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然势不可当,那就和孩子一起体验

2023-07-04刘轩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博主电子产品平板

刘轩

本文主人公

全天下父母最头疼的问题

如何管理孩子对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恐怕是眼下所有父母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我的两个孩子对手机“来电”比较晚。可能因为他们从小可以一起玩儿,我们也尽可能多地和他们做各种活动,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手机、平板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物件。但随着他们上了学且年级逐渐升高,我发现这件事越来越不可回避。

一是身边的同学大多在三四年级就有了手机,他们自然会羡慕,也想拥有自己的手机;二是有些事情必须要通过网络进行,没有手机或平板会很不方便。

记得有个学期,千千修了一门英语戏剧课,要参与团体表演,时常需要和同学练习台词。有次周末我们全家去山里露营,忙着搭帐篷、支桌子的时候,千千要借妈妈的手机和同学联络。当时妈妈打趣说自己快成女儿的秘书了,因为女儿一会儿要传东西给老师,一会儿又要传东西给同学,还要和几个同学约下周的一些事。这些孩子都不爱打电话,就喜欢通过聊天软件来沟通。

等到千千要小学毕业了,几个同学牵头创建了一个聊天群,叫“天真活泼又可爱六年级”,慢慢地,班上所有同学都被拉到了里面。大家讨论以后去读什么学校、去哪里做毕业旅行、毕业纪念册怎么做,还约着一起去打球。

这是孩子们的真实社交生活,你很难想象除了手机,他们还会用什么来实现同学之间的即时联络。更难以想象的是,如果孩子不在这个群组里,那种被隔离感和孤独感会有多强。

后来,我陆续给孩子们配置了手机和平板,也开了数次家庭会议,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电子设备。归根到底,我认为孩子与手机、平板的关系,除了生活、学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面对一个容易上瘾的事物,他如何用自控力来抵挡诱惑,实现自律。

今天,它的名字叫手机或平板,明天可能是AI智能或元宇宙。我们不可能永远守在孩子身边,帮他甄别和阻挡,也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孩子会拒绝我们干涉他的事情。

所以,从孩子提出想要手机的那天开始,我们就得意识到,和孩子争夺注意力的“战争”已经拉开帷幕,唯一取胜的方法,就是在管理和引导孩子使用的过程中,让孩子建立起足够的自控力和对这些“身外之物”的正确认识。

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

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包含很多方面,当然很不容易,全世界父母都在头疼这件事。在此,也分享一些我觉得有效的方式,以供参考。

首先,要和孩子明确电子产品的使用规范。孩子想要使用或拥有电子产品,一定有他的某个理由,父母要先和孩子确认这个理由是否合理,并且约定与之相关的一些情况。

比如,之前儿子川川提出要一台平板,因为有时会查资料或上网课,通常是用我的那一台,后来频次越来越高,我和他都觉得有点儿不方便,于是决定再买一台。

拿到新平板那天,我们就签订了一份平板使用合约,里面包括平板的所有权、主要用来做什么、谁负责保管、平时如何使用、如果违约了该怎么惩罚,等等。每一条,我们都认真讨论,达成共识后写进去,最后写满了一整张A4纸。

之所以搞得这么煞有介事,一方面是我要就他的使用情况做一些确认,知道他要用它来做什么。另一方面也帮他做一些规划和预防,比如每使用半小时,必须停下来休息至少30秒;在网上收到陌生信息不要回复,等等。如果不提前告诉孩子这些事,可能会存在父母看不到的隐患。

更重要的是,以合约的形式进行确认,最后父子都签字,这是一份很正式的承诺,也有助于孩子认真对待这件事。当他违约了,也会比较服气地接受惩罚。

这份合约现在还压在儿子书桌的塑料板下面,他随时都能看到。在执行过程中,当然难免会有违约,但总体来说,设定的几个主要目标都达成得不错。

其次,让孩子理解智能设备的一些秘密。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看手机停不下来,刷刷短视频一上午就过去了,这是因为很多网络平台和手机APP,都采用了所谓的“上瘾”机制,来吸引使用者长时间地停留。

孩子的自控力远远比不上大人,所以更容易沉迷其中。我会在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择机给他们讲一些里面的原理。

比如,在视频网站看剧集时,为什么上一集还没有结束,播放下一集的小图标就开始转了;为什么聊天APP的新提醒要使用红色的圆点;为什么总能刷到自己想看的资讯,看都看不完……

我会给他们解释背后的一些原理,比如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如何雇佣一大批脑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利用人的一些生理特点和大脑规律,专门设计这些东西来“勾住”你。每次讲这些的时候,他们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半张,一副很吃惊的表情,就好像自己是用来做实验的笼中小兔。

当他们理解了背后的机制,其实更能理解自己和手机这些产品的关系,当发现自己在手机上停留时间太久,会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我不能说这让孩子对网络有了警惕之心,但对于他们主动防沉迷、形成自律确实有帮助。

最后,用高质量的亲子时间来替代上网时间。除了学习和社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孩子拿电子产品进行娱乐。既然这部分时间不可避免,那么,父母可以想办法把它变成更高质量的时间。

我们时常帮孩子搜罗一些高质量的科普人文节目,全家一起边看边讨论。有一个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的科学频道,博主总有些奇葩脑洞,用各种巧妙的设计来解决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要做一个最会打水漂的机器人。这里面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要做什么形状的水漂,水面要满足什么条件,用什么角度扔出石头,机器人要做成什么样子等。博主把整个制作过程录下来,变成了一个超好看的科普片。川川特别喜欢这个科学博主,还把博主的故事放在了他的英文演讲稿里。

其实,网络上除了有父母担心的各种诱惑和垃圾信息,也同样有非常多高质量的内容,很多亲子教育博主都会整理并分享这些必看清单。我们只要花一点儿时间搜索一下,就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个很棒的线上知识库。

如同一片土地,当你种满了鲜花,杂草的生存空间就会变小。当你用高质量的网络时间,替代低质的、令人担忧的网络时间,电子产品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助力,父母自然就会少很多焦虑。

当然,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只要求孩子,也要在家庭生活里少用手机,少玩游戏少刷剧,把这些时间多用在陪伴孩子上。

好的亲子互动,绝对是降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增强孩子各方面心理素质的不二法门。

過去十几年,我们见识了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对生活的颠覆,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孩子必然比我们涉入得更深。无论是在游戏世界里闯关还是在网络上社交、购买虚拟产品,他们所投入的情绪和喜好,所体验到的成功、挫败、喜怒哀乐,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真实而深刻。

所以,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与其把手机、平板视作洪水猛兽,不如跟孩子一起去理解、探索和体验,因为这是不可抗拒的趋势,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摘自《婚姻与家庭》

猜你喜欢

博主电子产品平板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