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游戏初探
2023-07-04陈娟
陈娟
现如今体育游戏已经在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通过在游戏活动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但是传统单一的幼儿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发挥幼儿在运动方面的潜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学会将游戏化教学活动融入幼儿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这样才更能彰显幼儿园学前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强化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符合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制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将一些带有游戏性的内容进行渗透,让幼儿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使其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过程,促进幼儿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本文将细致化地阐述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策略,以此为同行提供参考价值。
1. 幼儿体育教学的现状
如今存在着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对于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不重视的情况,很多幼师认为教学改革是对中小学校的要求,与幼儿园学前教育无关,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都趋向单一化。在这种死板的学习氛围下,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同时,教师所创设出的体育活动一般都比较枯燥,很容易导致幼儿不愿进行主动的训练,无法形成活跃、生动的学习氛围。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距离较远,互动程度较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没有意识进行科学预设,导致体育活动很可能不符合幼儿的身体需求和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只是采取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模仿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导致整体的学习过程缺乏创新性,幼儿无法从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体育课堂,存在着一些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进行授课,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很容易导致幼儿对体育课程的开展产生厌恶的心理,打击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便从根本上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和提升。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点,以幼儿的内心渴求为教学设计的基础,这就要求幼儿体育教师要将游戏化教学理念融入体育课堂当中,而游戏教学模式恰好迎合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素质教育对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任何学科的教育目标都必须把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前列,而体育更是首当其冲。教师应从学科育人角度出发,构建多样性游戏教学模式,比如小组游戏、竞赛游戏等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养,领悟体育精神,转化学习思维与态度,帮助幼儿建立起清晰的体育认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教师要抓住体育学科的教学关键点,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融入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把体育从课堂教学科目变成幼儿的课余爱好,并伴随孩子的终生,使幼儿养成一定的锻炼习惯,这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2. 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小组合作游戏
幼儿对于学习的认知并不清晰,更多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去决定自己的行动,而游戏可以顺应幼儿的天性,是幼兒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得到快乐,观察事物,学会思考和行动,构建幼儿园体育游戏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首先要设定明确的游戏任务导向,结合分组学习的方式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孩幼儿找到正确的游戏方式并可以从身边的小朋友身上取长补短,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另外幼儿教师要在分组互动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给幼儿提供额外的学习动力。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参与运动,对于运动的价值及趣味也有了明确的认知,既能够培养幼儿的体育运动爱好,又能让幼儿获得一定的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进行探索式的游戏。同时也要引导其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体育活动。幼儿正处于学习认知的增长时期,教师应多为他们准备有分工合作的内容,让幼儿能够在彼此的帮助下,完成自己一人无法完成的目标,培养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幼儿的思想、行为处于发育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在幼儿犯错误或是做出不好的行为时,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批评,很容易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游戏教学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了积极的影响,例如踢毽子是幼儿喜欢的传统健身体育项目,在进行小组合作竞赛时,所有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体配合踢毽子,一定要保持羽毛毽子不能落到地上。每个小组自行安排先后顺序,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逐渐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充分激发了集体意识。另外幼儿比较情绪化,如若出现小组内部产生矛盾的情况,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调节和引导,制止不良行为的出现,将伤害降到最低。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还为幼儿营造了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幼儿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设计,结合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更好的环境下展开学前教育的学习。小组合作模式的引用可以创建有效的课堂,激发幼儿的潜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2.2 创新体育游戏模式
创造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重要元素。实践表明,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习惯深受教师的影响,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方向。为幼儿的学习建立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利用游戏化教学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游戏对幼儿教育来讲具有重要价值,也提供了更加具有活力的体育活动环境。幼儿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竞争中,提升了自身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其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对于一些游戏活动,如果经常参与就会变得情绪下降。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要求一线幼儿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强化教学能力的原因。因此幼师要注重创造教育理念的落实,创新游戏内容或者游戏形式,避免出现幼儿情绪不高的情况,导致游戏教学效率也无法保障。对此,幼师要随时掌握幼儿兴趣与喜好的变化,进而保证游戏教学的丰富性。例如在体育课中,“老鹰抓小鸡”是经常玩乐的传统幼儿体育游戏,但是由于幼儿经常参与,模式以及游戏过程都已经非常熟悉,幼儿对其游戏已经无法产生兴趣,造成幼儿参与度降低。幼师可以针对其游戏内容进行创新,构建师幼合作的游戏模式,转换师生角色,幼师让幼儿当“老鹰”,很多“老鹰”可以配合抓“小鸡”,幼师将游戏规则改变,其游戏游玩的方式与传统的游玩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幼儿的兴趣也会被重新激发,也能够参与到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不会自己主动去参与运动,运动素养也十分匮乏。而应用游戏教学法完成学习带给幼儿更多趣味运动的空间,而且不需要幼儿教师去督促,幼儿们也能积极完成体育游戏任务。并且受到游戏奖惩制度的激励,幼儿愿意在课余时间或者在家里去反复练习,这样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学习质量就会显著提升。在游戏创新规则并开展游戏教学的课堂中,幼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表现,确保幼儿能够保持着参与的热情,避免长久地进行同一样游戏而影响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保障游戏教学的丰富性和教学有效性,让其以更加身心健康的条件茁壮成长,帮助幼儿摆脱不良习惯。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努力,要通过配合,让幼儿可以在体育游戏活动中享受快乐。
2.3创新家校合作游戏,促进幼儿参与运动
如果没有家长的助力,或者家长本身也存在教育理念的误差,仅凭幼儿园期间的教育,是无法彻底改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当前很多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认为幼儿园就是看孩子的地方,导致对幼儿教育的漠视。其实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有了家长的参与,幼儿会感觉更加开心和放松,积极性也更高,学前教育活动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家长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很多幼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这样就造成幼儿出现不合群、性格内向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创新家校共育活动,结合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家长也参与其中为幼儿做出表率,促进幼儿参与学前教育活动,提升核心素养。因此在游戏化教学设计中需要与家长沟通,开发更多的家教合作活动来提升幼儿的参与度。教师应当积极鼓励、感化、指导、理解幼儿,并以共同发展作为根基,优化教学模式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幼儿的发展作为家长与教师合作的基础,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功能。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家校共育的玩沙游戏活动,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进来,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设立游戏竞赛项目,比如可以进行趣味砌墙游戏、接力跑步游戏,或者体育寻宝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游戏既丰富了家校共育活动的活动内容,同时也能够给家长和幼儿多一些选择。避免有些家长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参与某一种游戏,导致家校共育教学活的效果下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的小环节,提升游戏竞争性,分组中可以安排幼儿与自己的家长组成一队,也可以家长单独组一队、幼儿们组成一队,增加玩沙课程游戏化的趣味性。幼儿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到游戏中,会感觉到与以往在幼儿园中单独完成游戏完全不同的趣味性,由此会引发幼儿全力以赴地完成游戏任务,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内在潜力。幼儿教师和家长也可以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通过这种活动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又能帮助家长意识到家校合作活动的意义。家校合作游戏引導幼儿变得更加优秀,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身心健康状态都能得到巨大的提升,对于幼儿后续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将游戏化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进行融合,对提升幼儿园小朋友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拓展体育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幼儿教师需要对教学策略和步骤进行深入挖掘,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从体育活动中挖掘有效的游戏教学资源,提升幼儿的自主性,做到创新与总结并重,改善幼儿的体育运动体验,有助于增强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