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五混水平U型设计的Lee偏差下界

2023-07-04李伟汪政红

关键词:下界偏差定理

李伟,汪政红

(中南民族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武汉 430074)

均匀设计[1]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试验,它能使试验周期大大缩短从而节省大量的费用.在均匀设计的发展史上,不同的偏差被相继提出,其中最早使用的是星偏差[1],随后HICKERNELL提出了Lp-星偏差[2-3],广泛用于度量连续型因子设计的均匀性,QIN和FANG基于Hamming距离提出了离散偏差[4],用于度量类别型因子设计的均匀性,ZHOU基于Lee距离提出了Lee偏差[5].Lee偏差具有优良的性质,克服了离散偏差中使用Hamming距离仅能判断两个因子的取值是否相等的弱点.

偏差的下界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使用门限接受法搜索近似均匀设计时,下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许多文献都在研究各种设计的各种偏差的下界. 众所周知,在Lee偏差的表达式中,二三水平因子取不同水平时的表达式相对简单,因此此类研究也较多,如文献[6-8],而对三水平以上的因子设计的研究,尤其是既有偶数水平因子又有奇数水平因子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以二五混水平U型设计为例,研究Lee偏差的较高水平下的混水平设计的下界问题.

1 基本概念及符号介绍

设U(n;q1q2…qm)表示具有n次试验,m个因子的U型设计,第i个因子具有qi个水平,且qi个不同水平在每列出现的次数相同,i=1,2,…,m.令U(n;q1q2…qm)为全体该类设计构成的集合.任意一个设计d∈U(n;q1q2…qm)用矩阵X=(xik)n×m表示,对于第i列中的元素,取自集合{0,1,…,qi-1}.若某些qi相同,记该设计类为其中有关系式m1+m2+…+mt=m;若全部qi都相同,即q1=q2=…=qm=q时,该设计为对称U型设计,并记该设计类为U(n;qm).

2 主要结果

首先定义以下符号,#{A}表示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

根据U型设计的定义,结合文献[4]中的Lemma1,容易得到如下结论.

将(2)式进行变形,改写成仅含有参数φij,τij,αij的形式,有以下结论.

证毕.

文献[5]利用FANG[9]一文中的方法对任意混水平U型设计给出了Lee偏差的下界(见文中Theorem 4),将这一下界应用到设计中,有如下引理2.

引理2 对任意设计有[LD(d)]2≥LB1(d),其中:

证明根据定理1和泰勒展式,有:

利用受控理论中的Schur凸函数不等式,有:

证毕.

引理2和定理2中的下界虽然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但引理2和定理2中使用的核心不等式均为受控理论中的Schur凸函数不等式,因此二者区别很小.这两个下界均只与n,m1,m2有关,取n=10·i,i=1,2,…,10,m1=1,2,…,50,m2=1,2,…,50,共有25000种情况,发现在23734种情况下,LB1(d)=LB2(d),即95%的概率下,二者是相同的.

HU[11]将CHATTERJEE中的Lemma 2做了进一步推广,给出了一个新的引理(详见文献[11]中Lemma 4),并结合设计本身不同行的相遇数,给出了二、三、四混水平U型设计的Lee偏差下界.本文使用这一新方法,对二五混水平U型设计的Lee偏差下界进行推导. 首先将HU文中的Lemma 4推广为如下引理3.

引理3 设{x1,x2,…,xn},{y1,y2,…,yn}和{z1,z2,…,zn}是三组非负实数,且满足定义si=axi+byi+czi,i=1,2,…,n,d=ac1+bc2+cc3,其中a>0,b>0,c>0.令s(1),s(2),...,s(l)表示s1,s2,…,sn中所有不同元素的升序排列,k是满足s(k)≤d/n<s(k+1)的最大整数,则对于任意正整数t,有:

其中p,q为非负实数,且满足p+q=n,ps(k)+qs(k+1)=d.

结合引理3和定理1,得到如下定理3.

证毕.

定理3给出的下界LB3(d)不仅与n,m1,m2有关,且与当前设计的相遇数有关,推测应比引理2中的LB1(d)和定理2中的LB2(d)更精确,后文的数值案例可以验证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推论1 对任意设计d∈U(n;qm),

(1)当q=2时,有:

3 数值案例

将设计d的效率记为Eff(d),Eff(d)可表示为LB(d)/[LD(d)]2,再通过Eff(d)的值对设计d的优劣进行评判.

例1 考虑以下4个设计:d1∈U(10;2555),d2∈U(10;21055),d3∈U(10;25510),d4∈U(10;21255),其中,n=10,m1分别为5,10,5,12;m2分别为5,5,10,5.设计矩阵见表1,计算结果见表2.

表1 设计d1-d4Tab.1 Design d1 to d4

表2 d1-d4的Lee偏差平方,下界及效率值Tab.2 Values of squared Lee discrepancy, lower bounds and efficiency for d1 to d4

由表2可知,设计d1,d2,d3,d4的效率Eff(d)都近似等于1,故它们都是近似均匀设计.注意到,对这4个设计而言,都有LB1(d)=LB2(d)<LB3(d),可见定理3给出的下界优于引理2和定理2给出的下界.显然,综合下界LB(d)是最优的.

例2 当m1或m2等于0时,即d∈U(n;2m)或d∈U(n;5m),考虑设计d5∈U(4;26),d6∈U(5;55),设计矩阵见表3,计算结果见表4.

表3 设计d5-d6Tab.3 Design d5 to d6

表4 d5-d6的Lee偏差平方、下界及效率值Tab.4 Values of squared Lee discrepancy, lower bounds and efficiency for d5 to d6

由表4可知,按照本文定理4中给出的最新下界,Eff(d5)=Eff(d6)=1,故d5和d6分别为Lee偏差下的二水平和五水平均匀设计.注意到,LB1(d5)=LB2(d5)=LB3(d5),LB1(d6)=LB2(d6)<LB3(d6),可见,本文给出的下界是紧的,且定理3给出的下界优于引理2和定理2给出的下界.显然,综合下界LB(d)是最优的.

猜你喜欢

下界偏差定理
J. Liouville定理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Lower bound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initial error and its numerical calculation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关于均数与偏差
矩阵Hadamard积的上下界序列
最大度为10的边染色临界图边数的新下界
Individual Ergodic Theorems for Noncommutative Orlicz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