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中困难群体形象的塑造方式

2023-07-04刘铮铮

中国记者 2023年5期
关键词:纪录片困难攻坚

□ 刘铮铮

各国纪录片都特别关注困难群体,为观众呈现困难群体形象,引发全社会更加重视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从而有效地改善其处境。本文依据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分析以困难群体为主体的纪录片,梳理困难群体形象塑造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探讨纪录片如何更好地报道困难群体。

所谓“困难群体”,一般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由于各种因素在经济上处于贫困地位,缺乏自我救济能力,容易被边缘化的人。他们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身体或心理的弱势地位、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获取方面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

纪录片是运用摄像机镜头真实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真人、真物、真事、真景,排斥艺术虚构的节目。影像是关注困难群体的强大手段,而影像中的纪录片是记录困难群体生存状态的重要载体。

困难群体纪录片本身就是暖新闻。一方面,因为困难群体纪录片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关注,兼具心理接近性和人情味,通过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展示底层困难群体的真实生活,容易与受众之间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它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社会矛盾、风险感知日益加深,困难群体纪录片通过对底层民众对亲情、爱情、梦想以及公平、正义的追求,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让受众感到鼓舞和温暖,激发社会成员的建设性正能量。在脱贫攻坚纪录片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拍摄对象是长年生活在偏远山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体、普通村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不仅成为阐释扶贫政策、展示脱贫成就、表现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建构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之大国形象的崭新窗口。[1]

一、注重用故事化叙事方法表现困难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

故事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作为人物命运和时代现实的记录者,纪录片应该努力发掘和表现它们。故事化叙事使得纪录片的叙事线索形成前后的张力,为表现人物命运、社会文化生态提供了更好的视角。在影视剧和娱乐节目高度发达的今天,故事化叙事能够极大地提高纪录片的吸引力、影响力。从出色的故事挖掘出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再以具有文化特性的独特表现手段进行装饰,这些故事就构成了鲜活的历史档案。以困难群体为主角的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成为最重要的方式。矛盾、冲突和追问是纪录片题材的内核,即使是记录平静的日常生活,矛盾和冲突也能被挖掘出来。

2017年首映的纪录片《罗长姐》讲述全国道德模范罗长姐呵护病儿40年的感人故事。罗长姐的儿子祁才政在部队不幸得了脑膜炎导致失忆并精神失常,不认识任何人,还随便打人。罗长姐被打伤眼和手,但依然悉心照顾,无怨无悔。该片既歌颂了母爱,又展现了困难群体的真实生活现状。网民评价认为,纪录片和这位伟大的母亲都不该被埋没。据报道,导演金行征曾住在罗长姐家,从早到晚近距离观察他们,为了拍一部真实的纪录片,总共累积了40T的素材。[2]

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的纪录片《栀子》在2019年初发布仅十天,视频浏览量就超过百万人次。随着视频热传、刷屏,位于福鼎市贯岭镇西山村的德源学校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这所学校有100多名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在片中,观众看到的不是只有压抑的“灰色调”,还有坚强懂事的春桃姐妹、乐观开朗的少年、执着坚守的乡村教师,共同构成了留守儿童群体中的正能量。该片创作者说,纪录片拍摄的初心并不是为了展现孩子身上悲惨的故事,不希望人们只是同情留守儿童,而是希望通过真实呈现孩子们的生存现状,引起社会更深的关注,找寻有效的解决方式和途径。

纪录片作为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运用视觉影像,全方位、多维度地记录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比如,央视系列纪录片《2020 我们的脱贫故事》讲述基层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摄制组深入西藏墨脱、怒江峡谷等深度贫困地区,定期跟踪观察拍摄,本着真实性原则,客观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一个个“草根逆袭”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在这组系列片之一《落地生根》中,贫困村民坡罗和孩子舅舅在陡峭难行的山路上花3小时背着冰箱下山维修,一路歇了10次,他们强烈盼望能修建一条公路。公路修通后,坡罗贷款买了一辆货运拖拉机,做运输生意,日子变得红火起来。像坡罗这样贫困“草根”的奋斗故事,正是众多困难群体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努力脱贫的缩影。《2020 我们的脱贫故事》采取亲历式深度拍摄,铭记脱贫攻坚时代精神,通过“点面结合”的纪实阐述,以“小切口”窥见“大视野”,记录一个个艰难中饱含希望、困境中保持坚韧的扶贫故事,刻画出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兼具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该片经历了时间的打磨,每个故事的平均跟拍周期超过2年。编导将数年积累的画面压缩到每集时长49分钟的十集纪录片中,他们既是脱贫攻坚的记录者、见证人,更是亲历者。

由中美联合制作、同步播出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2020年12月正式上传至YouTube,一年内获得了超过27万次的播放量和超过2000条的评论,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脱贫壮举。该片整体上采用讲故事方式,以平静的语调向观众讲述扶贫前沿的真实故事。同时更多地关注故事的核心——人物,从驻村工作、教育脱贫、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第三方评估等5个方面讲述故事,涉及贫困群众、驻村干部、新迁居民、贫困学子等人物。纪录片不是先进人物表彰大会,甚至没有对每个人物进行具体介绍,但却透过简单的画面、质朴的语言塑造出每个人物的形象和特征。另外,该片虽是以多位人物贯穿叙事,但却并未采用常见的群像表现手法,而是以描写典型人物来突出人物所代表的群体的形象,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比如,通过描写第一书记黄海军在孩子9个月大时主动申请驻村,真实记录驻村干部的日常工作,观众看到了300万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身影。

