策。中国农业博物馆以古比今、以古证今,观众不仅可以从中国古代农书和史书的文字中窥见中国历代农业的政策,还可有针对性地参观展示现代农业的展厅。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组织师生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的“百年伟业 三农华章——农业农村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教师和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成就,从百年农史中汲取智慧启迪和奋斗力量。2022年10月,中国农业博物馆新推出“三农这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成就,充分诠释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认识国家农业农村政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型人才,为服务农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3 专业教育
农业类博物馆属于行业类博物馆,是主要针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和成就进行展示宣传的一类博物馆,这也奠定了农业博物馆的专业性。大学生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内可以将课本的知识见诸于实物。对于兽医专业学生,尤其是中兽医专业,精读中华古代畜牧兽医典籍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读原文、悟原理”是对兽医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古籍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背诵和理解效果非常不理想[12]。当代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填鸭式”学习方法,独立思辨能力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与西方兽医学不同,中兽医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产物,因此,中兽医学更加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大学生养成思辨和创新思维的关键,也许就在于广泛涉猎大量古籍、精读原文、领悟真知。
中国农业博物馆内珍藏诸多古农书,其中不乏有各朝历代流传的诸多版本的《黄帝内经》《齐民要术》《元亨疗马集》等经典古籍,还有《猪经大全》《金鱼图谱》等小众畜牧兽医专业书籍。兽医专业的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知识,结合古籍原文,进行深度思考,能够更加客观和准确地了解古人的智慧,启迪新的方法。针对古农书晦涩难懂的问题,中国农业博物馆在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农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中已经整理了近千册古农书,数字化处理过程也在积极推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农学专业学生可以在网上轻松找到古籍原文并阅读。
我国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物种类型丰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培育出大量的畜禽优良品种资源。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种业发展,种业是现代畜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展畜牧业必须要做到种业振兴。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对于我国特色畜禽品种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有多少同学见过这些品种呢?依笔者所知,多数院校的育种或养殖实习课基本都是在养殖场内进行,现代养殖场的饲养品种相对单一,且养殖品种多为杂交品种,导致许多学生只听过中国地方品种,但是从未见过。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动物标本,这其中不仅包括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特色家畜、家禽、鱼类品种个体,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标本。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动物标本收藏时间较早,许多藏品都是20世纪70年代征集的,不少标本都是在种质退化、种群杂化之前收集到的,甚至有一些已经灭绝的珍稀物种,如长江白鲟等,这对于认识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了解品种改良都大有裨益。
4 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对农业类博物馆建设的互动
馆校合作可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机制,只有在双方都能有所收获的前提下,才更能推动馆校合作的良性发展。近10年来,参观博物馆的人群结构有所改变,其中青年群体(18~40岁)的比例超过50%[13-14],行业类博物馆的青年观众比例更是高到70%以上[15-16]。因此,博物馆行业越来越重视青年人群的体验感和反馈意见。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高知的青年群体,代表了大部分参观博物馆的青年人,他们的反馈意见对博物馆展陈的趣味性和可观性至关重要。
全国的农业类博物馆中畜牧兽医类占比极低,即使像中国农业博物馆这样的一级博物馆,畜牧兽医的展厅面积也远小于农耕展厅。农业历史研究领域中农耕领域研究者数量同样远远多于畜牧兽医史研究者,这便导致了畜牧兽医的历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畜牧兽医专业师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农业博物馆的改陈和创新提出有益的建议,这有助于扩展农业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中华农业文明的全貌。同时,高校师生还可以将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引入农业类博物馆,让博物馆紧随时代的脚步,将新时代畜牧兽医的赞歌唱响。
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实习时间,到农业类博物馆担任临时讲解员、策展员、科普员,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又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见表2),打造复合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表2 博物馆对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Tab.2 Training of core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in museums
5 小 结
在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复合型农业领域人才是各高校和教育系统的重点任务。通过馆校合作,将博物馆资源融入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还能增加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建设,为其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帮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比如在馆校课程的衔接上如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如何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