此外,《决战脱贫在今朝》《脱贫大决战》《攻坚日记》《中国减贫密码》《出山记》《走近大凉山》《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告别贫困》《中国扶贫新观察》《消除贫困——中国人权在行动》《中国力量》《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一村一寨总关情》《承诺》《中国扶贫在路上》《张泗沟村变迁记》《柴米油盐之上》《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开拓者》等纪录片,都生动详细地记录了中国扶贫的深度与广度,这些作品用纪实影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困难群体脱贫故事,通过影像对比展现出中国偏远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

致力于拍摄困难群体纪录片的导演还有很多。“网红导演”蒋能杰是代表之一,他花8年时间用镜头连续跟踪观察、拍摄尘肺病矿工个体和家庭,制作了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为庞大却沉默的尘肺病矿工发声,呼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尘肺病患者,纪录片迅速在网络传播并得到网友好评。湖南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拨款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救助全省的尘肺病矿工,并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蒋能杰还花两年时间跟拍一群心智障碍者的日常生活,《一切都会有的》放映后即入选豆瓣一周口碑电影榜。他执导的“留守儿童三部曲”《村小的孩子》《加一》《路》也受到广泛好评。

二、用平民化的视角来塑造社会底层困难群体形象

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可以显示不同的图像含义,摄像机的角度体现创作者及其作品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视角。一般来说,仰视给人很大的压力,俯视往往会让主体感到被轻视。因此,导演要善于用镜头角度来表达态度。在对困难群体的记录中,摄影师们秉承人文关怀的理念,从平视和平等的角度对待拍摄对象。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英雄,纪录片的焦点和重心理应是人民。《落地生根》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为观众提供独特的期待:每个普通人也可以共同构建一段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该片聚焦人的艰辛转变,叙事中心放在每一个生动的人物身上,如刚开始固执己见、后来释然的村民阿邓言及努力学习科学养鸡法的村民李建华等。制作团队采用从微观个体切入的叙事视角,关注性格不一、观念多样的村民,将他们的命运与沙瓦村脱贫的命运及脱贫攻坚战的进程相勾连。摄制组长年与村民一同吃住、一起劳动,体现了创作者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我特别希望:中国故事,世界看见。中国人有骨气,中国农民有精神,我最想把中国人的精神形象、精神风貌展现给全世界。”导演柴红芳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脱贫攻坚纪录片以微观个体为切入点,将叙事重点和主节奏放在个人身上,最终呈现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宏观场景。这种以小见大的微观叙事符合西方社会个人主义驱动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取向,可以有效缩小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提高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尽管纪录片以微观个体为出发点,但其最终目标仍然是脱贫攻坚、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宏大主题,在中西文化差异之间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日本导演竹内亮执导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2021年4月28日在网络视频平台播出,荣获2022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优秀节目。该片以竹内亮在大凉山的个人旅行体验为脉络,揭示大凉山正在发生的深刻巨变。《人民日报海外版》评价它“是一部真实记录大凉山变化的作品。全片没有对贫困生活的哀哉感叹,而更像是一个外国人无意间闯入其间,经历了一段有趣的旅程,见到了一群有趣的人,留下了一部有趣的影像。”竹内亮2010年曾到访大凉山,为日本N H K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2020年7月,竹内亮重访大凉山,希望向世界讲述更加多元的中国,消除外国人的误解。

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导演推崇平民叙事理念,把镜头转向底层民众,用平视镜头语言进行纪录片制作。平视意味着去探索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不能以主观观点干扰纪录片拍摄。拍摄困难群体纪录片时,创作者应该从平视的角度来看待主题和被拍摄对象,并融入其中。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坚持人文关怀的创作理念,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现场采访是困难群体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采访成功的关键在于拍摄者和被拍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困难群体往往具有自卑、敏感、偏执和排斥的心理,创作者需要通过长期接触获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采访应尊重受访者的隐私,当受访者不愿意公开传播某些内容时,即使内容很精彩,创作者也应遵从受访者的意愿。

导演焦波率领创作团队在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驻扎300多天。他们每天往返在险象环生的山路上,录制4000多小时视频素材,完成了中国首部反映易地扶贫搬迁的纪录片《出山记》。该片运用纪实表现手法,讲述普通人的脱贫故事,没有一名职业演员,也没有一句创作的台词与解说词,完全是乡村生活和基层扶贫干部工作的真实记录:因为不通公路,村民申学科为了替父亲治病,只能把父亲背下山;30岁的申周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离开山村,早日成家立业,和父母产生意见分歧;村书记申修军时常要面对村民的不理解甚至谩骂攻击,妻子埋怨他,但村民们说他是大山脊梁。

类似的纪录片还有很多,如,关注“慰安妇”群体的《二十二》没有去煽动仇恨,而是用最朴实甚至有点粗糙的镜头,在给予他们最大尊重的前提下,纪录困难群体的凄惨生活,用小切口展现被摧残过的老人身上的历史伤疤。还有《一个农村的女人》《清洁工》《收废品的人》《架子工》《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无臂七子》《克拉玛依》《城乡接合部》《三和人才市场》《沙马特我爱你》等,这些人物都有共同的特征:尽管命运多舛,有的人甚至经历巨大灾难而幸存下来,但他们不服输,不怨天怨地,不向命运低头,相信在社会各界关心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双手总能走出困境。

三、充分运用长镜头来表现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

长镜头通过对客观影像的连续记录,既能充分展示空间的统一性,又可保持情节、动作和事件发展的连续性,使纪录片具有真实客观的表达效果。在人文关怀的引导下,被拍摄者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影像,更容易唤起观众的同情和关注,撼动人们的心灵。因此,在塑造困难群体形象的过程中,长镜头经常被用作一种不可或缺的拍摄手法。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为满足观众对扶贫故事的心理需求,创造强有力的“在场效应”。这种在场效应的真实感知是通过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来实现的。在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中,以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运用不同形式的艺术手段对镜头语言进行加工和表现,制造观众的在场性。运用主客观镜头,给观众带来真实体验感。

在扶贫纪录片《开拓者》中,扶贫干部彭运江一出场便是在出租车上拨打政府工作人员的电话谈论工作,这个长镜头记录他从乘坐出租车到下车,再匆忙赶往办公室的画面,长达两分钟的镜头在纪录片刚开始时为观众传递出主人公日常工作的繁忙状态。从彭运江在办公室与人的交谈中,观众可以得知他的工作要点,工作传达完,彭运江到食堂用餐,时值中午12点多,这是他当日的第一餐。他边吃饭边继续工作的画面与午休人员形成鲜明对比,受众通过镜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对扶贫工作的上心程度,长镜头将扶贫干部彭运江为全村利益辛苦奔波的无私形象清晰地勾勒出来。

在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中,导演采用了跟拍长镜头,让受众跟随片中主人公的视角,来到四川“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彝族人们过去为躲避战乱而被迫搬迁到的地方。一组组悬崖峭壁的镜头仿佛将观众带到“悬崖村”,只有一条天梯,陡峭的山路让人颤栗。通过长镜头的真实呈现,把受众的情感和思绪带到影片当中,制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更深层次地传递出脱贫攻坚刻不容缓的迫切性。

表现困难群体的纪录片坚持人文关怀,长镜头语言起着烘托、帮助和参与的作用,不可或缺。正是因为人文关怀精神贯穿困难群体的纪录片制作过程,观众才能感受到纪录片的艺术魅力,理解人性的光辉照耀着困难群体,体验并经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礼。

四、注重细节、自然音响与背景音乐的运用

以困难群体为主角的纪录片非常注重细节的刻画。细节构成了它们叙事的主要方式,通过细节描写,使得整个故事变得细腻。“特写和重复是细节化叙事的两种主要方式,在细节的呈现状态和表现方式中,两种话语叙述技巧有效发挥叙事和修辞的双重功效,凸现自身的审美魅力和艺术张力。”[3]

自然音响与背景音乐也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元素,可以为纪录片增加艺术魅力,人物活动的环境音响在片中自然呈现,能够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如《走近大凉山》片尾,从48:53-49:25,用了33秒摇镜头画面,伴随孩子们弹唱的音乐夹着孩子们的笑声,无人机拍摄的摇镜头从竹内亮和孩子们坐在山丘上弹唱的画面慢摇出去,随着弹唱声音逐渐变得微弱直至消失,画面摇到弹唱的背景中定格在绿色的梯田和山丘。此处的摇镜头既展现了大凉山的辽阔环境和美丽景色,又展现孩子们在逐梦路上充满希望。从B站实时的弹幕可看到,这组摇镜头带给受众的情绪是美好、温暖和感动,受众希望大凉山越来越好,希望孩子们走出大山,勇敢逐梦。

除了运用自然音响外,在关键时刻可以采用人工音乐对其进行渲染。中美合拍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是预防艾滋病宣传的上乘之作。该片讲述艾滋病男孩高俊的真实故事,高俊父母、奶奶相继离开,叔叔不愿收养,高俊走入叔叔家又再次离开……故事中间还穿插了其他孩子的生活。该片运用音乐烘托主题,女孩演唱《少年,祖国的春天》,与音乐呼应的画面是一群孩子雪地玩耍,小高俊独自踢脚,内心的孤独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结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配上三姐弟相依为命、河边嬉戏的画面,与高俊们的痛苦之景形成强烈对比。自然音与背景音乐的巧妙结合渲染了纪录片的主题。

总之,纪录片塑造困难群体形象的表现方式还有很多可以探索、总结。纪录片是把锤子,而不仅是一面镜子。用纪录片这把锤子敲动大众内心的感动,从而呼吁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困难群体,为社会矛盾和问题找到解决途径。

猜你喜欢

纪录片困难攻坚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选择困难症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